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越对垒石湖边

  石湖,一碧千顷,如练似镜,它是太湖白洋湾以北的一个中小型湖泊。这里潮汐不涌,波澜不惊,环境宁静而雅宜。可是在2500年前,这里曾激起过越国征战的惊涛、吴国被围以致覆灭的骇浪,两军曾于此对垒长达三年之久,至今仍有许多当年的遗迹可以寻访。

  意外发现的吴城遗址

  上方山,是横山的一条支脉,逶迤于石湖西岸。山上有一个个高出山脊的土墩,《吴县志·横山条》载:“山之岭九,九岭各有墩,中空,为藏军处。《图经续记》云‘此山镇郡西南,临湖控越,实吴时要地’。”为这些神秘土墩作了注释。上世纪80年代初,为参加省吴文化研究会关于“土墩”问题的讨论,苏州博物馆曾选定楞伽塔西南山脊上的第六个墩进行了考古发掘。这座墩东西长42米,南北宽28米,高出山脊7.15米。墩内有石室,长9.6米,宽1.84米,内高6.15米。石室断面呈梯形,保存基本完好,均以本山的石块垒筑。覆盖于顶上的石块很大,约有150×90×60厘米,重在2吨以上。在石室门外,有一条长达10米、宽约2米、略显喇叭口的石筑通道。石室内发掘出不少原始青瓷器。器型有瓿、罐、壶、豆、簋、盂等。还有几何印纹陶罐、坛、和黑衣陶罐等生活器皿。室内发现的泥条盘筑的灶,内还存有炭屑、炭块,周围还散落不少红烧土块及烧红的小石块。室壁与顶部留有大面积的烟炱。室中与门口,还发现有不少禽兽骨。这些都说明室内以前有人居住过。

  由于在上方山发掘,考古人员每天都要从郊山、茶磨屿经过。一天,他们发现在磨盘山与郊山之间的山坳中,有类似城墙的痕迹。通过对断垣处细心观察,发现土层布满夯窝,而且层理十分清楚,土层中还夹有春秋时期的几何印纹陶片。确认其为春秋时代的吴城古址。在随后发表的报告中写道:“吴城,东部宽180米,高25米。鸟瞰越城、石湖和太湖。南面城墙已模糊,残垣隐约;北面城墙经破坏,但轮廓清晰,依山而筑,从东到西连绵六百余米……”对照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所谓:“鱼城在吴郡西横山下,遗址尚存。

  盖吴王控越之地,谓之‘鱼城’误也。横山之旁,岗势如城廓状,今隐隐然。”吴城古址的确认,得到了古代文献的印证。称其为“鱼城”,概因吴地方言中“鱼”和“吴”读音相近所致。

  吴城古址的发现,开启了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对于“木渎古城”考古的序幕。经过历时近三十年的调查、试掘与发掘,最后得出了“苏州西南部山区……存在一处大型遗址,其性质为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质城池”的结论。

  早有定论的越城遗址

  越城,在越来溪东岸,俗称黄壁山。地虽称山,实际是一高出地面二三米的土墩。这里原为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的村落遗址,延续到遗址上层的春秋战国时代。1960年5月,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过发掘。遗址南临石湖,北至新郭港,长约450米;东起新郭中学,西到越来溪,宽约400米,占地面积近18万平方米。是一处业经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石湖附近的遗址,前人早就关注。北宋时,苏东坡曾作《顺济王庙新获石弩记》,记载他石湖访古得古箭镞之事。记云:“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四月中午,轼自儋耳北归,舣舟吴城山顺济龙王祠下,既进谒而还,逍遥江上,得古箭镞,槊锋而剑脊,其廉可刿,而其质则石也。……轼不敢私有,而留之庙中,与好古博雅君子共之。”越城在南宋时,保存得仍比较完好。范成大在《吴郡志》中称,“越城在胥门外,越伐吴,吴王在姑苏,越筑城以逼之。城堞仿佛具在,高者犹丈余,阔亦三丈,而幅员不甚广。”而今迈步其间,仍有古迹可见,古意可寻。1936年,吴越史地研究会的总干事卫聚贤先生在东吴大学讲学,趁暇游览石湖,在黄壁山发现遗址,而遗址上层,正是吴越春秋时期的遗物,并存有南北两面长约30米,高约4米的夯土城垣遗迹。这一遗址与越王勾践进攻吴国筑城于此的传说正好吻合。卫聚贤先生立即呼吁,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春秋晚期,吴越两国长期处于争战状态。占据有利地形,对决定战争胜负至关重要。《史记·吴太伯世家·正义》引《吴俗传》称:“子胥亡后,越从松江开渠至横山东北,筑城伐吴。”可见此城是春秋晚期所筑。越国在此构筑城池,成为伸入吴国腹地的“桥头堡”,作为屯兵、补充给养、部署进攻的前沿阵地。越城在灭吴战争中,应起过不小的作用。

  越来溪究竟在哪里?

