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棒冰简史

  ▲文俞解民图陶开俭

  三伏酷暑,溽热蒸蕴之际,如果吃上一口清凉爽口的冷饮,实为炎炎夏日一大快事。不独今日如此,在古代亦然。近日有报道,上海著名的光明牌棒冰、雪糕和冰砖依然在生产应市,记者说“一根棒冰吮出城市的温度”!我由此想起了苏州,想起了小时候的“骆驼牌(先后改名为‘工农牌’、‘园林牌’)”的苏州地产棒冰,尤其是赤豆棒冰,吃一口,香甜在口,凉爽到心。

  1.

  苏州地处水乡,水产比较丰富;又靠近江海,海鲜销售兴旺。由于各种水产品的防腐保鲜需要,在没有冷冻机的时代,产生了一个收储和销售天然冰块的行业。据传,苏州第一个建造收储天然冰冰库的是位宁波商人。有资料可查的苏州最早的天然冰厂,是原来胥门外的公兴冰厂,建于1907年,是由当时苏州“义昌福”、“老正兴”、“味雅”等菜馆以及一些鲜肉店、水产商行等出资合股开设的,经理林佑发;有大小天然冰储冰库10个,运冰船7艘,规模不小。后来在1920年和1931年苏州又先后建了“天互冰厂”和“天兴冰库”两个天然冰储销企业。

  天然冰厂是季节性企业,一般从冬至开始收购天然冰块,储存在土制的冰库里,直到来年的立夏天开库出售。与今天现代化的冷库不同,过去苏州的储冰库是土法建造的,建在靠近河道附近的高地上,既便于运输又利于雨季排水。(苏州的第一个天然冰厂就建在胥门外胥江畔。)这种“土”冰库四周用土筑泥墙,墙厚约两尺,整个冰库上尖下宽,形似埃及的金字塔。高度3米至5米不等。库顶是竹木搭成的小于30度的屋架,覆盖厚厚的稻草。冬至以后,气温骤降,冰厂附近的农民会及时将河塘里、水田里的冰块收集起来卖到冰厂,这也是当地农民冬闲里的一份收益。经过冰厂员工验收处理后倒入冰库。冰厂每收进一批天然冰会在冰块上撒上一层食盐,一层层堆积起来。当冰库收满或者收冰结束,要在冰堆上再撒上几百斤食盐,覆盖上60至80厘米厚的稻草。来年立春后气温升高,野外不再结冰,天然冰收不到了就封库,待夏日销售时开库。这天然冰的收储会有一定的损耗。在立夏时分开库的,损耗约为30%;如果到立秋开库的,损耗则高达70%了。到1956年公私合营前,苏州还有两个天然冰厂,一是公兴盛冰厂,在胥门外虎哨塘岸;二是公兴晋冰厂,在钱万里桥冰厂街(据说此街因厂得名)。

  天然冰主要用于餐饮行业的食材防腐保鲜,随着社会的发展,医药、化工、冷饮等行业也需要用冰了,天然冰的收储量明显不能满足需求了。这时西方的冷冻机以及机制冰逐渐进入苏州市场。苏州最早引入冷冻机来制冰做冷饮的,是1934年苏州观前街上的“广州食品公司”(苏州最早的西点、冷饮产销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撤销后其西点技术被引进“长发”商厦)。1937年,北局珍珠弄开设了一家“北极冰厂”,专门生产机制冰满足市场各种需求,但不用于制作冷饮。浒墅关的蚕种场也生产过机制冰。解放后1953年,有一位业主谢庭鹤出资把蚕种场的制冰设备运至市区葛百户巷,开设了一家“三星”冰厂,产销机制冰。到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在市中心的宫巷14号“义昌福”菜馆旧址,建立了苏州联合制冰厂,产销棒冰雪糕等冷饮食品。前面两家天然冰厂和“三星”机制冰厂也先后并入该厂。

  2.

