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藏书世家

               苏

丁元江  苏州大学图书馆 

 

【摘要】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中藏书世家有数十家。苏州藏书世家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典籍,也传承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因此他们是吴文化的承载和传播者。现择要介绍如下。

【关键词】 藏书文化  苏州  藏书世家

苏州藏书世家,即祖籍或历代居住在苏州,数代相聚相传的藏书氏族,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是吴地文化的创造者、承载者和传播者。苏州的藏书世家是随着苏州私家藏书的出现而逐渐形成,并随着苏州私家藏书的盛行而发展。

 

吴县叶氏藏书

叶梦得,是宋代最大的藏书家。在其七十多年的生涯中,坚持读书、藏书、著书不懈,是宋代就被公认的藏书大家。关于叶梦得的藏书活动与藏书数量,南宋初期的王明清所著《挥塵后录》曰“南渡以来,唯叶少蕴,平生好收书,逾十万卷。”周密所撰《齐东野语》曰“至若吾乡故家如石林叶氏、贺氏(铸)皆号藏书多多,至十万卷。”

叶树廉,孙从添《藏书纪要》云:“余见叶石君抄本,校对精严,钱遵王书籍装饰虽华,不及也。”又云:“君所藏书,皆手笔校正,博左好学,称为第一。”君身后,其藏书归之孙氏甚多。

叶奕,性无所嗜好,独好书籍图书。

叶裕,亦好藏书。尝跋元本《苍崖先生金石例十卷》云:“右《金石例》向无刻本,自叔宝得此书,龙宗武借得,寿诸梓,遂行于世。君序中载其始末,故知斯本为真种骨也。后人其宝之。”。

叶德辉,其祖自吴迁湘时,有“楹书数巨箧”,如顾炎武、惠栋、钱大昕诸遗书,毛晋汲古阁所刊经史残册,唐宋人诗文集,经叶盛、叶树廉收藏旧籍,叶梦得之《家训》及说部等书。他批评藏家之佞宋癖之偏弊,尤推崇张之洞《书目问答》以清本为主,不列宋元旧刻之做法。

叶启勋,幼承家学,性喜蓄书。十数年间,聚数十万卷有奇,凡其伯父观古堂中所无者,辄以重值得之。

叶启发,字东名,德惠从子。幼承家学,亦好搜购古书。

 

苏州文氏藏书

苏州文氏,是苏州明代的藏书大家属之一。从文征明始,至明末历四代有七人。这七人的书画,开创了吴门画派、书派之风。这七人又是藏书家。他们的藏书皆为精品,为后代藏书家视为珍宝。

文征明,其收藏善本书不少,内容丰富,经史子集皆有涉及。受明初藏书风气影响,文征明注重收藏抄本,其本人所抄图书,即文抄本的影响颇大,一种书经其抄录,顿时身价倍坛。在当时藏书家心目中玉兰堂抄本与吴宽丛书堂抄本和叶盛箓竹堂抄本并著,名满大江南北。

文彭,征明子。亦喜藏书,善鉴别。钱曾《读书敏求记》云:“项墨林每遇宋刻,即邀文氏二承鉴别之,故藏书皆精美绝伦。”

文嘉。能鉴古,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喜藏书、抄书。

文伯承,征明从子。《天禄琳琅书目》卷三宋版《新归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上钤有白文“文伯仁德承章“方印,在卷一、别集目录上钤有“双玉兰堂”长方印。《天禄琳琅书目》云:“征明有玉兰堂,此书有双玉兰堂印,盖伯承效仿征明为之者。”

文肇祉,文彭长子。曾于明万历十六年刻其编辑《文氏家藏集》八种十七卷。

文元发,文彭次子。以诗自乐,家中藏书甚富。

文震孟,宅在苏州艺圃。其藏书处有二,一在竺坞,藏书万卷,一在药圃的石经堂,为其后期的藏书处。

文震亨,震孟弟。其最大成就撰有《长物志》十二卷,现被园林建筑学家视为圭臬。亦喜藏书。如遇世见孤本,想方设法玩赏一次亦感到快慰。

 

