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和墓志

刘和墓志



​   隋朝末年,李轨割据凉州,自称河西大凉王,定都姑臧(今武威),建元“安乐”。李轨是凉州姑臧人,隋大业(605—618年)中,任武威郡鹰扬府司马。大业十三年(617年),他看到隋朝政局纷乱,大势已去,同当时武威郡豪强曹珍、关瑾、梁硕等组织武装集团,并由安修仁联合凉州附近少数民族,里应外合占领了姑臧城,逮捕了隋朝官员谢统师、韦士政,接着又在昌松(今古浪县)打败了割据兰州的薛举,在张掖消灭了曹琼等势力,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致使起兵中原,占领长安的唐高祖李渊也为之震惊,不得不对河西大凉王李轨采取忍让笼络方略,于武德元年(618年)遣使来凉接纳李轨为“从弟”,并册封为凉王。李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皇帝、建年号的武威人。唐高祖武德二年五月,在长安李渊手下做官的姑臧人安兴贵,表请唐王,到凉州姑臧劝说李轨降唐。安兴贵在其弟安修仁(李轨部将)的帮助下,遂将李轨缚之长安,被唐王所杀,平息了当时凉州的据割政权。因此,李轨在凉州的割据政权仅存不到三年,时间短暂,史书缺乏记载,遗留下来的遗物极少,民国时期,在武威出土的刘和墓志,可补史书之缺,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墓志为石质,呈正方形,边长48厘米。志盖正中阴刻楷书“刘和墓志”4字,四周杀面上刻饰草叶纹图案。志底楷开19行,满行19字。志文通过对刘和家世及生平的概括,也记述了部将刘和授帅指挥,英勇顽强,轻生奉国的献身精神,从而反映出李轨割据凉州时期政局纷乱,相互争夺的征战局势。志底标题“凉故仪同三司尚药奉御刘君墓志并序”中的“凉”,当为李轨创建的大凉政权,志文中的“皇帝”,“敕”指当时割剧凉州的大凉王李轨;“安乐”为李轨称帝后的年号。此墓志不仅是研究墓主刘和的家世及生平的珍贵实物资料,而且对研究李轨割据凉州时期政治,军事、官职及建置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

武威文物精品展示丨西夏碑

武威文物精品展示丨高昌王碑

武威文物精品展示丨西宁王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北胜族」武威人李冲推动北魏改革,“三长制”成隋唐制度祖源
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
五胡十六国之北凉(16)
武威姑臧,河西“五凉”——李唐皇室先祖与一统河西的沮渠蒙逊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238)西征北凉(附音频)
北凉世子沮渠牧犍行差踏错,害了三国公主,包括自己的妹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