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香苏州”如何更迷人
“书香苏州”如何更迷人
专家学者聚首苏城献“金点子”
  苏报讯(首席记者 施晓平)“千年苏城代代书香”——苏南现代化与“书香城市”建设专家座谈会昨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把脉“书香苏州”建设。
  苏州是一座书香四溢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和由此带来的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民素质不断提高,苏州对书香的传播和延续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市委、市政府在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和文化强市的目标基础上,制定了《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全民阅读。通过办好一年一届的苏州阅读节、抓好公共图书馆等阅读活动载体建设等办法,苏州城乡有效提高了全民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为“书香苏州”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去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将“书香苏州”建设列入我市“十大文化工程”名录。一年来,苏州阅读节组委会办公室开展了“书香苏州”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如委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苏州全民阅读现状调查,编制《苏州全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 邀请北大博导、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国新教授率领的团队,研究编制《“书香苏州”指标体系建设方案(暂行)》;起草《“书香苏州”建设重点项目(2014年)》(方案)等。
  为更好谋划和扎实推进“书香苏州”建设,让书香在我市城乡更好散发,苏州阅读节组委会主办、市文广新局和苏州日报业集团联合承办了昨天的会议,来自北京、南京以及苏州的专家学者,对“书香苏州”建设提出了一系列中肯意见。

  专 家 视 点

  用人的现代化引领城市现代化

  昨天的会上,“希望苏州在苏南乃至全国发挥模范带动作用”、“用人的现代化引领城市现代化”,成为专家们对“书香苏州”建设的殷切期许。

  何妨通过评弹传书香?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国新: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要实现“三个现代化”,即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其中社会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城市意义重大。
  李国新觉得,苏州在创建书香城市的过程中,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作出示范:
  一是统筹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扎实推进全民阅读; 二是强调创新驱动,如通过内容建设,向市民推广阅读电子书,还可推广家庭书架工程,让阅读从0岁开始;三是让苏州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的全民阅读有机结合,苏州的评弹又叫说书,本身就是一种广义上的读书,不妨通过它传播书香; 四是壮大社会组织,通过阅读沙龙、书友会等推动书香城市建设;五是政府的保障、推动、引导和激励。

  让读书台走出穹窿山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中国阅读研究会会长徐雁:苏州建设“书香城市”应推广经典文学作品,这样才能抓住全民阅读的关键。同时,苏州的文化资源很丰富,还要做好乡土文化的教育和推广。
  在营造阅读氛围上,徐雁认为,不仅要在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推广阅读,还要让范仲淹、顾炎武手持书卷的读书形象走进校园,成为校园雕塑; 汉代太守朱买臣的读书台,也不能让它只藏在穹窿山里头,而要走出来。
  徐雁建议,苏州可积极争取承办世界阅读大会,将对推广苏州“书香城市”建设的经验,让书香的理念扎得更深、更透大有益处。

  少建会所多开书院书店

  苏州大学教授、博导,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尧:当前许多地方出现阅读危机和文化危机,甚至包括校园。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是提倡全民阅读。
  在怎么整合资源上,王尧建议,首先要整合民间资源。他说,应该鼓励企业家在阅读和学术沟通上进行投入,不要建各种各样的会所、各种各样的麻将馆和棋牌室,而要建书院、读书沙龙和书店。同时,政府部门和下属事业单位也要和大学合作。比如让大学里的书和公共图书馆的书通借通还,实现互通有无、方便更多的人阅读。

  用《朱子家训》倡导读书

  苏州市文联原主席张澄国: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关系到国民的素质,如果我们都能够知书达礼,那我们社会就有一个比较好的人文生态。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道德走下坡路,这是我们人文生态出了问题。提倡大家读些书,读些好书,可以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要提倡读书,不妨推广一下《朱子家训》。它的作者朱柏庐是明末清初的昆山人,全书一共才几百字,通篇就是教人处事、为人,以及教导大家读书传家,比如“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等。

  弘扬书香要靠“自觉”

  苏州日报原副总编辑王文标:著名的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关门弟子朱季海的眼镜坏了,有些人就会打听他的镜片是多少度,给他配了送上来。他的拐杖漆掉了,有人会送上拐杖。雨伞破了,一下会收到四五把雨伞。苏州人尊重文人的传统,从这么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
  现在的苏州仍是一个读书之乡,到处能找到她书卷气弥漫之处。比如苏州图书馆,无论严寒酷暑,没有一天是不排队的。独墅湖被叫作读书湖,苏州就是不一样。
  王文标认为,这种传统和积淀,是苏州建设“书香城市”的良好基础。书香要在现代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且成为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动力,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文化自觉,包括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

  期待公共场合有读书人

  苏州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邱冠华:许多年轻人的文章,文字和文采很成问题。也许投稿者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找不到合适的用词,原因就是阅读量太少,不会表达。
  不妨学学犹太人。犹太民族是世界上阅读量最大的民族,他们的传统是小孩生下来满月,就要在书上涂蜂蜜让他去舔,给小孩留下书是甜的的印象。邱冠华期待,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和阅读活动的推广、培训、宣传、引导,让大家能在家里、办公室里、厂里、工地上,在城市的每个角度,看见正在读书的人,至少苏州要这样,争取让阅读成为苏州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月宣传标语
山东人到底有多爱读书?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苏南新发展
机场、地铁, 镇江将来样样都有!
思变久矣,一个强大的武进中心城区还缺点什么?
【基地风采】以“大南京”战略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