昆山叶氏藏书

吴中叶氏始祖名达,至十三世迁昆山,子孙繁衍,代有藏书,叶春前几代藏书已不可考,自叶盛犹为盛。

叶盛。官至吏部左侍郎。王世贞《箓竹堂记》云:“生平无他嗜好,顾独笃於书,手自抄雠,至数万卷”。叶盛曾长年在边镇为官,受条件限制,读书、聚书都十分不便,但无论官邸至何处,他身边总是带着几个专门抄书的人,长年为他抄书。每抄成一书,他认真校阅,并且钤上他的官印为记,

叶恭焕,叶盛四世孙。“箓竹堂”藏书楼是叶盛之未竟之事,实至恭焕始茸成。楼建成后,盛放叶盛所遗留下的全部图书和叶恭焕所购的全部书籍,有上万卷之多,并置弟子看守。叶恭焕喜刻书,刻有《云仙杂记》、《清异录》等。

叶国华。/叶盛六世孙。箓竹堂建成后,其将叶盛散失在外的书籍、手稿、抄本等,必购而复之。

叶奕苞,叶盛裔孙。构筑“半茧园”,喜鉴藏金石文物。所居“下学斋”,收藏图籍颇富。著有《金石小笺》、《经锄堂诗集》等十多部。辑《金石补录》。

 

苏州许氏

苏州许氏不仅爱好藏书,兼亦刻书不少。许自昌有梅花墅藏书万卷。其子许元溥亦好收藏,自号千卷书生。其孙许虬有万山楼藏书,曾孙许心扆又有葵园藏书。四世收藏,传世更久,经清一代,直到解放后五十年代初,许家藏书还有一批流入书市。

许自昌,明代戏曲家、出版家。许自昌从小读书就喜欢“渔猎传记、两汉、四唐之业,筑仓而藏之。” 许自昌早有梅花墅藏书万卷。清康熙《苏州府志》记载:“自昌,中书舍人,以笃行称。构梅花墅,聚书连尾。”

许元溥,许自昌的长子。其喜购书,藏所书颇富。卢统所撰其墓志曰:“多收辑余书,每过市井,辄命奚奴囊贮青蚨以随,见则随收。然缥湘难探非所好,每于残缺废简中留意搜阅,是以往往得奇书,蓄储既富,多世人所未见也,遂自号曰‘千卷生’”。

许虬,自昌孙,有万山枝楼藏书。撰《藏书旧庐序》。

许心扆,自昌曾孙。其妻为昆山叶奕苞的女儿,也是著名的藏书家。

 

苏州东山席氏藏书

席氏为吴中望族,亦被称为买办世家。早在明代,席家就开始涉足出版业,明万历年间在苏州阊门开设扫叶山房刻书。所谓扫叶,据说一是表示刻校书之不易,引用古人“校书如扫落叶,随扫随落”的含义来名其书肆。席氏刻书从明万历四十五年始,历三百余年,在中国古代出版史上是一个奇迹。清代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驻跸苏州,“四月初三日,起更时传旨明日往东山。”到东山后,驾幸席启寓东园,“皇上问:‘席何官职?’奏云:‘工部虞衡司主事。’皇上问:‘为何不做官?’奏云:‘告养亲在家。’进茶,进《百家唐诗》四套,兰花二缸。”《百家唐诗》四套即席启寓编辑的《唐诗百名家全集》,刻工款式俱佳,由于进呈御览,因此扫叶山房的名声更大了。自席启寓之后,席氏分东山、虞山二支。虞山支,多好藏书刻书,东山支涉足金融业,被称为买办世家。

