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碧凤坊:一巷三名贤






 

    碧凤坊:一巷三名贤

 

 

 

碧凤坊东起临顿路落瓜桥下塘,西止宫巷,为宋前古坊。相传春秋时有吴王婢女碧凤居此,故名。宋、元时改称“钱官人巷”。明成化年中,有顾元振(字碧川)与弟元新(字凤川)宅此,坊名又复称“碧凤”。

 

        中共地下联络点“艺社”

现在的颜家巷16号“艺社”,原是著名学者王謇的故居“海粟楼”所在。而上世纪三十年代,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演出团体、在苏州文化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艺社”,其原址在碧凤坊16号。

碧凤坊“艺社”本为清同治年的建筑,占地两千平方米。二路三进,后进有楼,正路第三进为大厅,面阔三间,梁架扁作。后一进为走马楼,东路有花厅和楼厅,结构比较简易。其正厅原有清状元陆润庠手书“宝贤堂”匾额,原是苏州名门望族程氏祖传遗产之一。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略者侵我东北、虎视内陆,而国民党反动派却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在此形势下,苏州的一批热血青年先后成立了各种进步的社团组织,寻求抗日救国道路,以程丹唇为首的演出机构“艺社”就诞生在碧凤坊16号。

为宣传抗日爱国思想,艺社邀请了由田汉、洪深、冯英子等人组成的上海“左翼剧联”总盟的众多演员来苏州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自由》、《日出》等进步剧目,在苏州引起了强烈反响,激起了许多志士的爱国热忱。

“艺社”是为革命者联络和排演的场所。1934年,“艺社”成立时,恰逢聂耳逝世一周年,冯英子、程丹唇、程丹娜(二程是兄妹,程丹娜是胡文虎虎牌万金油的广告女)、曹孟浪等人在宫巷乐群社召开纪念大会,吸引了社会各界近千民众参加。

1936年春,田汉、冼星海也专程来到碧凤坊16号的艺社,指导剧团的宣传、演艺工作。同时,中共苏州地下党也将此处作为活动和联络的地下据点,组织、指挥着苏州的学生运动。

1998年,观前地区进行大规模综合整治改造,市级控保建筑、碧凤坊16号的“艺社”亦在拆迁范围内。经苏州市政府、市文物局、市文联和平江区政府与房主程丹唇后人协商,决定将“艺社” 建筑按原样移建至颜家巷16号,并特请原全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先生题写了“艺社”匾额,悬挂在新址正门之上。

      碧凤一巷三名贤

碧凤坊长不足300米,古之贤者却在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中占其三。

顾国本(1584-1644),字子辉,号君宁,明季贡生,私谥贞孝先生者。顾国本先居白塔子巷瓦爿街,后宅碧凤坊。他爱好山水,在碧凤坊筑有“澹园”,园内筑有凝碧亭、春华馆、听涛、鹤汀等诸胜。据称,他家“藏书数千卷,率皆秘本,唐宋以来法书名画,充栋插架,以及尊罍彝器,杯盅几案,入其室无一近今物。士大夫之博雅好古者,遂往来无虚日”。

据沧浪亭碑文记录,顾国本于荒年,倾其家产给施穷人,以粥赈济饿者。明亡后,杜门不出,忧悒而卒。

钱大昕《顾桐井墓志铭》言,顾国本是“五百名贤”之一顾莼的高祖。

其二,顾莼。据《平江区志》载:顾莼(1765-1832),字希翰,一字吴羹,号南雅,晚号息庐,吴县人,居碧凤坊。

又据《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七载:“顾莼,号南雅,江苏吴县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嘉庆九年顾莼任云南学政时,有次路经河南省滑县,看见当地官吏贪婪无比,奸民充斥社会。顾莼就密疏朝廷陈谓:不早根治,恐酿巨患。清仁宗(嘉庆帝)问之于枢臣,朝内枢臣微言其事,不以为意,以蔽帝听,致明年遂有河南“滑县之乱”(滑县土匪李文成占领县城数月)。

在云南时,顾莼课士严而有恩,以为正心术、端行谊为首,次治经史、辨文体。以学政衔巡视全省各府府试时,所到之处,闻贤士必礼遇之,云南各地士风为之大振。任满,调任御内日讲官。

