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少奇给徐海东当贴身秘书,徐海东战战兢兢,刘训话:请注意身份
userphoto

2023.05.19 上海

关注

1939年秋,在西安的一家西餐厅里,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一行军官,到西餐厅来用餐。为首的是一位身着少将军服的圆脸国军将领,同行的还有几个战士。跟在圆脸将军身后的,是一文质彬彬的大个子,应该是将军的秘书。餐馆服务员拿来菜单,圆脸将军看了一眼,似乎没看明白,便转头对服务员说:“让我秘书点就行了!”,服务员心领神会,赶紧把菜单给了大个子。只见,此人颇为熟练地点了几样合适的菜肴,又叮嘱了服务员该做成几成熟,这才放心。事后,服务员们都在议论:这秘书有见识,那将军嘛,估计是个啥也不懂的“泥腿子”……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位将军正是大名鼎鼎的徐海东。而跟在他身后的秘书,对外的名字叫:胡服。但显然,这不是他的真名。

一:毛泽东给了徐海东一个秘书

徐海东是什么人?是蒋介石曾悬赏10万大洋,要捉拿的人。同时,他也是毛泽东、周恩来最为信任的悍将,是在危难时能借毛泽东5000大洋的将领。建国后,他被授开国大将衔。

那么,徐海东为何会在1939年,身着国军少将军服出现在西安?这和他的一项任务有关。

两年前,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徐海东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此后,他一直在前线指挥作战。到了1938年7月,由于长期征战、积劳成疾,他被毛泽东召回延安,一边休养、一边学习。

1939年,全国抗日局势更加紧张,病养得差不多的徐海东坐不住了。他来到毛主席的窑洞里,恳求道:“主席,你就让我回前线去吧!我在延安实在待不住了!”

毛泽东是了解徐海东的,他问眼前这位爱将:“身体好了没?”徐海东拍了拍胸脯,保证:“只要有仗打,什么病都会好!”毛泽东听完,乐了。他思考了一会儿,转身说道:“好吧,看样子我又得放虎出山了!”

在毛泽东眼里,徐海东一直是一员虎将。这一评价,是他在前线拼下来的。

得到毛泽东的同意,徐海东颇为兴奋,巴不得马上收拾东西,直奔华中。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此行毛泽东还有一项安排,一项事关中原局势的重要安排。他语重心长地对徐海东说:“中央已经决定,你同少奇同志一起到华中去!”

跟了毛泽东多年,又在延安待了好长一段时间,徐海东明白:让刘少奇去华中,这个决定对中央来说并不好下。

1937年,为了共同抗日,国共双方协议将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此后一年多,毛泽东对新四军的发展有自己的主张。但时任新四军主要领导人的项英,往往和毛泽东想不到一块儿去。在多次沟通无果后,毛泽东不得不考虑下一步棋:启用另一个人,让他去彻底打开中原的局面。

这个人,就是刘少奇。

让刘少奇去,是毛泽东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方面,从党内的威望来说,41岁的刘少奇是能“镇”得住场子的人,这一点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刘少奇对新四军的想法,与延安高度一致,他是真正能贯彻毛主席主张的人。至于刘少奇本人,则一向是“哪里用得到他,他就被往哪里搬”的机动型人物。

当时,国民党对中共往新四军派干部,一直颇为忌讳。徐海东当时的身份是国军第18集团军少将检查官,他从延安过去自然没问题。但刘少奇情况就不一样了,他要安全到达,就必须有一个对外的身份。

这个身份,毛泽东已经替刘少奇想好了:做徐海东的贴身秘书。为了掩人耳目,刘少奇将启用他过去曾用过的化名:胡服。这个名字,当时就连中共高层知道的人都极少。

事是好事,徐海东也知道这是主席信任自己的证明。但关键是,让刘少奇给自己当秘书这件事,让徐海东心里多少有点儿犯嘀咕。原因有二:

其一,论资历,刘少奇是高于徐海东的。刘少奇1921年,在莫斯科入的党;而此时,徐海东还在湖北当窑工,到1925年,他才入党。

其二,论职务关系,刘少奇也一直是徐海东的上级。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少奇领导了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他的本事全军上下谁人不知。

让刘少奇当自己的秘书,39岁的徐海东生怕自己“用不起”,也指挥不动。

但,这是任务。

二:徐海东的战战兢兢

1939年9月15日,几辆军车由延安出发,直奔华中。为了掩护刘少奇,徐海东难得讲了一次排面,带了40多名干部一起出发。一路上,徐海东拿出其少将旅长的派头,接受了国军的多次盘查。

