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面对观赏石辩伪与防伪【原创】 - 奇石观赏 - 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


一. 观赏石辩伪防伪形势的特点:
一条总的原则:必须达到能够“辩伪”,才谈得上“防伪”。
观赏石辩伪与防伪的工作,是赏石界一个意义重大、急待解决的问题,但也是一个长期而棘手的艰难问题,甚至是一个永远都存在的“绝症”。现分述于下:
1.“重大”:
用一个实例来说明。以两把大锁牢牢锁住一件珍藏某“极品化石”的大玻璃柜,单位规定:须在领导同意下,并由两位保管员都同时到场而分别开锁后,才能把“极品化石”取出参观鉴赏(笔者仅得到隔着玻璃鉴赏的次高级待遇),并振振有词地介绍:赏其“阿娜多姿”的游荡体态,咵其四肢各有五爪都生动而俱全,叹其眼眶浑圆而“炯炯有神”,惊其生息如初“亿万年不朽”……。笔者横看竖看就是看不到骨质和特有的骨纹。谁知道,这却是几个月前在××作坊由××高手巧手精雕、绘墨制作的“第三代”赝品。这样的事件太多了,从山石到水石,从矿物到化石,从几块钱的到上万元的,从石农到石商、石友再到玩家、藏家,从报刊杂志到商铺、石馆、展厅、政府单位,都有已察觉或未察觉的主动或被动的“极品”、“绝品”,而且逐渐扩散,难道这还是小事吗!。
2.“急待”:俗话说“一个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坏容易而学好难”。要他学好,需要父母和教师耐心地一贯教导和指引;如果放任自流就会学坏,等染上了坏毛病或已经成了瘾,改起来就事倍功半了。赏石文化活动发展至今也好比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所以早改早好,不要“积邪成患”而谓之“急”。
3.“长期”:由于利益的驱使,几元钱的成本,换个花样就有十倍甚至百倍的赚头;越是有价值的艺术品或商品,就越有人热衷于去作伪赚钱;就越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层出不穷地花样不断翻新。初学者不重视学习而偏重于自信和好运、发财,而且总有人被受骗上当,于是就有了滋生的市场,永远也肃清不了啦,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4.“棘手”:如果仅仅是向赏石界公开地指出“各种观赏石作伪的特征及识别方法”,实际上就等于教导和提示制伪者去进一步改进其作伪的手段和方法,就有可能造成一般石友还没有掌握住防伪的知识和手段时,制伪者就会根据大家知道的常识,又使出“新伎俩”、耍出“新花招”而生产出改头换面的“翻新产品”,又以更巧妙甚至更“科学”的技术,制造出更趋逼真的更新换代产品。
遗憾的是个别媒体由于未曾识破或其它原因而被动地参与了宣传、造成了更大的误导,无意中给赝品开具了通行证。更有甚者,个别科研技术单位应用高剂量射线处理的现代技术,有偿地帮助经营赝品的职业者制造“夜明珠”
5.“艰难”:赏石界面对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的赝品,一方面无章可约、无纪可束,另一方面也实属无奈,处于放任自流不受重视的状态。总的说来由于人们想有效地掌握辩伪的知识和方法,但又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俗话说得好:要想降魔,就必须要具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功夫或本领。
因为观赏石是一类复杂多变的地质作用产物,既是亿万年前地质历史时期(现代人类出现以前)的远古地质作用产物,更是千万年的近代和现生的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地质作用改造与建造的综合产物。而且绝大多数的观赏石,都是未曾被人们亲眼看到它们形成的过程。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有效地掌握一些自然作用规律——地质作用对岩石、矿物、化石及地质现象(地质作用信息)的形成原理和作用规律;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比较法”,去观察、分析眼前的事物——真品观赏石及赝品“观赏石”的本质区别。

二. 赝品的种种表现形式和识别要点:
(一)山石类(主要指某些墨石、灵璧石及少数质地偏软的山石)
1.