  据传,棒冰雪糕始于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前面说了,苏州是1934年有商家用机制冰做冷饮,主要品种是冰淇淋和刨冰,还没有棒冰。苏州市场上自己生产棒冰是1938年的事了。那年苏州有了两家名为“好莱坞”和“百乐门”的棒冰厂,日产棒冰3千至5千支,每支出厂价3分,零售价5分,小贩可得2分。可是,棒冰是一种冷饮新产品,市民开始不接受,误认为是用“生水”制成不卫生,夏天消暑还是喜欢传统的西瓜绿豆汤,因此棒冰的销路不畅,而且棒冰季节性很强,一次投入之后全年产销仅几个月,商家的效益不佳。抗战胜利后,苏州的棒冰厂有6家,都是一些前店后作坊的小企业,散布在观前和石路商业圈的街坊中,还一度建立了“棒冰同业公会”。主要有蔡汇河头的白雪棒冰厂,蔡汇河头的银雪棒冰厂,北局的百乐门棒冰厂,太监弄的三吴棒冰厂,大马路金星棒冰厂和南新路的银星棒冰厂。

  由于这些厂家规模比较小,没有冷库贮存棒冰,边生产边销售,无法做到生产一批检测一批,卫生情况难以监督控制。,1955年,政府为加强监管,就将一些棒冰厂合并起来,并建立一个贮存棒冰的冷库,约需资金一万元。当时参加这次“私私”合营的“白雪”、“美女”、“夏宁”和“郑福斋”等都是小型企业,棒冰又是季节性生产,一年生产五个月,虽有利润,还有七个月要维持,没有结余资金可用。于是政府出面协调,让周宗记颜料店来投资参股解决。市防疫站也很重视这次企业合并,从卫生、环保以及销售等几方面综合考虑,为他们选择新厂址。最后选定在宫巷的14号,“义昌福”菜馆旧址。这时,苏州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到来,有更多的制冰(包括天然冰厂)企业加入,逐渐发展扩大成为公私合营苏州联合制冰厂,即之后的国营苏州糖果冷饮厂前身。

  公私合营后的联合制冰厂,开始建造了两个10平米的小型冷库,可以贮存棒冰20万支,相当于当时10天的班产量,促使棒冰产销日益规范。1961年增建了一座20平米冷库,并更新改造了其他设备,棒冰班产量提高了50%达3万支。到1962年,已经全部淘汰了公私合营前的老设备,到1968年迁厂前,棒冰日产量已达到20万支。棒冰的质量也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当时夏季人们防暑降温的首选。

  3.

  早期生产的棒冰,品种虽然比较多,有奶油味的,还有橘子、柠檬、香蕉等各种水果味的,其实都是香精+糖精+色素以及少量蔗糖的产物。雪糕要考究一点,成分中加有一些鸡蛋牛奶。在公私合营之后,棒冰厂根据苏州人的传统口味,从绿豆汤、赤豆汤受到启发,生产出绿豆棒冰和赤豆棒冰,上市之后深受市民欢迎。

  一支棒冰虽然小,也要经过三个阶段八道工序才制成。第一阶段是准备车间,有选料、烧料和冷却三道工序。先要将从原料仓库领来的绿豆或赤豆剔除杂质淘洗干净;蔗糖溶化后经过滤,卤桂花拣剔去杂物,再放入巨大不锈钢隔层锅加适量的水用蒸汽煮熟,形同绿豆汤赤豆汤,经过冷却到4度左右备用。

