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蠡与西施

陈其弟

  范蠡遗迹何处有?

  蠡口镇,位于苏州城北,北与黄埭、渭塘接壤,东连太平,南接陆慕(墓),西与黄桥、黄埭为邻,是一座千年古镇。

  镇的得名,相传与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范蠡有关。范蠡(约公元前536—前448年),原为楚国宛地(今河南南阳)人。出身贫贱,后受邀去越国任大夫。在古代史籍上,关于范蠡的记载较多。

  东汉袁康、吴平撰的《越绝书》上说: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宋代文人朱长文撰的《吴郡图经续记·往迹》上也说:蠡“口在长洲界,又谓之蠡塘,昔范蠡扁舟浮五湖,盖尝经此。”

  《吴邑志》卷第十三《第宅二》:越相范蠡宅,在太湖包山。……地方十里,多桑苧菜果,又有大杏,云是陶朱公遗种。又湖上有钓洲,昔范蠡乘舟至此遇风,止钓于洲上,刻石记焉。

  从诸多有关苏州的史志记载来看,范蠡是“陶唐之裔”,即尧的后代。相传在夏之前有唐(或称陶唐)、虞二代,尧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宋名相范仲淹就是范蠡的后代。范蠡与西施的故事只是范蠡协助越王勾践灭吴称霸的“衍生产品”,民间传说范蠡与西施早有婚约,范蠡有灭吴七计,美人计”“是其中之一。为此,他只得忍痛割爱,将西施献给吴王,所以有西施“复归范蠡”之说。

  西施归宿之谜

  西施的故事已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流传了两千多年,但是,历史上的西施其人其事,真正的结局如何,却是一个难道其详的千古之谜。

  西施。姓施名夷光,是春秋末期越国苧萝村人(今属浙江省诸暨)。据说,诸暨县城南门二里的诸暨山下有很多姓施人家,分居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故称西施。

  她出身贫寒,但貌美动人。西施以其美貌成为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最终勾践起兵伐吴,吴王夫差兵败自刎,吴国被灭。当时,作为吴王宠妃的西施,在这历史转折期,归宿如何?由于“文献不足征”,成了不解之谜。

  最早记载西施下落的书籍当推《墨子》,书中“亲士”篇这样记述: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这就是说,吴亡之后,西施被沉于江,死因是她太美了。墨子约生于公元前468年,距吴国灭亡只有七八年时间,按理说,应该是比较可信的,但令人遗憾的是记载过于简略了。冯梦龙在他的《东周列国志》中也认为西施沉江的结局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不过,百姓对这位绝色美人的悲惨下场难以接受,于是,逐渐形成了西施随范蠡泛舟五湖的传说。这一说法在东汉时期已经形成,《越绝书》有记载。唐代陆广微的《吴地记》进一步说:“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私通,三年始达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语,因名语儿亭。”这段文字对西施和范蠡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明确,虽未必可信,但能启发思考。《吴越春秋》记载: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一般认为“鸱夷”是当时盛酒用的皮袋,可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越王复国后,范蠡功成身退“浮海出齐,变名姓,自谓鸱夷子皮”,说明《吴越春秋》中的“鸱夷”也可以作范蠡的代称讲。

  《黄埭志》引杨升庵记云:“西施随范蠡去,不见所出,只因杜牧‘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之句而附会也,心窃疑之,未有可证以决其是非。一日读《墨子》曰:吴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喜曰:‘此吴亡之后,西施亦死于水,不从范蠡去之一证。墨子去吴越之世甚近,所书得其真,然犹恐牧之别有见。’后检《修文御览》,见《吴越春秋·逸篇》云:‘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乃笑曰:‘此事正与墨子合。杜牧未精审,一时逞笔之过也。盖吴既灭,即沉西施于江。浮,沉也。反言耳。随鸱夷者,子胥之谗死,西施有力焉。胥死,盛以鸱夷,令沉西施,所以报子胥也,故曰随鸱夷以终。范蠡去越,亦号鸱夷子皮,杜牧遂以子胥鸱夷为范蠡之鸱夷,乃影撰此事,以堕后人于疑网也。’”

  杨升庵即杨慎,是正德年间首辅(即宰相)杨廷和之子,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他自幼警敏,人称“神童”。正德六年(1511),获殿试第一,即状元。他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杨慎、解缙、徐渭三人最强,被誉为明代三大才子,而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其中以杨慎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大家一定不陌生,歌词作者就是杨慎。

  以杨慎的学术水平,他的结论应该是可信的。那就是,越灭吴后,西施被沉江了,所谓“随鸱夷以终”是随伍子胥而不是范蠡,给谗死子胥事件的一个交代。

  明代剧作家梁辰鱼的《浣纱记》,干脆将这段历史作了人性化的处理,以西施和范蠡的恋爱故事为主要线索来写春秋时期的吴越交战,并且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皆大欢喜结局。据说,苏州的蠡口、蠡墅,无锡的蠡园等地名都是当年范蠡同西施出走时停留、歇脚、居住过的地方。至于范蠡化名陶朱公,经商致富的说法,大体有两种:一说到山西,另一说到宜兴。看来有许多地方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笔记中的西施归宿之争
【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八八:西施范蠡①
西施悲歌
破解西施结局之谜
【独家揭秘】| 宋蔷: 西施最后的结局
西施之死(附精彩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