嘉庆二十五年,顾莼迁侍讲学士。左都御史松筠失宠于仁宗,被出为热河都统。顾莼上疏嘉庆,称松筠正人君子,宜置帝身左右。由此,顾莼亦失宠于嘉庆,降为编修,九年未迁。

顾莼在编史馆撰和珅传,及进御览,《和珅传》已经他人恶意篡改。和珅曾因事数被高宗诘责,其传并未载录。仁宗怒其失实,严诏诘问。大臣以顾莼原稿呈览,仁宗深为赞许顾莼的大义,进而罢免了篡改者的官爵。

宣宗(道光帝)一日阅《实录》至此事,嘉莼直笔,因言前保松筠,必非阿私。未及一年,官复顾莼侍讲学士原职。

时值宣宗初政,顾莼上疏请停捐例。再疏陈崇君德、正人心、饬官方三事,都被道光采纳其言。

    准格尔之乱刚定,顾莼上疏:“请於喀什噶尔沿边增重兵,以控制安集延,杜回人窥伺;又其地密迩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皆有水草可耕牧,宜募民屯田,为战守备。更请慎选大臣,无分满、汉,务得读书知大体有方略者任之,而以廉静明信能拊循民、回者为之佐,庶可永永无事。”

道光十一年,顾莼迁通政司副使。正遇湖南、江西、浙江等江南地区大水,顾莼上疏言:“饥民与盐枭纠合易生事,盐枭不尽去,终为巨患。缓治之则养祸深,急治之则召祸速,欲禁其妄行,必先谋其生路。现两淮盐场漂没,三江、两湖势必仰给川、粤之盐,宜听民往贩,随时纳课。”顾莼开放盐贩之策既安抚了灾民生活,又保证了朝廷的盐税收入。

顾莼秉性严正,崇尚气节,晚年时从游者众。他学识渊博,有文坛耆宿之誉。其诗气质高雅,音格锵锵,如《游仁寿古佛寺》:“一难入危石,乱松青到门。隔花僧影淡,穿竹鸟声喧。殿古藏云气,帘高入涨痕。偶来寻断碣,零落字无存。”

1804年,顾莼曾在北京组织成立了“宣南诗社”。诗社由嘉庆七年壬戌科(1802)的进士陶澍、朱叶、顾莼、夏修恕、洪占铨、吴椿等组成,顾莼有《南雅诗文钞》传世。

道光十二年(1832),顾莼卒。顾莼去世后,林则徐撰挽联曰:“风节树朝端,鸣凤声高,为感恩慈酬再造;文章惊海内,登龙望峻,更余书画重千秋。”

名贤之三,顾元振。顾元振字碧川,沧浪亭“五百名贤”之一。顾元振原籍金陵,世袭都指挥千户之职。成化年间恰逢家难,与弟弟顾元新(字凤川)在仆人的保护下避祸到苏州,卜宅钱官人巷(今碧凤坊),并在此营造小园,经常与二、三知己在园子里吟诗酬和,后入籍长洲。

后来弟弟凤川返回金陵,兄弟分离,碧川思念弟弟终成疾病。临终前嘱咐家人,葬地要营造二穴,日后好与弟弟同坟。

顾氏弟兄二人友善相睦,老而弥笃。时人为他们的兄弟情谊所感动,故各取兄弟俩名字中的前一字,再改钱官人巷复称碧凤坊巷。

名流雅士栖碧凤

汤珍(1481-1547年),字子重。明时嘉定人,明代书画家文彭的老师,后迁居长洲碧凤坊。

汤珍嘉靖十年(1531年)为贡生,以贡生入太学,继任浙江崇德(现桐乡)县令,后辞官归苏。

汤珍和文徵明过往甚多,文的儿子文彭、文嘉俱出其门下。汤珍过世后,其墓志铭乃由文徵明所撰。

朱襄,清人,字赞皇,无锡人。据乾隆《苏州志·流寓传》载:“渌水园,在碧凤坊,布衣朱襄侨寓之所。”朱襄8岁时能作擘窠书,时人惊为神童。弱冠时游京师,设馆授徒于京畿诸王府。朱襄精于易理,有《易韦》12卷留世。