  第二阶段是加工车间,有灌料、冷冻、脱模、包装等四道工序。工人们都必须戴着工作帽和口罩,穿着工作服和胶鞋经过消毒后进入车间。冷却后的汤料通过封闭管道进入加工车间,灌入一个个棒冰模子里。这模子里有棒冰大小的数十个凹槽,灌满汤料后盖上插好棒冰小木棒的盖子,送入一个冻结大缸里冻结。这个冻结大缸是钢板制成,高、宽约一米五,长约20米,里面有通过冷冻机制成的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的冷冻液体,棒冰模子入大缸后有传送带向前移动,30分钟左右模子里汤料冻结成棒冰了就可以出缸,马上有工人来放入温水盘里快速脱模,这时一支支棒冰已经冻结在盖子的小木棒上(“棒冰”的名字源于此。在有些地方称之为“冰棒”),连同盖子从模子凹槽里出来与模子分离,接着用机械装置把棒冰从盖子上取下,通过传送带到包装工人工作台前包装。包装棒冰是加工车间最忙最累的一个工序,尽管前面几道工序已经机械化了,唯独棒冰包装还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比较大。在包装工序,传送带上棒冰一批批过来,两边数十名包装工人一支支包装,一班工作下来,热得汗流浃背而双手却是冰凉的。车间里是以每人每班领取包装纸重量数来考核包装工人的工绩。

  第三阶段是冷藏。包装好的棒冰,经过装箱计数,再一箱箱送进零下15摄氏度左右冷库冷藏固型,并经过卫生检验合格后,可以投放市场。

  当时,一支绿豆或赤豆棒冰出厂价2分8厘,批发价3分2厘,市场零售价4分。流动小贩一天如果销售300支棒冰可以得2元4角,有时候可高达三四元!(当时一般工人一天工资在1元至1元5角左右)。别看小贩的收入有点高,他们付出的汗水也是非常可观的。小贩基本都是城市里无业市民,有些是相当于今天的低保户家庭成员。要本人申请居委会推荐,经过体检合格后才可去销售棒冰。每天清晨要去棒冰厂排队开票买棒冰,之后背起数十斤的棒冰箱,顶着烈日在市区走街串巷叫卖,一天下来汗水湿透了衣衫,嗓子也快冒烟,而自己从不舍得吃一支棒冰,这是他们养家糊口来源啊!

  绿豆或赤豆棒冰价廉物美,炎炎夏日吃一口,香甜在口,凉爽到心,深受市民欢迎,后来也成为上级考核棒冰厂业绩的一项指标。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苏州棒冰生产企业也通过不断的更新改造,在北园建成了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国营食品工业企业——苏州糖果冷饮厂,生产销售棒冰雪糕冰砖汽水等冷饮食品以及各种西式糖果、饼干,还有餐饮业和工业用的机制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糖果冷饮厂的棒冰最高日产量可达到五十万支,当时苏州市区市民也不过五十万,也就是每天可以让每一位苏州市民吃到一支棒冰!

  改革开放以后,吃了几十年棒冰的苏州市民,希望吃到品种多样质量更好的冷饮食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市场上冷饮销售比例也悄悄发生变化,在市中心的一些零售商店里已经不再零售棒冰这样的低档冷饮食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雪糕冰砖。当时有人在媒体发声,认为是生产和销售企业“重大轻小”,即重雪糕冰淇淋这类利润大的冷饮食品,丢弃利润小而传统受欢迎的大众化棒冰,呼吁要加大棒冰的生产销售。为此有媒体记者经过为期一周的市场调查,用数字结合事例证明是人们的冷饮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于是得出结论,要以销定产,开发增加多品种优质冷饮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商业部关心支持下,苏州糖果冷饮厂从丹麦引进一条冰淇淋生产线,可以生产出近30种不同形状口味的优质雪糕,畅销市场,苏州市民大饱口福。三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社会发展,苏州糖果冷饮厂及其众多的冷饮产品都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这炎炎的夏日,在舒适的空调房间里,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冷饮食品,我还是忘不了过去的赤豆棒冰,吃一口,香甜在口,凉爽到心。

  本版联系方式:chuxinsz@126.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赤豆棒冰、奶油雪糕……童年的味道你还记得吗?
这个上海真正老牌的冷饮正面临断供危机,网友纷纷求涨价!
那些年,有关“光明牌”的记忆
冷面上线,上海人的夏天到了
我国古代的冰库规模巨大、冷饮种类繁多
建国历程·1-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