席启图,疑与席启寓为兄弟行。汪琬云:“君好读书,贮书累万卷。于是遍葺先贤嘉言懿行,条晰部居,共若干卷,名曰《畜德录》”。

席启寓,其辑刻之《唐诗百名家全集》四卷,名声大,“于是世之人读席氏书者为多”。

席世臣,启寓之玄孙。其好学媚古,凡汲古阁所刊经史版本皆聚其家,藏书甚富。世臣所刻书版心多印上“扫叶山房”字样。

席世昌,家藏《说文》及徐氏传本,宋本《玉篇》、宋本《汉书》、《吕氏春秋》、高注《经典释文》、惠定宇手批本《说文》等。

席鉴,疑为席启寓诸孙。藏书极富。

席恩赞。素爱古书、碑帖、字画,不惜重价收藏。

席璞,世居东山,收藏颇富,所居曰松风馆。

 

苏州潘氏藏书

苏州望族潘氏,世代门第显赫,状元、探花、翰林,不胜枚举,享有“天下无第二家”之誉。苏州民间称之为“贵潘”。因其迁自徽州大阜村,故又称“徽潘”。潘氏不但是一个官宦之家,更是一个藏书之家。苏州潘氏藏书,如果从潘奕隽的藏书楼“三松堂”算起,传递到第六代潘博山的“宝山楼”,共藏典籍三十万卷,把潘氏藏书推向了顶峰。私家藏书六代,藏书至三十万卷,这在藏书史上,可以说是罕见的。

潘曾沂,奕基孙,世思长子。少颖悟,其藏书数栋,毁于咸丰战火。编辑顾震涛《吴门表隐》二十四卷,稿本今藏苏州图书馆。

潘遵祁,奕隽长孙,世璜长子。其祖父卒时,析产,将三松堂藏书分藏于遵祁及其弟希甫各数万卷。

潘奕隽,世璜之父。与同时代的苏州藏书家黄丕烈、袁廷梼等优游林泉,以藏书、咏诗为乐。道光九年重预琼林宴,为一时之荣。至于其自己的藏书,编有《三松堂书目》,其中经黄丕烈校跋过的有一百多种。

潘世恩,是潘奕隽的幼弟奕基的仲子。潘世恩居家尽孝十三年,在“留余堂”遍读群书,研究学问,完成著述《读史镜古编》三十二卷。

潘世璜,奕隽子。苏州市图书馆藏世璜撰《不远复斋见闻录》稿本卷四至卷十。藏书印有“潘世璜理斋”。

潘祖荫,是潘曾绶的长子,当年潘祖荫打理政务之余,对金石、图书特别嗜好,尤喜收藏三代文字。

潘曾玮,世恩四子。《 涵芬楼烬余书录》史部有宋刻本《编年通载》,此书原为潘遵祁旧藏,后归曾玮。鈐有“西圃”竖式印、“曾玮私印”。

潘承厚,曾莹重孙。精于版本目录之学,藏书甚富。有竹山堂藏书四万卷,与弟承弼共读,昆仲相依二十多年,补益箧藏,至30万卷。

潘承弼,曾莹重孙。

 

苏州铁瓶苍顾氏藏书

原铁瓶巷内,有一座楼,曰过云楼,因庋藏大量的古代法书名画、善本古籍、鼎彝古玩而吸引过名公巨卿和文人墨客,被后人誉为“有清一代艺苑传人之殿”。顾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道光年间浙江知府顾文彬,他继承了父辈的收藏及自己多年的收藏,为保护这些珍品,承建过之楼及后花园怡园。楼名意取苏东坡“苏画于人,来过是烟云过眼而已”。

