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标本”在苏落成“香山帮”再创奇迹

 

由21名苏州香山帮技艺传承人带领的200多位苏工匠人,历时一年纯手工打造的“承香堂”8月6日正式落成,成了香山帮营造技艺的“活标本”。全国政协委员、两院院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等一批嘉宾和苏州市、区、镇等领导前来剪彩、祝贺。记者也获悉,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施工?十年》十年经典施工创新技术评选中,承香堂传统古建筑技艺更在全国200余项创新技术中脱颖而出,夺得“魁元”,位列第二的则是国家体育馆“鸟巢”。为此,记者见缝插针地在落成现场专访了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苏州香山工坊营造集团总经理张志群。

“活标本”的示范作用

“被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香山帮’技艺的传承,过去主要依靠口传身教,‘承香堂’则让这个传统技艺的传承有了一个‘活标本’。”张总从“活标本”讲起,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的“承香堂”完全按照古法营造,不用钢筋水泥、不用现代型材、不用现代电动及起重工具,工程建设历时近1年,以传统香山帮技艺纯手工建造。它以苏州古典园林中留园的“鸳鸯厅”和拙政园的“远香堂”古建筑作为工程实体建设标本,香山帮的各大技艺工种、工艺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承香堂”由21名苏州香山帮国家级及省、市级传承人领衔参加设计、建设、施工,厅内将陈列建造过程录像视频和香山帮各类工种技艺的文字照片描述及工具实物展示。张总说,香山园林古建筑作为中国民族建筑的重要流派,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缺乏龙头带动,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挽救香山帮已刻不容缓。

由于“承香堂”工程完全按照古法施工,因此所有的传统仪式也按照香山帮旧时习俗进行。如“上梁”时,他们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邀请香山帮德高望重的谭老先生主持“抛梁喝彩”仪式。仪式当日,工地进行了精心布置,主梁下按照传统格式专门搭建了用于“抛梁”的“凤凰台”,主梁也被披上红绿彩绸,贴上大红福字,中间摆放一只筛子(表示去除污秽)、一杆秤(表示代代发达)、万年青叶子(表示吉祥如意)、七个鸡蛋(表示小辈代代出状元)。梁中间贴“三星高照”横批,柱子两侧还书写了贺联。整个过程分为祝梁、上梁、接宝、抛梁、喝彩等程序,主持人一边唱颂吉语,一边登上凤凰台,将准备好的馒头、发糕、粽子、糖果、钱币等物从梁上抛下,整个过程历时1个多小时。

“香山帮”的传承模式

在采访现场,张总把香山帮的祖师爷蒯祥第23代世孙蒯岐生老先生介绍给我们。今年80多岁的蒯老先生显得特别激动,多年来他为了传承香山帮技艺、保护蒯祥故居,一直在四处奔走。讲到蒯祥,他显得特别自豪。蒯祥当年曾在北京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了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北京天安门),受到文武百官称赞,永乐皇帝龙颜大悦,称其为“蒯鲁班”。蒯祥在京40多年,还先后兴建了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以及两宫、五府、六衙署等,晚年还亲自主持了明十三陵中的裕陵建造。蒯祥逝后葬于故乡苏州太湖之滨,墓碑右侧立有钦赐的“奉天诰命”碑,如今蒯祥墓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蒯鲁班”留下的天安门等众多建筑,也成为了华夏之宝、民族之光。蒯岐生说,“承香堂”的建造,把香山帮后人聚集了起来,做了一件大好事。

“中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一直是以‘师傅带徒弟’、‘跟三年学六年’这一传统方式进行传承。”张总介绍说,从传授者角度看,许多香山帮老匠人如今都散落在民间,想要找回他们为年轻一代传授技艺,其实是很困难的。这次整个“承香堂”的建筑,从奠基到落成用了近一年时间,共有200多位香山帮工匠参与建设,涉及到香山帮的“大木”、“小木”、“瓦工”、“砖细”、“石雕”、“铺地”等多种工艺,营造过程中还对每一个工种进行了全程录像。而且,“承香堂”建设过程录像片段曾随香山工坊传承人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苏州馆的主题周活动,30天内接待参观者近12万人,受到普遍好评,香山工坊也荣获“2010年上海世博会苏州馆主题周活动优秀奖”。记者还获悉,《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还获得全国科讯杯影视比赛特等奖,而电视专题片《香山工记》和《承香堂》已进入后期制作。

对于“承香堂”的最终安置问题,张总告诉记者,20或30年后由香山帮以后的技艺继承者将该建筑进行拆除后再异地重建,拆除后的部分构件可以放入香山帮技艺博物馆进行永久展示,新建的“承香堂”又可以获得一次完整回顾技艺历史的过程。以此往复,从每次的记录资料来分析香山帮技艺的发展与变化,理出一条明晰的继承与发展之路,对于“传承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苏州味”的历史延伸

苏州历经建城2500多年的尘与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独特的城市内涵,在“千城一面”越来越普遍的今天,“苏州味道”更显弥足珍贵,留住“苏州味道”也更加任重而道远。这次“承香堂”的落成,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传承历史文化,让“苏州味道”历久弥新,树立了一个样板。张总说,接下来,公司还将在文化产业领域加大发展,如动漫、影像、数码创意等项目,形成一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对此,张总非常有信心。因为香山工坊营造集团是专业从事风景园林、古建筑、环境改造、现代木结构等工程领域的业务,是集规划设计、监理咨询、工程施工、新材料研发和投资管理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同时还是苏州园林古建著名品牌、苏州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责任保护单位、中国唯一的园林古建产业基地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香山帮)”责任保护单位。公司有决心、有实力,为让“苏州味”不断延伸作出贡献。

记者也看到,“承香堂”落成带来了后续效应,在当天典礼后接着举行的香山里文化艺术旅游投资签约仪式上,有10家单位代表与香山工坊集团签约。据悉,香山工坊的“香山里”项目总体规划为特色商业水街区、企业总部区等五大功能区,是集商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体,缔造了苏州城西新中心和旅游胜地的同时,更是在传承和发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这一切也再次说明,“承香堂”不仅传承了历史——在香山帮建筑的发源地,现在依然保存着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环境和技艺的传续;而且也创造了现在——坐拥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独享中国唯一园林古建商业集群。

“一座‘承香堂’,不仅是这一辈香山帮工匠合众之力的精心之作,更成为他们传给徒孙的一笔宝贵财富,寄予其中的是一颗颗拳拳之心。”在谈到推广应用前景时,张总肯定地回答,用传统工艺手段来打造“承香堂”,对于技艺的展示和传承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采用现代木结构来建造“香山技艺展示馆”,将使传统工艺更适应时代的发展。据透露,“承香堂”将作为香山帮传统建筑技法的样板实例对社会公众开放,同时也成为相关从业人员和学生的实践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式园林大宅——拙政别墅
非遗中国: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香山|建筑|技艺
苏州的文化艺术——香山帮
国匠“香山帮”流传几百年,传承人造了一座桃花源,再次轰动全世界!
[非遗]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香山帮——苏州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帮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