酸蚀墨石:
1化学“增黑”与“造膜”——人造假石肤(也叫“化学抛光”):当酸的浓度大于20 %时,就会使石灰岩、云灰岩类的灰色石肤变得更黝黑,而且还会使石肤象被抛了光一样的又黑又亮,让人误认为其石质“致密细润而坚韧”。
2浓酸溶蚀痕—人造假石纹(浓酸溶蚀刻纹):这是一种被浓酸迅速溶解石灰岩时,因为酸比水重,而使酸质及被溶物不断向下方转移,则形成与重力作用方向一致的一束束很奇妙的“浓酸溶蚀刻纹”。
3人造差异溶蚀,突显岩性之间的形、质、纹、色的差异:有人常将具有不同岩性和色质的硅质条带或团块的云灰岩(如:某些雪花灵璧石或松皮石的石球块等)切磨成不同山形或畅销石形后,用半浓酸浸泡,顿时像开锅沸腾一般地发生“酸蚀化学反应”,捞起来水洗后就成了“天然石品”;而且有专门的加工作坊,说明很有市场。
2. 墨石的人工造型:
1手工造型:应用简单工具手工雕凿、打磨制作;最早出现,多用于小改小造的局部掩饰而作。
2机械造型:a.角磨机改形造型;b.角磨机加凿岩机联合改形、造型。非常盛行。
3.综合炮制:凡石灰岩、灰云岩、云灰岩、白云岩或生物灰岩等构成的碳酸盐类可溶性岩石及钟乳石类,有时就被少数人利用其溶于盐酸、草酸或硫酸的特性而大量制假。
(二)水石类
1.人工造形种种:
1简单造形:
a.人造卵石:在原生(生根)或准原生(已开始脱离母岩的大石头上)的露头上,“开山炸石”而切割成卵石状后再细磨、抛光。
b.河滩选择具有可利用的优质“石质”、“石色”或“石纹”的块石再进行切割加工以突出利用其长处者。
c.卵石改形:在对天然卵石的外形不理想或有缺陷时,以机械工具切割改形。
2复杂造形:
a.外形起伏的塑造与改造:
b.坑洞、沟槽的塑造与改造:
c.象形似物的塑造与改造:
d.佛陀造型的特殊改造:
2.人工造纹手段:
a.立体造纹:多用刻、磨、凿及酸腐等手法来制假;一位热衷于收藏图纹石的玩家,正置香港回归初期,在家乡某大城市向石友以特别高价购得一小件“紫荆花回归石”,从照片上初步判断是在石英脉的圆形斑纹上由人工雕磨的风车状“五瓣紫荆花”。后见到实物时,放大镜下还可见花瓣之间的机械磨痕。
b.平面造纹:多以“石”、“寿”、“龙”、“马”等文字或人物、花鸟及十二生肖为制假主题,最常见者为“留白涂灰底”的逼真龙形图纹及象征长寿的仙鹤图。而且其最大特色是用即时贴“克隆制模”而批量生产,可以见到较多的完全相同的十二生肖图纹卵石。近日还有年青“门外汉”以万元高价购得一件重10 千克的龙形纹卵石“非卖品”。号称:还要到珠宝检验所再行鉴定才放心。也许还在继续做“明知故犯、掩耳盗铃”的发财梦。
c.人物五官的特殊造纹:近期批量出现具有“生动五官”的佛陀或人物出现,令人倍感疑惑,也不便细说……。
3.造色伎俩:
1用较浓的盐酸(HCl氯化氢)清洗含铁锈的硅质卵石后,便生成黄色的氯化亚铁沉淀。由于没有及时地用清水冲洗干净,石头就会被染成很不自然的黄色(如:白腊石会被染成嫩黄腊石),偏偏还有初玩者购去,于是石农干脆在酸洗后就不清洗它,让它变黄还好卖些。
2用火烧而使含铁的暗色、灰色的石头因剧烈氧化而呈现不顺眼的不同深浅、不同调子的土红色,有时候还比较抢手。这可能是石农在无意中的发现,但也曾在农户及某市场见到。
3某石友曾将一件绿中带金黄而泛有大量金色亮点的“沙金石”卵石要帮鉴别和估价,乍看时确实令人惊讶。放大镜下仔细一看:是使用铜丝刷而在由石英和绿帘石颗粒组成的扁卵石上反复擦刷时,由黄铜嵌在颗粒间而造成的“赝品沙金石”。后来得知,这也是石友花了大价钱买来的“上当石”。
4.震机制造假石皮/石肤:有一种不合情理的著名观赏石,其釉亮的奇特石皮/石肤,早已受人关注,研读过自我告白的“万言考察图文”,则更令人倍生疑虑而确信判断无疑。
5.全面开花:各种手段都派上用场,综合应用而各显神通。[略!]
