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首次修复宋丝绸服饰

700多岁“丝绸病人”病入膏肓 两件国家二级文物经妙手获新生

苏州首次修复宋丝绸服饰

 
  苏报讯(首席记者 施晓平)昨天中午,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文物修复室里,来自镇江博物馆的客人戴上手套,轻轻地翻看着两件服饰,脸上渐渐绽放出会心的微笑。经过4个月紧张修补,他们委托苏州丝绸博物馆“诊疗”的这两个病入膏肓的宋代“病人”,已经顺利治愈,这也是我市首次修复宋代丝绸服饰。两件服饰出土于1975年。当年7月,时属镇江地区管辖的金坛县茅麓公社向阳大队发现一座700多年前的南宋墓葬,墓主周瑀遗体保存完整,同时还出土了一批随葬物品,其中衣物34件。1980年,周瑀墓出土文物及古尸曾在苏州博物馆展出,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吸引了28.25万人次参观,轰动一时。
  由于制作丝绸服饰的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很难长时间保存,再加上受地下水侵蚀等的影响,周瑀墓部分出土服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现象。为此,今年9月镇江博物馆选择这两件服饰,委托苏州丝绸博物馆进行修复,其中一件为素罗合领单衫、另一件为绢合领单衫,均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苏州丝绸博物馆的丝绸“郎中”检查发现,比起此前修复的大量明朝丝绸服饰,这两件“岁数”更大的服饰破损程度更为严重,存在大量裂缝、破洞,并伴有缝线脱落等现象,几乎千疮百孔、四分五裂,用“病入膏肓”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再加上曾多年陈列、展览,两件服饰色彩脱落严重,且色泽深浅不一。
  针对这些问题,丝绸“郎中”多方探寻材质、色彩相仿的补料,再根据破损情况研究相应“诊疗”方法,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缝制、加固,终于妙手回春,不仅有效控制了服饰可能再度脆化破损的程度,而且保持了它们的柔软飘逸状况,外观也达到了可以立体展陈的最佳效果。
  苏州丝绸博物馆是1999年进军丝绸文物修复这一特殊保护领域的,也是目前全国少数几家、我市唯一开展丝绸文物修复的单位。到目前为止,该馆收治的丝绸“病人”已达100多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丝绸博物馆服饰(原)
苏州博物馆 馆藏展示
中韩历时6年复原明代服饰 这场展再现古人着装
浙江发现南宋赵匡胤七世孙墓 土丝绸文物堪称“宋服之冠”
转行做文物研究的沈从文 成就也可与文学比肩
展评|钱家衣橱:一个本分而克制的展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