顾文彬,他本人所建的过云楼,不但以收藏书画见称,更是著名的藏书楼。他同时又擅长书法、诗词。

顾廷烈,文彬季子。其性爱山水,又好书画,书喜鹊颜真卿、朱友仁,画学董其昌,承父志,精鉴藏,于收藏不遗余力。后参与其父《过云楼书画记》的编辑,精心校勘,出力颇多。

顾麟士,廷烈之子。自幼深得家庭熏陶,酷爱书画艺术。广集金石书画名迹,丰富了过云楼收藏,在继承顾文彬留遗的三分之一藏画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充了过云楼的藏品。其又好版本之学,收藏大量善本图书,均为罕见珍秘宋元以来佳椠名抄。其收藏之富,甲于吴下。傅增湘抄本《顾鹤逸藏书目》记载了其所藏图书精品。

 

苏州木渎璜川吴氏藏书

璜川吴氏藏书始自呈铨,其原籍安徽,随父迁居松江,后又迁苏州渎川望信桥。因故里是安徽新安璜源,故题书斋曰“璜川书屋”。吴铨长子吴用仪亦嗜典籍,藏书在其父基础上又有较大发展,且多宋元善本是璜川吴氏藏书第二代中的代表人物。而吴用仪子吴泰来成为吴氏第三代中之佼佼者,成为清代前期吴中重要的藏书家。吴氏藏书到了第四代,吴志忠值得称道,其好藏书,长于目录校雠之学。藏书之外,喜刻古人抄本未刻之书,所刻以经义为多,故总其名曰《经学从书》,并撰《璜川吴氏经学丛书缘起》,留下了吴氏藏书完备的史料。吴氏藏书历经四代传递,直至清后期才全部散出。

吴铨,《木渎小志》卷一记载:“遂初园,在木渎东街,康熙间吉安太守吴铨字容斋所筑”。柳商毅《遂园》诗云:遂初园里藏书富,太守归来未老年。题作遂园原偶尔。川璜旧椠证前缘。当时璜川书屋有两书最为珍贵,一为北宋本《礼记》单疏足本,一为《前汉书》。

吴用仪,铨子。与江浙诸名士交往甚厚,流连觞咏,座无俗客。其父卒后,璜川书屋之书稍散佚,用仪复购书数万卷与其中,多宋元善本。

吴元润,吴铨之孙。亦有藏书,黄丕烈曾观书香雨斋吴氏,见其所藏旧抄本《渑水燕谈录》九卷。经毛氏汲古阁递藏。

吴成佑,号懒庵,铨次子。同样亦有藏书名,其孙吴志忠云:“我祖懒庵先生重自搜罗,书楼三楹,环列四周。”黄丕烈云:“余自购书以来,唯闻望信桥吴懒庵家有《石林居士建康集》影宋本。其藏书处曰‘乐意轩’。

吴泰来,吴铨之孙,用仪之子。藏书处为“砚山堂”、“净名轩”。关于吴泰来藏书事迹,《清史列传》云:“家有遂初园,藏书数万卷,寝馈凡十余年。”藏书处为砚山堂。

吴志忠,铨曾孙。其好藏书,长于目录校雠之学,与同郡黄丕烈、顾广圻交往甚厚。家藏珍籍有《吕稀州文集》十卷,前五卷系吴岫家藏旧抄本,后五卷从明正、嘉时的抄本补全,较冯已苍所藏为善。且为足本,后归江都著名藏书家秦恩复藏。

 

常熟藏书世家   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常熟是一个极负盛名的地方,藏书世家辈出:何氏娱野园、赵氏脉望馆、冯氏空居阁、钱氏绛云楼、爱日精庐张氏、铁琴铜剑楼瞿氏等。

 

参考文献:

1、范凤书,中国藏书世家概述,天一阁论丛,宁波出版社,2004

2、杨虎,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活动文化特质初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9

3、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中华书局,1981

4、任继愈主编,中国藏书楼,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书世家“璜川吴氏”及其遂初园
【书楼】璜川吴氏遂初园:首重经部,四世续藏(下)
“过云楼”藏书的前世今生
刘璇:藏书家所撰序跋与通俗小说文献学的成立
细品园林之十七·楼阁篇
陈先行:文徵明、唐寅是古籍版本学开山鼻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