6.隐性制假新动向:这是当前及今后占主流的制假模式和特色。比如在比较奇巧而石质又优良的天然造型石上,巧妙地“画龙点睛”、隐约来上点“五官”的感觉,顿时就赋予了石头的生命力……。在此就不便多说了,我知、你知、他知,少数人知而多数人怀疑;大家都谨慎处事或干脆不去理睬它,反正我不去上当,也不愿去骗人,更不愿也不敢去评头品足,反正赝品成不了主流。
(三)矿物类:
1.“萤石夜明珠”:个别科研技术单位应用高剂量射线处理的现代技术,有偿地为经营赝品的职业者制造“萤石夜明珠”。而且按照萤石体的重量大小及来者要求发光的强弱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所付金额的多少。这样的夜明珠,从几十克重一件发展到几千克一件,从随形块体发展到发光萤石球……。须知此类萤石夜明珠的最大祸害不仅是骗了你的钱,更严重的是它发出的射线危害更大。
2. 玻璃/铅玻璃下脚料:由人工熔炼水晶玻璃的炉渣或下脚料制作的红色、无色透明水晶块、水晶球、水晶“假晶体”大量流入观赏石市场;放大镜可见较多圆球形气泡,还可见有似层状分布的沉淀物及气雾状缭绕的弯曲沉淀物。当由水晶玻璃下脚料制成时其硬度与水晶相同都为7,当由普通玻璃下脚料制成时可被水晶刻划,其硬度只有5—6。如果使用加入“铅”的铅玻璃下脚料制成时,硬度也能达到6.5—7。
3. 人工再生水晶:人工方法在实验室用天然生成的石英或无色水晶晶簇为基础载体(晶体再生长时的“晶胞”附着体),在恒温箱内加温加色而人工培育再生长的绿色至黄色、棕黄色及鲜蓝色“再生水晶”;此类由实验室人工再生长的带色晶体上往往长有密密麻麻的很多细小的晶头或小晶体,而且晶体末端颜色偏深,根部、内部颜色偏浅。此类产品混入赏石市场后以假乱真的售价很高,全国稍大点的石头市场都有人染指和上当……
4.明矾充水晶晶簇:用廉价的明矾(硫酸铝)加各种染色颜料溶解成过饱和溶液后,在安静的环境下再使其自行结晶成明矾特有的八面体晶簇来冒充水晶晶簇。很容易识别:其硬度极低而脆,指甲就能刻破其晶棱;易溶于水,脱色染手,最怕用水洗;每个晶头都呈四棱锥形;赝品五颜六色,售价很低(大中学生上化学课在实验室都操作过)。
5.萤石充水晶:用萤石人工磨制成水晶的晶形;萤石硬度低,仅有4小刀易刻破,多向解理(平行八面体的4组)发育,柱面无水晶特有的平行横纹;透明无色者罕见而多见有绿色、淡绿色、紫色、淡紫色或淡绿与淡紫色的混色。其六方柱及六方锥的“假晶形”是人工切磨后抛光制作的。
6. 人造发晶、猫眼石、砂晶石:
已有较多人造赝品,但仅多见于珠宝业。总之,大凡完美粗俗者当慎重之。
