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侯晓锋玉雕作品赏析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侯晓锋玉雕作品赏析


抬头见福


福音佛来



 喜乐开怀


广袖迎福之一


相由心生


暖意红尘


满福乾坤


弥勒赐宝


圆融无碍


得空欢喜


安然欢喜


广袖迎福之二


福喜双至


弥勒组合
  梧桐林立于旁,不见车水马龙,但闻秋日香气,侯晓锋的“一户侯”玉雕工作室便坐落于此。从疏疏朗朗的窗棂间窥得内堂一席古色古香,室内陈列的各色玉雕弥勒,让人平实而心静。
  在苏州的藏玉圈中,只要一提到弥勒,脑中立即会反映出侯晓锋的样子,圆脸,大眼,有罗汉相,居然有几分弥勒佛的神貌,他也顺理成章地被称为“侯弥勒”。侯晓锋也坦言喜欢佛教题材作品,并对弥勒佛情有独钟。弥勒佛性善面乐,心怀天下,胸纳四方,乐善向上,吸引了无数信奉者,“弥勒佛的大度似我的心境:常笑真乐、宽人容己,我一直在快乐地创作。”玉雕与佛结合,似乎又多了几分神圣。
  王羲之《书论》中的话:“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玉雕亦是,如果没有一颗求知、求志、求索的心,即便小有所成,也难领风骚。在侯晓锋看来,苏州玉雕融合了南北技艺和创作风格,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空前盛况,在此基础上,玉雕艺人更应鲜明自身特色,留下时代印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看侯晓锋的作品会有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是他苦心孤诣修出的成果。“锦上添花”总是美妙的,而侯晓锋认为艺术需要“加减法”,加的是知识和经验,减的是多余和赘笔。侯晓锋决定以“减法”之道,雕玉石之灵。
  故侯晓锋的弥勒,总有窥一发而知全身的感觉。布袋、大肚、笑颜,有时是几种元素,有时几根简单的线条就将弥勒“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的上升境界表现淋漓。侯晓锋喜欢把弥勒佛整得圆润饱满,神情活泼,忘情大笑。乍一看,似乎千篇一律,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实是千佛千面。千面的着眼点落于细节上,是侯晓锋的心思巧构之处,这种刻意为之的举动却产生了妙手偶得之的效果。
  于是就有了藏友如此评价,“观之佛,浑然忘我。或立、或卧、或动、或静、或抬头、或俯首,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使观者悟到了真诚、宽容,体会了大肚和欢乐……期望不断出新,整理成集”。“吾欲在喧嚣中偷的一份清净,在困扰时得到豁然开朗。”“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原本规劝世俗放下包袱、丢弃欲念的箴言,侯晓锋有了新的诠释。布袋不是凡事俗物,而是他对玉雕的诉求,如果放下这份追求,他可以自在许多,但侯晓锋宁愿追随这份执念,继续苦行,这才是他的“自在”。
  着眼于弥勒,是独特的风格,却也是难度的体现。侯晓锋说,“这种单一题材的创作难度在于,我们需要维持我们已经形成并且被大家所广泛接受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地创新,但此类改变并不会立竿见影,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出阶段性的成果。”传承与创新的矛盾不仅对于个人而言,放眼整个玉雕行业也十分突出。明确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努力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在传统高度上渐进地求新求变。
  在侯晓锋看来,业内的前辈也好,现在的同龄人也好,无论是谁,都有其专注和擅长的题材或风格,所以才形成了苏州玉雕的丰富与多姿多彩,每个人的优点都是值得去学习借鉴的,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的进步。
  多年浸淫玉石堆中,木石亦会动情,妙笔亦会生花。“伪道养形,真道养神,真神通道。”每一次新的开始,都是一次修行。侯晓锋自己也如璞玉一般,切磋琢磨,日渐圆润,渐放光彩,却保持着最本真的状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大沐

  侯晓锋简介

  1972年生于河南镇平,毕业于镇平工艺美术高级职业学校,现定居苏州。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中国玉石雕刻高级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高级工艺师,苏州市姑苏区政协委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誉为“侯弥勒”的玉雕师侯晓峰—作品
侯晓锋大师印象
佛像系|玉雕题材的寓意
弥勒佛的由来
小叶紫檀 弥勒佛
【名家名作】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侯晓锋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