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葑山荷花节——走遍苏州之48
年六月二十四日是东山葑山——龙头山民俗活动。据东山志载:“龙头山在东山南部,西近涧桥,是东山一支余脉伸向滨湖突起的高地,海拔30米。周围为沼泽,以后淤涨,与陆地相连,濒于具区港边”。龙头山最早叫葑山,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山上造了石龙头,始称龙头山。嘉靖年间山上建了真武行宫,亦称北极行宫。《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真武原名玄武,北方七宿(斗、牛、虚、危、室、壁)组成龟形,其下有腾蛇星,故龟蛇合体。位于北方,属水,其色玄,故称玄武。后来山上又建了葑山禅寺,旁有伍大夫祠。到了明末右佥都御史路振飞葬母东山时,值湖寇犯境,因其御寇有功,后人于葑山禅院旁为路振飞建祠祭祀,称为路文贞公祠。祠有诉月楼一座,系清同治七年重修祠时,太湖同知唐翰增建。取路文贞公太湖偶作诗内:“中藏万顷愁,欲诉湖心月”句而名。

    诉月楼居山面湖,以前这里夏日荷花数十里,一望无涯,风景极佳。先后被称为“东山十景”中的“葑山芰荷”和“东山八景”中的“葑山荷舫”。因此名闻远近,常有东山本地甚至四周的文人雅士、富商巨贾前来赏荷宴客,饮酒赋诗。种习俗一直持续至解放初。文革十年动乱中葑山禅院、伍祠及路祠被毁,只存下屋宇几间,原来的5块(即《明路文贞公传》、《路文贞公简史》、《清道光十七年重修葑山寺路文贞公祠记》、《清光绪五年路文贞公墓道记》、《修路文贞公墓》)碑,也大多失散。1979年6月葑山禅寺被列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对之进行修复,收集碑文,对外开放。但由于时过境迁,往日荷塘早为鱼池,十里荷香已不复存在。满山种植梅树,每当春初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梅影如雪,茫茫无际,正是赏梅的好地方。龙头山旧时的赏荷胜地,已变成八九十年代的探梅佳处。”

    80年代的东山镇志还记载说:“伍大夫祠在葑山庙路公祠旁,始建不详。早废。真武行宫(俗称龙头山庙,或称北极行宫和葑山禅院、葑山寺)在葑山(即龙头山),明嘉靖间建。“文革”中毁,今存屋宇残余。蛇王庙在龙头山。始建无考。已废。”但对路文贞公祠却只字不提,使人疑窦横生。

    今年七月很特别,阴历和阳历都是24日,只是相差一个月。我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一早乘公交车赶到东山,但时间已晚,赶庙会的各村队伍已经早早结束,离开龙头山排着队伍回自己村里了。我看到的仅仅是抬着神像,扛着旌旗,凯旋而归的出庙会村民。虽然如此,队伍之雄健,村民之热情还是略有所见。

    上到山上,见到各村来的香客还是很多,纷纷烧香拜佛,有的还在唱道情。用锡剧调唱的,用越剧调唱的,有用山歌调唱的,还有用流行歌格调唱道情的都有。至于葑山禅寺到底供奉什么老爷?二十四日到底是什么节日?问遍当地村民说法不一,基本上是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六月二十四是龙头老爷的生日(也就是真武大帝的生日),各村竞相抬着猛将老爷,组成各种表演队伍,有荡湖船的,有调龙灯队,有挑花篮的,有打连厢的,有蚌壳舞的,有鼓乐队的。在龙头老爷门前互相竞技攀比,以博一笑,以献媚神灵,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仙子的生日,其日士农工商纷纷聚此赏荷,喝茶消夏,以求炎夏平安的。更有商家聚集于此,乘机买卖香烛锡箔,水果冷饮,荷花荷叶、玩具灯饰,甚至衣服杂物的都有。

    龙头山顶左右两侧都有寺庙,左侧是一间很小的庙,香烟缭绕,抬头见是蛇王庙三字。龙王怎么变成蛇王,这倒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但当地村民见怪不怪,他们的心目中或许龙王就是蛇王,天上龙地上蛇。或许就是真武大帝手下的蛇将军。有些村民还纷纷解囊烧香顺便求一把青竹子带回家,据说把这把竹子挂在门楣上,可以防止蛇进门。这种奇特的风俗还是第一次听到。龙头山另一侧是供奉如来观音的佛殿,那就是葑山禅寺的正殿。其中还供奉星宿和十八罗汉。

