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与生的苦恼》书摘[德]叔本华

## 当我们面临各种不幸和悲惨的遭遇而急于得到安慰时,只要观察一下他人的不幸和悲惨的遭遇——他人的不幸和遭遇往往超过我们——就行。

## 对每一外在不幸和内在困扰最有成就的慰藉既是:去发现那些比我们更不幸的人。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 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旦抽去空气压力后会立即爆炸一样,人脱离他生活中的欲念、苦役、灾祸、烦恼以及趾高气扬之态,此时,即便他不会变为愚蠢或疯狂的话,也至少会大肆膨胀直至崩溃。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定数量的烦恼、忧伤、欲念,犹如船只需要压舱物以保证正确的方向一样。

## 精神上的痛苦以知识为条件,这一点不言而喻。而且。不难发现,精神痛苦的程度随知识程度提高而加剧。

##  人——在根本上并不是互助互爱的生物。

## 究其根本,举凡人生,皆消耗殆尽于欲望和达到欲望这两者之间。欲念在根本上即是痛苦。欲念达到旋即成为一种饱和。目标是瞬息即逝的。占有一件东西便使这件东西的刺激感消逝。于是,不是欲念、需求以新的形态又重新燃起,就是寂寞、空虚、无聊这些东西迎头袭来。这些精神上的空虚无聊的搏杀所经历的痛苦,不少于物质贫乏不足时所经历的痛苦。所谓幸福的人生历程,即是让欲望和满足此消彼长、交替出现的间隔,调整在不太长不太短的时间内,使二者各自产生的痛苦——贫乏和无聊——减少到最低限度。

##  人生,即抛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

##  人间,即是偶然和谬误充斥的王国。

## 人生就像一些低劣的商品,总在外表包上一点光彩的东西。举凡痛苦,总想掩饰;反之,凡是出风头的、光彩的事,都要拿出来张扬一番。人们越是内心不踏实,就越想在别人眼中被看作很充实。人们已愚不可及之极,每每把他人对己之见奉为圭臬,并把这视作鹄的而拼命追逐。实质上,在所有文字中,虚荣的本意原不过是空洞与无聊。

