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博办特展“高会”赏仇英
苏博办特展“高会”赏仇英

袁菲
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柳下眠琴图
  桃源仙境图
  松下眠琴图(扇面)
  近日,苏州博物馆“吴门四家”系列学术展览的最后一站“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正式与观众见面,展览将持续至12月20日结束。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

  仇英出身工匠,早年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从而业画。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又拜周臣门下学画,并曾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划入微。仇英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界画,尤长于临摹。文征明曾评价:十洲少既见赏于横翁;董其昌题其仙弈图谓:“仇实父是赵伯驹身,即文,沈亦未尽其法。”洵非过誉,同时亦称赞他“十洲为近代高手第一”。

  仇英作为“吴门四家”之一,存世作品很少。据苏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谢晓婷介绍,除私人收藏、市场流通及境外机构所持,目前内陆各大博物馆仅藏有47件仇英书画。作为内陆首个举办仇英个展的文博机构,苏州博物馆向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以及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等国内外12家文博机构征集仇英书画,最终汇集31件珍品,包罗山水、人物、花鸟、历史故事等不同主题,且卷、轴、扇面、册页等各类书画形制齐全,尽可能集中全面地展示仇英的艺术成就。

  在此次展品中,最让人眼睛一亮的就是仇英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卷》仿本,这幅作品也曾来到上海展出过。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卷》的结构大体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景物顺序布局,但描绘的是明朝中期苏州繁荣的景象。与呈现汴梁风土人情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相比,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卷》中房屋建筑更为规整宏大,崇楼台阁、深宅大院,连商铺的门面也颇为宽敞,画中裱画店、银楼、香楼、古玩瓷器店等,正是明代新兴的行业,加之女伎歌舞弹唱、校场骑射练武等场面,一幅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风俗画跃然纸上。

  仇英的花鸟画传世真迹绝少,此次展出的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沙汀鸳鸯图》是他难得的佳作。画面上沙洲染绿,蓬草丛生,四周水色茫茫,清波荡漾。一对鸳鸯栖息于其中,雌鸟在水中正踩浪戏游,雄鸟单足立于岸边,侧颈低头梳理羽毛,也似刚从水中上岸。画面上方大段留白,只勾画两只翩飞的燕雀,显出水天一色,气韵空漾之感。用笔细致、工写兼备,设色恬淡,构图新巧,体现了作者纤细清雅的艺术特色。上署隶书年款“庚子(公元1540年)夏仇英实父制”,约为仇英五十岁时作。钤“实父”白文方印、“仇英”朱文方印,押角钤“十洲”朱文方印、“南阳”白文方印。

  据业内人士介绍,此次展出的仇英作品中,《桃源仙境图》轴和《职贡图》卷应该算是最为著名的两件作品。《桃源仙境图》描绘了文人理想中的隐居之乐。画面远景峰峦耸峙,山间白云缭绕,殿宇楼台时隐时现,展现了恬静、远离世俗、虚幻缥缈的人间仙境。全画作者用大青绿着色,山石以勾斫的笔法,较少皴染,色彩华丽而不艳俗,用笔工致而不呆板。《职贡图》卷画面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构图繁而不乱,井井有条。全图用笔严谨,人物刻画生动细致,敷色艳而不俗,是仇英人物画传世名作。卷末自识“仇英实父为怀云制”,下钤“南阳”印一方。引首有许初书“诸夷职贡”,后幅有文征明等跋。曾经清梁清标、怀云、乾隆内府等鉴藏。  袁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芊荷苏博游之·俞丰解读仇英《桃源仙境图》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图》天津博物馆藏
明 仇英《桃源仙境图》天津博物馆藏
像我这样勤奋的人,定会灿烂过一生
仇英:从漆匠逆袭成为“明四家”,笔下画作惊为天人!
苏州博物馆靠什么赢得尊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