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时苏州的吃食

                                                          旧时苏州的吃食

              

    苏州是一个古文化之乡,也是一个美食之乡。我今天要讲的苏州吃食,不是说的市场上买的美食,而是讲旧时一个苏州家庭中做的吃食-----自制普通美食。

我家是一个典型的老苏州家庭,我母亲是一个小脚妇女,不识字,信佛,常到娄门附近一家功德林的什么地方去唸经?听讲经?佛友聚会?我也搞不清楚,但我有时也跟着去玩,因那儿是个园林式建筑,有玩的地方,而且还有美味的素斋可吃。我妈会做一手好菜,把家管得井井有条,脑子不儿清楚,心算帐目比我当时这个小学生又快又准。我看她唸经时看着经书,唸到那儿翻到那儿,不儿准,我想我妈识字呀!我们呢!我就用小手把上下文遮起来,中间只留一个字,然后问妈这个什么字?我妈拍了我一巴掌,说你知道我不认字还问我,我说你唸经文翻那么准,不是认得字嘛!我妈说我记着呐,可见她老人家记性很好。所以每年到什么节令,该做什么吃的,她记得一清二楚,让我们小时候真是口福不浅。

我现在记得的是,从过年说起,大约按先后顺序会有这些好吃的:

年糕:主要有糖年糕和宁波年糕二种。糖年糕的品种比较多,有白糖年糕、玫瑰年糕、桂花年糕、松子百菓年糕。其中白糖年糕是最多的,可以吃到农历三月,有时都长出霉点了,那也没关系,把霉点刮掉热一热就行。我不记得年糕都是自己做的,还是从老店拿的,反正要做也就是白糖的,其它肯定是从老店拿的。宁波年糕则是市场买的,常常是用肉丝炒荠菜或肉丝炒菠菜来炒宁波年糕。做年糕很费事,先要用石磨把糯米磨成粉(这可大部是我爸的活了),可能还要配一点其它米粉,很复杂的,具体怎么做的我没印象了。

汤圆圆子:也是用石磨把糯米磨成粉,配一点其它米粉,用温水搅拌好后用手搓成小圆子。吃时在开水中烧开后,配以白糖或玫瑰糖酱或是桂花糖浆等。每年年初一到初三早餐必吃汤圆圆子加糖年糕。我有一个五姨妈,她没什么亲人,常年住在我家。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搓圆子时,二手一次可搓出好几个,效率特别高,也算一手绝活。

苏州人家过年吃的当然不止上述两样,其它待客的八件、六件小吃,则以商品为主,这里不予详谈。

油闷笋:每年春笋下来时,我妈就要买很多笋,把它切成斜刀片,然后用很多的菜油烧开煸炒,加适量酱油和盐,很好吃。炒好的油闷笋放在一个大瓷缸中,可以吃23月不会坏的,那时也没冰箱,保存的方法就是把它泡在烧开的油中就行。

酱油:我家吃的酱油大都是自己烧做的。在春天蚕豆下来时,我家要买大量的蚕豆,我们小孩就来了任务--剥蚕豆。把剥好的蚕豆和上面粉一起蒸熟,切成小方块,然后让它发酵发霉,到发够了就把它泡到烧开凉好的盐水中,放在一个大瓷缸中,然后把瓷缸放在家中阳台上晒,直晒到冒泡又发酵,颜色逐渐变深,大概氨基酸都泡出来了,老远就可闻到一股酱香味,会招来一大批苍蝇,还会在酱油中下蛋生蛆,我爸就很细心地把它们一个个挑出去,五姨说有蛆的才鲜,我姐说太脏了,以后做了个纱罩罩上就干净了。等晒透了成熟了,就放到大锅中去熬,漓去渣子就成美味酱油了。这个工艺很复杂,流程也很长,其中还有些什么细节我就不知道了。

虾子酱油:每年春,虾下籽的时候,我妈要到市场上去买很多虾籽回来,那时卖虾的有把虾籽泡出来专门卖虾籽的,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虾农?买来的虾籽要仔仔细细过滤一遍,把杂质都去掉,然后把虾籽倒在烧开的酱油中,熬成苏州的特产----虾籽酱油,味道鲜美极了。现在每次我去苏州,我一定会在市场上买一瓶虾籽酱油回来,可悲的是什么鲜味也没有,真没法和我妈自己做的相

咸肉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苏州人家以自己包的为佳。我妈做的棕子品种很多,有红豆的、小枣的、豆馅的、咸肉的,火腿的,我最爱吃咸肉的,感到鲜美无比。记得是先将肉泡在酱油中,入味后再包入糯米中做成忱头包粽子即成。

雄黄酒:过端午节必喝雄黄酒,具体做法不记得了。喝雄黄酒说是可避邪,其实是春天到了虫子都出来了,雄黄可殺虫合乎科学,当然也会中毒,所以配制和适量是关键所在,可惜我没学会。

猪油炒饭:苏州人对猪油是情有独钟的。小时我很爱吃猪油炒饭,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米饭中拌入猪油,再加点糖,吃起来很香,不过现在要我再吃一定腻的吐出来了。有次陪个老同事吃饭,他看有水晶包就点了这点心,我告他那馅是猪板油切成块,拌上白糖做的,你能吃吗?他感到新鲜,非要尝尝,一吃就告我太腻了,可小时候我可爱吃,想来现在血脂高也可能那时就种下了祸根。