## 由他人意志造成的痛苦,在痛苦和伤害本身之上,还附加着一种非常特殊和残忍的痛苦,这就是他人不可一世的优越感。这种不可一世的优越感或是以强力,或是以奸诈施加到我们头上。

## 超凡脱俗的最可靠标记是:在听到侮辱和伤人的言词时,忽视它们,断然地把它们同其他无尽的谬误一样,归结为说话者缺乏知识;因而,对这些言词只横眉冷对,毫不动心。

## 假如你才智平庸,谦虚就是真诚;然而,假如你天赋甚高,谦虚就是虚伪。

## 对人的驯化,如同对动物的驯化一样,只有在他们豆蔻年华之时,才会获得成功。

## 因为性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点,所以我把生殖器官名之为“意志的焦点”。不仅如此,人类也可以说是性欲的化身。同时两性交合也是人类“欲望中的欲望”。

## 肉体既是意志的客观化形式,也是具象化的意志。所以,只要肉体生存着,即有求生意志的存在,它时时燃烧起熊熊的烈火,努力地在现实中显露它的姿态。因为世人不可能获得永恒的平静,所以要达到平静愉悦的生活境界,就必须不断地与求生意志搏斗。

   除为保持否定意志的成果而实行禁欲之外,另有一条途径也可以达到意志的否定,那就是默认命运所决定的痛苦。

## 虚伪和装佯可以说是女人的天性,无论是贤女还是愚妇也没有太大的差别。绝对诚实、丝毫不虚伪的女人几乎难得一见。正因为如此,女人对于他人的虚伪极容易察觉。因此,不以虚伪对待女人才是上策。

## 如让她们指挥调配,由于女人的虚荣心,不断地给予男人刺激,这是酿成近代社会腐败的一大原因。

## 大多数人为生存而不断战斗,最后仍注定丧失生命。促使他们投入这场斗争,与其说是对生命的热爱,毋宁说是对死亡的恐惧。死亡如影随形般逼近他们。

## 人愈缺乏满足感,愈希望别人认为他是幸福的人。一个人要把他人的所思所想当作努力的主要目的,这是十分愚蠢的。

## 人们所以经常感到自己的不幸,是因为心里都有强烈的嫉妒心。不管处在何种生活状态,只要看到别人胜过自己——不管哪一方面,即足以造成嫉妒的动机,并且无法平息。人类因为感到自己的不幸,所以,无法忍受别人的幸福,相反的,当他感到幸福时——即使只有短暂的一刹那,立刻洋洋得意起来,恨不得向周围的人夸耀:“但愿我的喜悦,能成为全世界人的幸福。”

## 我们的生命就像是金钱的支付,受款之余,还得交出一张收据。就这样,每天每天领着金钱开出的收据就是死亡。

## 人生在世,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比之他不生存的无限时间,几乎可说等于零。因此,如稍加反省,为这短暂的时间而太过忧虑,为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濒临危险而大感恐惧,或创作一些把主题放在死亡的恐怖上而使人感到惶恐悚惧的悲剧,实在是莫大的愚蠢。

## 当生存中或自己的努力遭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为不治之症和难以消解的忧愁所烦恼时,大自然就是现成的最后避难所。生存,就像是大自然颁发的“财产委任状”,造化在适当的时机引诱我们从自然的怀抱投向生存的状态,但仍随时欢迎我们回去。当然,那也是经过肉体或道德方面的一番战斗后才有这种行动。

##  “好好享受自己”(to enjoy oneself)这句话实在太明白不过了。因为我们不说“他享受巴黎”,却说“他在巴黎享受(自己)”。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因此,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感受的强度如何。人是什么?他本身所具有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直接的因素。人格因素的影响是不可消除的,其他因素都是间接的,所以它们的影响力可以消除。

## 人自身的福祉,如高贵的天性、精明的头脑、乐观的气质、爽朗的精神、健康完善的体魄,简而言之,是幸福的第一要素。

## 能给人带来直接快乐的内在品格莫如愉悦健全的精神。愉快而喜悦的人是幸福的,是因为其个人的本性就是愉悦而喜悦的。这种美好的品格可以弥补因其他一切幸福的丧失所产生的缺憾。

## 我们追寻幸福的最高目标就是如何保障和促进愉快的心情。而能够促进愉快心情的不是财富,却是健康。

## 大概对不快乐的印象受容性愈强的人对快乐的印象的受容性愈弱,反之亦然。

##  美也是健康的范畴。

## 人类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与厌倦。进一步说,即使我们幸福地远离了痛苦,我们便靠近了厌倦;若远离了厌倦,我们便又会靠近痛苦。

人要避免灾祸的最好方法,莫如扩充自己的心灵财富。人的心灵财富愈多,厌倦所占的地位就愈小。心灵空虚是厌倦的根源。

## 对一个贪于赞美的人来说,伤害他和安抚他都是很容易的。

## 将人在自己心目中的价值和在他人的眼里的价值加以适当的比较是有助于我们的幸福的。他人眼中的价值对我们存在的本身没有直接的影响,却会有间接的影响。而当这种价值促使我们改变“自己心目中的自我”时,它的影响便直接化了。除此之外,他人的意识是与我们漠不相关的,尤其当我们认清了大众的思想是何等贫乏,观念是多么狭隘,情操是如何低贱,意见是怎样偏颇,错误是何其多时,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就更不相干了。当我们知道人在背后是如何诋毁他的同伴时,我们便会真正不在乎他人的意见了。

## 与其他许多事情比较,荣誉并没有直接的价值,它只有间接价值。如果人们果真能从这个愚昧的想法中挣脱出来,他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平和与快乐:他可以更坚定和自信地面队着世界,不必再拘谨不安了。

## 当谦虚成为公认的好德性时,世上的笨人无疑地占了很大的便宜;人人都谦虚地表现自己,世人便都类似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悲观者的启示
论痛苦与意志的煎熬|叔本华
幸福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名言(313条)
【学点哲学】尼采的102条简易哲学思想
UC头条:叔本华: 人的欲望和痛苦的根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