7.人造碳化硅晶簇:在生产高硬度磨料时,有一种叫“碳化硅”的人造矿物,它具有变彩的金刚光泽和金属光泽,具有正六边形的片状晶体,硬度极高可与刚玉媲美而达9,常形成颇具观赏性的变彩片状聚晶。生产者并不是在造假,而是销售者未向消费者说明实情。
8.人造胆矾:胆矾原来是一种在有硫化铜矿体的氧化带或矿坑顶板自然形成的“含水硫酸铜”,以钟乳状、皮壳状、不规则块状常见,呈淡蓝色至深蓝色,硬度与指甲相近,易溶于水。由于工业生产的深蓝色硫酸铜结晶较便宜,农药及农资市场常用于消毒、杀虫,容易买到,故曾见有石商以人工方法制作“人造胆矾”销售。必须注意:胆矾是有毒的,易于污染水源和食品。
9.电冶镁/铝:“镁/铝”是两种轻金属,呈银白色的树枝状,比重很轻,硬度低仅为2.53,底面可见在高温电冶时,附着在坩埚内面的“结晶弧形基面”。常被人充当“自然银”销售、购买和收藏。须知自然银比重很大,可达10.5。市面上者,多为“电冶铝”。如果是“镁”,则易于氧化变暗,且易燃而发出刺眼的镁光(白亮的焰火镁光)。
10.人工鸡血石:由于在叶腊石(寿山石)中具有天然辰砂(硫化汞),构成温润中带有祥瑞之色的美石,用于章料石或高档摆件,售价不菲,故很早就出现制假,甚至是专业高手作坊制假。其中粗俗者以红油漆在表层点摸增色,或以朱砂粉末混入透明涂料中进行“增色”;更有甚者直接用朱砂粉与树脂拌合后,再立体镶嵌在品级不高的鸡血石里,以次充好。还有挖补、拼接、做了大手术的“移花接木”的脱胎换骨、增档提级的“变性术”。
11.染色玛瑙:玛瑙虽细腻凝透,但其孔隙度较大,所以常被少数人以染料煮沸或化学作用浸染,则形成与天然色调有别的奇特鲜艳玛瑙。也有用烧制氧化法制造红玛瑙、红玉髓的,已是老传统的手法了。
12.巧克力金香玉:常见使用棕色方解石的粒状集合块体,利用少数人的无知和误解,以巧克力的有机香料浸泡这种暗棕色的方解石,再用塑料袋封装。在同一市场里,一个以每克百元论价,另一人以每千克九百元就买,相差百余倍。但都有一个特点,要求买者要经常密封“以免跑气”,大的收藏品必须以玻璃罩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号称这是“形成于几亿年前而在人迹罕到的深山密林中发现,全国仅此一处”。请问:巧克力有机香能符合这神话吗?深山密林必然潮湿多雨,有机香就更难于日久不散,既然仅此一地有产,为何各人售价又如此悬殊?粒状的方解石块不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哪能将活泼易挥发的巧克力奶香味存留上亿年呢!