    清晨的庙会虽然已经结束,但山上山下依然处处是香烟缭绕,大堆的黄表纸当作冥钱在山下燃烧。烟雾腾空,热浪滚滚。冥冥之中的龙王也好蛇王也好,一定会闻香而来,保佑这里的一方水土。四处打听这里还有没有路文贞公祠伍子祠?但无人知道。一位多年在这里的和尚告诉我,改革开放之时,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只剩下几件破房。至于古碑倒是有两块,而不是像镇志所记载有五块古碑之说。这位和尚领我去看了这两块碑,都是路文贞公的后代留下的传记碑,文字相当清晰,应该是有价值的文物。其实这个院子正是当年的路文贞公祠,只是现在时过境迁,转眼400年有余,已经很少有人关心了。和尚一到此,当然宣扬佛陀,修造佛像,再也不提所谓的路文贞公和伍子祠之说。当地民众一心关乎国泰家安,对龙蛇之王敬畏有加,历史人物只能暂放一边。

    从龙头山下来,走在桔林桥上,正面看这是一顶橘林桥,但从反面看却是花岗岩雕琢出双龙戏珠的七龙桥。桥面上一位当地的农民告诉我只要一直往南走,就能看到大片的荷花。那是最近几年种植的,以弥补历史的空白。还原一个东山十景的“葑山芰荷”和 “葑山荷舫”。顺着南向的公路走,又走过一顶梅林桥,就看到了大片的荷花塘。绿叶何田田,荷花别样红。荷花长势十分喜人,红绿相间,映衬出原生态之美。蜻蜓为之飞舞,盘旋在红粉之间。阵阵南风乍起,荷花为之摇曳不停,这样的荷花塘在苏州城里是看不到的。

    江山多娇,荷花装扮着炎夏的风韵。苏州虽然地不过百里,人不超千万,但风土人情却多姿多彩。夏日之行,虽炎热难当,但领略如此风物也足够矣!


李根源苏郡西山访古记中关于葑山禅寺的记载

清代翁澍的《具区志》中的记载葑山的历史

已经胜利结束的出庙会的村民

抬着“国泰民安”行牌的出庙会村民队伍

抬着刘猛将神像的村民

家家户户门口放祭祀的供桌

这是一群年轻人参加的出庙会队伍,西坞村的,看上去可能是一些放暑假回乡的大学生。

庙会虽然已经结束,但烧香拜佛的还是人满为患

香烛堆成山,香烟腾空,满山皆是

站在蛇王庙远看葑山禅寺正殿和路文贞公祠

蛇王殿,注意看到周围雕的龙

蛇王老爷其实就是龙头老爷,供桌上堆满看了供品

葑山禅寺的正殿就是佛门的大雄宝殿

供奉的是佛像

吴县的文保单位公布于1986年,而东山镇志上说是1979年。孰是孰非。

葑山禅寺的偏殿上供奉着十八罗汉

一位老人烧香拜佛后带回的青竹子,据说是回家挂在门口,能防止蛇进门。

老人带着青竹休息

葑山-龙头山往西就是金湾村,哪里有一座观音堂,又叫古太平庵


从山上到金湾村,满山的古树,有银杏树,

桔树林,桔子已经满枝头

这是光绪五年年间的路文贞公转石碑

这是光绪七年的路文贞公记碑,1881的,离开现在130年了。

站在葑山寺看蛇王庙

葑山寺还供奉着星宿



人间的英雄贵人就是精神世界的神灵

烧高香,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共识,不管是东南西北的人
 

桔林桥的背面刻着双龙戏珠的石浮雕,上面是“七龙桥”三字。一桥两个名倒也少见

龙头山下,都是满载货物的汽车,商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时机


龙旗招展

放眼荷花接天涯,绿叶红花正当时

别样红的荷花

独占鳌头的荷花花蕾

粉红粉绿满世界
 

近看葑山芰荷

还看粉红黛绿

新荷小叶

连成片的荷花塘


荷叶莲花莲子

浓浓谈谈总相宜


倒影光荷

站在龙头山上远看东山的风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山古十景之 “葑山芰荷”的葑山寺
东山寺
武汉城区的五大名山
俞致贞画荷,秀美惊艳!(绝好的荷花素材)
[原创] 摄影图片《荷花》
沙湖相遇夏雨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