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横泾烧酒

横泾(民国前称“横金”)烧酒,市场上早已绝迹,有如去年人面、明日黄花,但是在苏州的酿酒史上,它却有过值得称道的一笔。清柳商贤《横金志》载:“烧酒出在横金者为贵。”从前是吴县上榜的著名物产之一,驰誉四方。

上世纪30年代,苏州有十多家烧酒行,南浩街吴万顺(吴子深家开设),山塘街张信号,上塘街汇源,南新路德顺等等,都是赫赫有名的老字号,资金雄厚,幅射面广,老板吴、张、鲍、宣号称行业的“四大家族”,他们都派员驻横金收购烧酒。

民国时期,横泾是吴县第五区政府驻地的首镇,下辖渡村、浦庄、石塘……等12乡,乡民大多以酿酒为副业,各乡生产之酒统冠名“横泾”二字。渡村是主要生产基地,真是家家酿酒,户户养猪(酒糟可以为猪食,猪以“档”为单位,一档六只),酿酒致富者可谓比比皆是。横泾烧酒选用地产优质米、麦为原料,老牌王德泰酒药和纯净太湖水。米麦经浸泡、蒸煮,冷却后拌药保温发酵,后冲水、压榨、蒸馏等工序,全部流程纯然手工精制,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其酒清如水,浓香四溢,辛而不霸,人喉感觉直线贯胸,令人精神顿起,深得好评,远销上海及江、浙、皖等地。上世纪20年代,上海一流酒店章东明家门首挑出一块写有“横金烧酒”的金字宕牌,标榜名酒。横泾镇的万森酒行在上海还辟有专用码头,足见产销之旺。

解放前,烧酒行不置衡器而以量器“祖子”为单位,每祖80斤。所谓“祖子”乃青黄釉陶坛,坛身以藤片贴紧围箍,左右上下有两两相对的四个把手,便于二人提升倾倒。零售也用量器“端子”。“端子”的主体其实就是一只自然生成制有一个手柄的竹筒,有一斤的、半斤的、四两的,制作标准,决不会这家大那家小,想来是先把测定了重量的水类液体先注入竹筒,在内壁画出“记认”后才小心断截而成。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了烧酒的起源。

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烧酒”条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明朝人当然不以“元时”为古,该条还记录了“元时始创”的具体方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同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也说:“烧酒,元时始创其法。”因袭了《本草纲目》的说法。直到今天,这个说法还有见现代文字。《吴县文史资料》第九辑《横泾酿酒业及其“土烧”》一文就写道:“横泾烧酒业始于元代。”

最新出版的《情系太湖》一书说:“横泾烧酒,始于宋代。”说是赵匡胤“崇尚节俭”,“酒禁甚严”,因此北方的专业酿酒户不远千里纷纷南下来到太湖之滨的横泾,从事地下酿酒。

宋人宋慈的《洗冤录》有:“虺蝮伤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以拔其毒”的记载。这里说的“烧酒”,应该至少是经过蒸馏的高度酒,因为非此则不能消毒杀菌。

清顾震涛《吴门表隐》说:“酒仙庙在横金镇,祀杜康、仪狄,宋元丰二年建,酿酒同业奉香火。”虽然没有明言“烧酒”,但是未必不能作宋代横泾酒业兴盛,其酒当为烧酒的证明。

方以智在宋·窦苹的《酒谱》中读到“棯酒烧春”之句,他认为“烧春”就是烧酒。以“春”言酒,在唐人著作中可以找到不少证据。苏轼的《仇氏笔记》引李肇的《唐国史补》说:“酒有郢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裴硎传奇》亦有酒名松醪春。”不过,以上说的是不是烧酒呢?看来应该是。因为杜甫还有诗句说“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春”如果不指烧酒,一盏如何就能醺人?

大家都知道,烧酒当然就是白酒。《辞海》说白酒是“透明无色的各种蒸馏酒的总称。”至于蒸馏之法,就在《本草纲目》紧接“烧酒”条后有“葡萄酒”条,条文说:“烧者,取葡萄数十斤,同大麴酿酢,取人甑蒸,用器承取滴露,红色可爱,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这和“烧酒”条所说的“人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完全一致。这样看来我国至少是在唐代就已经掌握蒸馏酒(烧酒)的工艺了。

 

《苏州杂志》2007年 第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古酒的起源和制酒技术
中国白酒历史
白酒的历史与文化
从“二锅头”名称之由来,探讨蒸馏酒之起源
李华瑞:中国烧酒的起始丨202205-29(总第1987期)
兄弟,你确定你喝的是白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