  “越来溪”,顾其名即可知这是越国进攻吴国时的水上通道。正如范成大《吴郡志》所载:“越兵来吴时自此来故名”。但“越来溪”究竟在哪里?似已有定论。许多人都将石湖北到横塘的这段水道,称为越来溪。甚至《吴县志》上也载:“越来溪,在吴县西南横山下,与石湖连,北至横塘……上有越城,雉堞宛然。”范成大也曾赋《越来溪》诗云“一川新涨熨秋光,挂起篷窗受晚凉。杨柳无穷蝉不断,好风将梦过横塘。”志书记载及诗文都把越来溪与横塘联系到了一起。

  1985年,当时的吴县开展文物大普查,工作人员在越溪乡调查时,在越溪公社卢家浜发现一座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的古桥——恩荣桥。桥金刚墙内嵌立的《恩荣桥碑记》有:“郡城西南有胜地,曰石湖,湖之南有溪,曰越来溪……”的记载。《碑》记有: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致仕前进士长洲徐源,于正德十年正月初八日所书。徐源与隐居当地的卢隐君交厚。卢隐君之子卢雍、卢襄为当地举人。正德五年(1510),卢雍中南京乡试,第二年登进士第,继徐源之后拜监察御史。后任请前辈题写桥之碑记,应该说是对前辈的尊崇。当地人授意所写的碑记,内容也是可以相信的。考之当地还有越溪桥、越溪村、越溪镇等胜迹与地名,可以确认,越来溪主要是太湖白洋湾沟通石湖的这条水道。只有这样,越国水军从太湖来,对垒石湖之滨的说法才能成立。

  吴地还传闻,越来溪是越军在一夜之间开凿而成的,明·莫震《石湖志》载“越伐吴时,吴有备,不得入,故即山开渠,一夕而成。”我想即便是使用现代化的挖掘工具,这也是绝不可能的。产生这样的传闻,可能是受古诗影响,有诗云“吴王恃霸逞雄才,贪向姑苏醉绿醅。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

  将“一宵西送越兵”,说成了开挖越来溪的时间。据笔者估计,越来溪的开凿和越城的构筑时间,都当在吴王夫差十四年(公元前482年)太子友被掳杀,姑苏台被焚烧,吴都第一次被越军攻破之后。这时吴军已丧失对战争的控制能力。否则,吴国怎么可能允许越军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开凿这样一条运兵的通道?

  吴越对垒达三年

  夫差释放勾践回国之后,自认为后方很稳固,勾践很听话,每年还有进贡,便一心开始他中原争霸的大业。哪知勾践亡吴之心不死,回国后便逐步谋划实施起他的“灭吴七计”。

  越王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勾践召集八位谋臣具体商议伐吴。范蠡进言“吴国有精兵十三万,希望等这些精兵开赴中原后,再行起事。”来年六月,正当吴王夫差北上与晋定公、鲁哀公、周天子会盟黄池(河南封丘)、以求争得盟主地位之时,勾践一边派范蠡、舌庸渡江入淮,堵住夫差回援的归路,一边亲率水师从太湖北上偷袭吴国。当时吴国的精锐全在黄池,国内仅留太子友率老弱残兵据守。勾践采用火攻,“入其郛(郭),焚其姑苏”(《国语·吴语》),不仅烧毁了吴国的宫城,整个古城包括吴郭在内都成为一片火海,还掳杀了太子友。吴都被破的消息传来,夫差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虑和惊恐。当他争得霸主地位撤军回国时,看到国内已被越军洗劫一空,粮食物资丧失殆尽,夫差只得放下霸主架子,向越求和。越王看到夫差气数未尽,同意了吴王夫差的要求。越王回国以后,更是抓紧战备:造兵器,建战船,扩军阵,整军纪。公元前479年,吴国遭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国内一片混乱。越国君臣认为灭吴的时机已到,立即调动全国兵力与吴决战。

  公元前478年3月,越国攻入吴境,夫差只好起兵抵御。两军在吴淞江隔江而阵。勾践将越军分为三队,左军溯江而上,右军沿江而下,集结在五里外待命,自己率中军隐蔽不动。夜半,越王命左右军擂鼓喧噪,发起佯攻。吴王听到江上的喊杀声,立即分兵迎击。勾践见吴军主力已被调开,命令中军,悄然渡江,直扑夫差驻守的阵地。吴军遭此突然袭击,惊恐不已,乱成一团,越王又命左右军乘机渡江,合拢包抄,吴军被杀得大败,主力几乎全部被歼。夫差落荒逃回都城,以所剩不多的兵将踞城固守。

  公元前475年,勾践再举伐吴,一路势如破竹,直捣姑苏城下,把吴都围个水泄不通。这次伐吴,勾践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战术,消弭吴军的斗志,断绝吴国的粮草供给。吴都被整整围困了近三年,城中军民饿死无数。也许正是这时,越军开凿了越来溪,并“筑(越)城以逼之”。甚至作为越军统帅之一的范蠡,将自己的住所或指挥部都搬到了石湖边,那就是蠡岛与蠡墅。

  公元前473年10月,夫差终于经受不住越军的攻伐,带领高官和亲属,逃出都城,一路逃亡秦余杭山。由此结束了吴越两军在石湖边的对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姑苏叙事:关于姑苏台的猜想
越溪越来溪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09,犹湖
吴越文化新编
越王城山:吴越争霸,在这里留下许多故事
冷研说历史|数万吴军难灭五千越军,夫差为何只能接受勾践投降,看完吴越地理你就明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