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城红颜痴绝了多少世人
苏城红颜痴绝了多少世人
卅六鸳鸯馆
  虎丘真娘墓
沈寿
 
  每座城市都有它的灵魂,或豪迈、或粗犷、或质朴、或细腻。苏州城,水为魂,行走在苏州的河边,不免想到宝玉那句有名的论断“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苏州也的确像一个含蓄温婉的女子,灵秀安逸,素雅大方,又不失清新妩媚,而在这样一片土地上生长的女子自然也不会“落入俗套”。
  当3月8日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时,不妨来看一看苏州历史上的那些女子,她们以娇柔的身姿、高洁的品格,在各自的世界里展尽光芒,让世人啧啧称奇的同时,也给苏州城留下了一段段美丽的佳话。

  商报记者吴梦奇实习生俞赟超

  真娘声价艳千秋
  多少新诗咏虎丘

  翻开历史画卷,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一浮现:董小宛、李香君、沈九娘、薛素素、赛金花……你不会想到,如此多的名妓竟然都与苏州有关。与今时不同,这些因身世浮萍而沦落风尘的女子,不仅满腹才情,还洁身自好,令人叹绝。只是说到与苏州城相伴最久的,可能还是唐代吴中名妓——真娘。
  真娘,原名胡瑞珍,出身长安书香门第。为逃避安史之乱而南迁,途中不幸与家人失散,流落苏州,被骗到山塘街“乐云楼”,当了青楼女子。真娘从小便很聪慧,能歌善舞,精工四艺,再加上她那闭月羞花的娇容,很快就名声大噪,每天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王孙公子竞相邀宠,可谓红极一时。
  当时有一富家子弟名叫王荫祥,对真娘动了真情,想娶她为妻。只是这真娘虽身似浮萍,却守身如玉,婉言谢绝。王荫祥并不死心,花重金买通老鸨,想留宿于真娘处。真娘知道难以违抗,竟然悬梁自尽,以死守节。王荫祥悲痛万分,懊悔至极,在虎丘山上厚葬了真娘,并亲手刻碑纪念,栽种花草于墓上,名曰“花冢”。
  “一自香魂拈不得,只应江上独婵娟。”多少文人雅士到访真娘墓,都不免要怜香惜玉一番。文人之间甚至相传,真娘死后魂魄依附于茉莉花上,才让茉莉花有了香味。所以茉莉花又称“香魂”,虎丘山周边多有栽种。
  当你泡上一壶清香的茉莉花茶,口中喃喃那几句“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时,是否会想到,曾有一名跌落尘埃却高洁贞烈的苏州才女,在这里弹唱,看尽世态,以谢芳华。

  银骢拥出宜鸾殿,争认娉婷赛二爷

  说到赛金花,也许“外交家”这个称号相较于“名妓”更适合她。几乎是凭借着一己之力,她劝服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不要滥杀无辜,保护北京市民;她又苦苦规劝克林德遗孀,化解了克林德被害一事引起的波澜,自此,京城中谁人不识这“赛二爷”。林语堂在《京华烟云》里说:“北京总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规模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中,这有赖于名妓赛金花的福荫。”
  赛金花在清末政治的影响力有多大,世人多有质疑,我们也辨不清真伪,倒不如放下这些公案,说说赛金花与苏州城的故事。
  赛金花从小便被卖到苏州为妓,但是真正与苏州结下缘分,还是她与洪钧的一段佳话。相传,洪钧曾携赛金花及好友同游虎丘,对这吴中名胜留恋难舍,于是共商集资兴建一座庄园,以供日后雅聚。谁知洪赛二人的恋情遭到家人的反对,洪钧只得金屋藏娇,在这山庄中与赛金花度过一段世外桃源的生活。
  在拙政园里也有他们流连的身影。西部花园里有一西洋风格的卅六鸳鸯馆,相传洪钧曾把赛金花安置于这里,两人时常漫步院中,品花赏月,好不浪漫。
  洪钧是当时大器晚成的内阁学士。新婚不久,洪钧就以公使的身份携妻子出访欧洲各国,与洋人打交道。一个是精通外文,才华出众,一个是端庄典雅,聪慧有识,两人完美的配合让洋人都为之赞叹、折服,也对中国外交有了新的眼界。

  敢将十指弹针巧,无愧称天孙云锦

  走进木渎古镇的山塘街,不一会就会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纪念馆,它的主人是苏州城有名的“刺绣皇后”——沈寿。
  苏绣素负盛名,尤其在木渎一带,几乎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堪称“苏绣之乡”。沈寿从小就浸润在苏绣之中,并且很快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她七岁弄针,八岁学绣,这一绣就是几十年的光景。
  慈溪太后七十寿辰那年,沈寿正好三十岁,她精心绣制了一幅《八仙上寿图》和一幅《无量寿佛图》进献给老佛爷,慈禧赞叹不绝,称之绝世珍品。后来,沈寿又绣制了《意大利皇后肖像》,在意大利都朗万国博览会获得世界至大荣誉“最高级之卓越奖”,绣品被清政府作为国礼赠送给意大利皇帝。
  纪念馆大厅正中立有一尊沈寿的汉白玉半身像,石像上的她眉目清秀、温文尔雅,大柱两边挂着一副对联:“敢将十指弹针巧,无愧称天孙云锦;不把双眉斗话长,何曾数西子馆娃”。上联赞美沈寿双手纤巧,能织出天边五彩的云锦。下联譬喻沈寿一人的手艺可以比越国成百上千的工女。
  惊天的才能与赞誉,沈寿不愿独自享有,她始终觉得,这门手艺是苏州的灵魂,得代代相传。四十岁时,沈寿与丈夫余兆熊在苏州创办了“同立绣校”,招收女青年学习刺绣。这座位于马医科巷内的小小绣园如今早已更迭了主人,但身处其间,临依在院内的石柱旁,看池中的金鱼从步廊的石板底下游过,眼前仿佛出现了沈寿一针一针教女学生们刺绣的画面。
  后来,沈寿又去了南通,与张謇合作,投身于现代轻工业的发展。一针一线虽然不起眼,但千万针线汇聚起来,在时代涌动里,却有大作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园道林(35)——苏州拥翠山庄
赛金花: 一位传奇的风尘女子
【小巷记忆之十】书香墨韵悬桥巷
沈周 苏州虎丘十二景
[人物传记]名妓赛金花之死
一代名妓赛金花委身老外救国救民,晚年却裹破棉被,冻死在寒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