玫瑰酱:每年春天,虎丘附近的花农种的玫瑰花就会开成一片,真是香闻十里,是苏州的一道风景线,不知现在还有没?那时有花农挑着一担担玫瑰花,在城中巷子里叫卖,我妈就会买上几担,用菠箩先晾去些水份,然后用白糖把它腌起来,存在瓷坛子内,还要加一点点盐,就腌成了又甜又咸的有苏州特色的玫瑰酱,用来做馅或抹在点心上吃。现在我每次回苏州,总要带几瓶玫瑰酱回来解谗。

腌西瓜皮:夏天总要吃西瓜,为了凉,就先把西瓜洗干净,然后放在一个网兜中吊到家中的水井中,依靠井水的冰凉来凉西瓜,这样的西瓜吃起来冰凉可口。有时买来的西瓜皮很厚,这时可将吃剩下的西瓜皮,片去一些瓜瓤,剩薄薄的一层瓜皮,用盐水腌泡后晒干,就成了可口的腌西瓜皮。早餐时把它切成丝,用香油一拌就是一道可口的小菜。如果吃西瓜吃撑了,只要吃点腌西瓜皮就能缓解。

笋豆:临夏青豆下来了,把买来的青豆豆子剥出来,和切成片的竹笋一起煮熟透,加盐入味,捞起放在菠箩中晒干,即成美味的笋豆。也可煮豆时用糖腌浸,成为甜味笋豆,但甜味的不能存放。

虾干:每年太湖白虾下来时,我妈会买很多虾,摘干净后在盐水中煮熟,然后放在菠箩中晒干,即成美味的虾干。可以另食,也可佐餐,味道极为鲜美。

桂花酱:八月桂花飘香,也有花农挑担入城,走街串巷叫卖的,我妈会买一些,用糖腌成桂花酱,可用来做馅或抹在点心上吃。

糖芋艿:中秋节时芋艿上市,用红糖煮芋艿是每天下午吃点心的一道美食。顺便说一下,老苏州人有一个习惯,每天大概在下午4点左右,要吃一点点心,通常会买点肉铰、芝麻团子、鸭血粉丝汤等,点点心。而在中秋季节,则煮糖芋艿吃是最常见的。

蟹肉羔:中秋时节螃蟹最肥,我妈会买很多螃蟹,把它加作料蒸煮熟后,全家老小齐上陈剥蟹肉,这可是个细致活,要有很大的耐心,否则浪费就大了。剥好的蟹肉加入作料、盐等,放入熬好的猪大油中,煮熟透即成。这种蟹肉羔味极鲜美,由于是冻在猪油中的,所以可以存放很久,可作面条配菜或其它配菜吃。我则用来拌大米饭吃,美极了。

菱角:中秋时节湖中红菱角采摘了,一般当水菓那样生吃。晚一些时候乌菱角下来了,就买来家中煮着慢慢吃。

雪里红:快冬天了该腌雪里红菜了。菜农摇船或挑担,把雪里红送到城里来卖,我妈要买好几挑,买好后条去除黄叶,在家中大厅中拉上绳子,把雪里红挂上去晾一晾,怎么也得晾个十天半月。当菜有点发蔫时,就将准备好的香料和大盐,在盆中把它们使劲搓到菜里去,然后把雪里红菜码放到坛子中,一定要塞紧,有时还得用木棍例如擀面仗帮忙,目的是塞得紧紧的,可能要过二十多天吧,雪里红就腌好了。自己腌的雪里红又香又鲜,好吃得很。

黑芝麻糊:我爸爱吃黑芝麻糊,这也是他常吃的下午点心。每年都要买若干糯米和黑芝麻,把它们炒熟后用石磨把它们磨成粉,加上白糖,按一定配比混合起来即成。吃时用开水冲泡即可,又香又甜。

酒酿:这是冬天的一道吃食。做时先把糯米干蒸熟,要让米硬一点,然后在蒸好的米中混入买来的酒酿芯,再把它放入棉被中保温,一般23天后即成,做时可加入桂花酱等。酒酿做得好吃不好吃,关键在买的酒酿芯子,所以一定要买名牌的,你所认可的牌子。

 

等等。总之,苏州普通人家的吃食的特点是:一时令,二鲜美,三平常,四地方特点鲜明。它没有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就地取材,制作精细,味道鲜美。当然我这里记述的,都是我小时候我妈给做的,距今已有6070年以上了,因为在家中我是个小阿弟,轮不上我上灶,但我常帮着烧灶肚子柴草火,常能看着我妈和五姨她们做饭、做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现在还能说出个子午寅卯。当然这些小时记忆的制作方法可能不大对,因为这只是凭我记忆所写,错误难免,望知者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產研究所|苏州采芝斋虾子酱油
带你吃遍苏州美食——最全苏州美食合集(篇二)
三白西瓜
雪菜炒年糕-
三白瓜
最受欢迎的常见家庭干锅菜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