朱襄有亲戚,年少时被卖给“旗人”为奴,朱襄用两年在京授徒之“束修”赎回亲戚,后带归苏州。诸王闻之,越加敬重朱襄的品德,更待朱襄为上宾,海内名人亦都喜欢和他交往。

阶升,字步岩。据清人何堂《顾步岩小传》:“家资素饶,独无所慕,惟以图籍、法书、名画自娱。乐耽书斋之内,插架者万余卷。遇一编,即能挹其精华,并识其刊刻、钞录、收藏所自出处。书贾清客挟书至门者,步岩为审真赝、品高下,判若黑白,无不信服以去。”

清人陈和叔因嫌《宋史》之冗繁,欲重删修以成一家之言,而苦于考证之书不具备,求教于阶升。阶升即按其所征求者悉所举证。其融会贯通如此,实为书界达人者也。

顾应昌(顾阶升之子),号“五痴”。钱大昕《顾桐井墓志铭》:“君讳应昌。殿舍,字也。桐井,号也。行第五,又自号五痴。先世自金陵迁吴,五传至国本,明季贡生,私谥贞孝先生者,君之高祖也。国学生阶升,其考也。君生于雍正乙卯,卒年六十有二。有子二人,长莼而蘩季也。”叶昌炽注:莼即南雅先生,先生达而家书尽散矣。

    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东城顾五痴家藏书甚富,知余好之笃,虽一鳞片甲,亦自视为奇宝。因出破书一束,指示余曰:‘此绛云余烬也。’余开卷知是宋刻《白氏文集》,述古堂中物也,卷中烧痕尚在,通册又似经水湿。天下奇书,何其厄于水火之甚耶!”

    自常熟钱谦益绛云楼失火后,顾五痴大肆收罗。他收集散失的余书,烧痕、水迹犹在,经整理后悉心保管,可见他爱书之甚。有读书人向他借书,他从不回绝,说:我父亲说过,我家有书来不及读,有人来借,说明我家的书没有白藏,我怎么能吝啬不借呢!遵照父亲的志向,顾应昌开门借书,所以到他家来借书的人络绎不绝。如此一来,到他的儿子顾莼手里,其藏书竟然散失殆尽。

“活关公”汪雄飞 。评弹名家汪雄飞(1922——1994),苏州人,居碧凤坊。少年时跟着父亲汪伯琴学说《三国》,十三岁就登台演出。后又拜汪如云为师,学说《三国》中的“东吴书”和“荆州书”。1950年又随擅说《后三国》的老艺人张玉书深造。上世纪50年代,汪雄飞致力于评话创新,并自编自演长篇评话《太平天国》,获得成功。

汪雄飞和张国良、张少伯等人共同改编了曲波的同名小说《林海雪原》为长篇评话。为了能够更好的加工好、说好《林海雪原》,他曾赴东北牡丹江,深入到林海雪原深处去体验生活,收集素材。长篇评话《林海雪原》演出后,受到了听众的极大欢迎,并成了现代革命题材的重要书目之一。

由于汪雄飞聪明勤学,广采博纳,书艺日进,遂跻身于说《三国》名家。他所起脚色如关公、张飞的形象生动传神,最是感人,故有“活关公”、“活张飞”之美誉。《土山降曹》、《顾城会》等书,评弹界公认其说表独树一帜,无人能及。他台风潇洒,嗓音宏亮,说表揉入了京剧的表演艺术,达到了精气神兼备,故而其书艺特别精湛。汪雄飞曾任中国曲协浙江分会副主席,后担任顾问。

汪雄飞1983年退休后,撰写了自己所说的《三国》及心得200多万字。1989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评话<三国>丛书》,全书包括了《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出山》、《血战长坂坡》、《关羽走麦城》、《刘备雪弟恨》等书目,共百余万字。

碧凤坊儒雅蕴藉,白墙黛瓦带着旧时的遗韵。若在闲暇时用心去体会、徜徉这样的老街,一定会在自己的心底隐隐听到弄堂深处轻轻飘来几声琵琶、弦索叮咚;或许是几声悠悠、几声低沉、或亮丽、或婉转的古人吟诗、诵书的声音

1998年,观前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改造,碧凤坊成了“中华餐饮名街”,年营业额达二十亿左右,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碧凤坊再一次迎来了它的“春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评话汪雄飞《五关斩六将》整理
苏州评话杂弹:结束语
星期书会:评话《三国》专题(上)
#书衣旧影#《火烧赤壁》长篇评话三国
星期书会1004期 《评话三国魅力再显》
悼念唐耿良先生及其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