与国军打交道,徐海东倒是能勉强应付,只是对于刘少奇这个秘书,他多少有些战战兢兢。特别是到达西安后,当地不少国军军政要员总要来巴结一下徐海东。当着他们的面,徐海东就不得不让“秘书”干活了。

刘少奇这个秘书当得很“称职”,当徐海东与众人谈话时,只要一抬手、一皱眉,他就知道是该倒水,还是该递衣服、该拿帽子。又因为个子较高,每次徐海东坐着谈事,刘少奇站在身后跟他说话,总要把腰弯得很低才行。

这样的状态,让徐海东颇为不舒服。因此,他总是不自觉地站起来,接过刘少奇倒的茶水。结果,一到晚上,刘少奇就开始训话:“徐海东同志,你要注意你的身份,这就像演戏,我俩要演好!不然,要出大问题的!”

就这样,白天徐海东当首长,刘少奇当秘书;到了晚上,刘少奇变成首长,徐海东则缠着他给自己讲知识。

日子处久了,徐海东对刘少奇是打心眼里敬佩。刘少奇留过洋,又参加过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他对建立根据地的想法,更是让徐海东自叹不如。

当然,在这段时期,刘少奇也帮了徐海东大忙。因为徐不太了解国军军政方面的种种关系,因此对于哪些人该见,哪些人应该避而远之,他基本都得靠刘少奇给出谋划策。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刘少奇就是徐海东的绝对智囊。

然而,虽然配合越来越默契,也并不代表着不会被发现。离开西安到洛阳后,二人很快就遇到了麻烦。

徐海东进了洛阳,作为新四军方面的少将,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是应该宴请他的。但不巧的是,当时卫立煌家里有丧事,无心应酬这些。为了不失礼数,卫立煌便让自己的参谋长郭寄峤出面,去接待徐海东。

由于事先并没有通知,这郭寄峤进屋后,很快就发现了穿着朴素的刘少奇。郭寄峤早年和刘少奇打过交道,也深知他在中共的地位,于是赶紧拱手:“真不知刘先生也驾到,失礼呀、失礼呀!”

刘少奇这才反应过来,只能赶紧回应:“恰好路过此地,不想打扰,请代向卫长官问好!”谁知郭寄峤格外热情,非得在家设宴,让刘少奇务必前往。刘少奇没办法,只能满口答应。

待到郭寄峤走后,徐海东可就急坏了。国民党内派系众多,刘少奇出现在洛阳的事一旦泄漏,安全问题或没有保障。因此,他对于前去赴宴的事,持悲观态度。

刘少奇自己却慎定得很,他认为既然已经纸包不住火了,还不如大大方方接受邀请。这样一来,河南地界大大小小的势力,碍于卫立煌的面子,反而不敢拿他怎么样。当然,做出这样的决定,跟刘少奇对卫立煌的了解也有一定关系。这要是换了别的军阀,风险显然要大得多。

想定后,刘少奇和徐海东便毅然赴宴。席间,或许刻意安排,卫立煌本人并没有出现,仍然让郭寄峤等人出面应酬。刘少奇对此,也是心领神会。于是,他干脆在宴席上大大方方地谈论起国共合作的事来,借机好好地宣传了一下我军的统一战线政策。最后,两人又大大方方地离开郭宅。

颇为值得一提的是,自此次宴请后,卫立煌部似乎并没有把刘少奇就在队伍中的事扩散开来,一切就当自己不太知情。徐海东等人最终在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后,于11月初,到达了皖东新四军江北指挥部。

此后,徐海东被任命为副总指挥兼四支队司令员,而刘少奇则开始研究如何打开中原的局面。这步棋,最终按照毛主席的计划,走通了……

对九次负伤、三上三下的徐海东来说,1939年这段往事,只是其戎马生涯里的一个小插曲;对奔走多地、立功无数的刘少奇主席来说,1939年的这段往事,也只是其革命生涯里极小的一段。但恰恰是这么一段历史片段,让我们看到了风云岁月里,两个携手共进的革命者身上的担当。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最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实小说《他从延安来》之一 | 张元栋
1942年7月9日,毛泽东给从华中经山东返回延安的刘少奇发电报,
毛主席: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面对如此盛赞,刘少奇如何回应
悍将---粟裕篇(9—12)
秘书递给毛主席一支烟,引发主席警觉,被调离
沈之岳:曾密谋行刺毛泽东、刘少奇,晚年为何受到中共高层接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