13. 酸蚀方解石:凡见到钟乳石、方解石晶簇或碳酸盐类的矿物或岩石表面出现不该有的假油脂光泽时(应该是玻璃光泽!)就有被较浓的酸质侵蚀处理过的证据;特别是在方解石晶棱、晶尖上因受多个方向酸质的溶蚀而被人为地“圆化了”,严重地损坏了晶体的完整性、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目前这种误导的错误做法为害极大,既是破坏又是骗术,必须重视宣传教育。
14. 黄铁矿——愚人金:常有人将特别亮黄的黄铁矿看作是含金的矿物,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常有掏钨砂的砂民卖完钨砂后,愿以100元的高价,买下一块宜州产的饼干大小的黄铁矿结核。近年山里人还有受愚昧者。
(四)化石类:
1.人造琥珀:琥珀是地质历史时期(现代人类出现以前)的树脂化石。当时森林里的树脂一滴滴地聚集起来的时候,粘住了昆虫等小型虫子,历经百万乃至千万年的地层石化作用而形成带虫或不带虫的“松脂化石”。所以,单个琥珀的块体一般只有蚕豆大到鸡蛋大小,个别的稍大点,特大者很罕见而价更高。其中的虫子都是以很小的蚊、蝇及蠓虫等常见。近年见有上千克重的特大块“含虫琥珀王”,而且一出现就是用编织袋装上大小一二十块。其中用指甲一刻就碎者有明显的松香味,属用低级的松香所造;用指甲刻不动者,有一股油漆味,属用树脂漆固化所造。
2.人造贵州龙:使用的方法、手段多样。
a. 整体用调配好的树脂材料压模伪造;所用石板是与化石产地、时代无关的“它山之石”;
b. 整体用贵州龙产地的石板,以技师的“巧夺天工”手艺雕刻成形后再精心着墨描绘。其中毫无贵州龙的影子;特点是龙形及四肢都出奇的完整而清晰。
c. 贵州龙的躯干是真正的龙体,但头、颈、尾以及四肢全是造假雕刻并描绘的。因为在开采过程中,躯干容易保存和修理出来,而头尾及四肢就容易敲坏或修理不出来。为了充分利用那些“躯干”卖钱,就采取此项办法。
d. 仅龙体的局部在采集或修理时受损,只得采取“移花接木”的办法补救,不属典型的造假。
e. 把底板很差的一条单龙,整体移植到另一块较完整的单龙板上,人工组成受人喜爱的“双龙”板。
f.将多条贵州龙的真实躯干修整成长椭圆形,然后一个个地移植到同一块大板上,再将各条龙的躯干四周精雕出头、颈、尾和四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多拼接成九条——“九龙壁”,相互之间距离相近,少有重叠,而且各条龙的姿态各异,丝毫也体现不出同一环境下的“水动力条件”所反映的体形、头尾定向特征。十足的赝品!
3. 人造龟鳖龙蛇:在具有层孔虫、叠层藻、细微复体珊瑚化石的石灰岩、灰云岩上,雕刻出“龟蛇交尾”、“龙鳖共栖”的离奇“化石”,而且往往有“媒子”相伴促销。
4. 珊瑚变性成了蜥蜴:偶有人将具有一件突出岩面的单体珊瑚,改头换面地做成一块小蜥蜴化石,蜥蜴身上的珊瑚鳞板纹路,足以“以假乱真”,很有欺骗性。
5. 贵州珊瑚变羚羊角:将牛角状的贵州珊瑚巧接成20—30 厘米长的尖角形,再刻意磨制成“羚羊角”状,以充当珍贵的“羚羊角化石”。
6.巨型鸮头贝:有两种情况。其一,使用复体珊瑚磨制成巨大型的鸮头贝形状,由于大得离谱不真实,近年已不见踪影;其二,以鸮头贝的真实喙部为基础形态,夸大式地将岩石修磨成较大型鸮头贝,这也不属典型赝品。
7.农民创造“新物种”:上世纪末,某农民将两个毫不相干的鸟类化石物种,巧妙地拼合成一件“稀世孤品”,以张三的头和身拼接上李四的大尾巴而成了“新物种”,使得盗卖者及研究者都哭笑不得而闹出了世界古生物史上最大的笑话。
8.七大八小的“恐龙蛋”:常有人打电话来咨询,称:“发现一批恐龙蛋,大的似汤碗,小者如拳,还有更小和更大的,蛋体及周围岩石都呈灰色……”。这是典型的石结核——石胆。早些年有不法者以10元购来的石胆,当作“恐龙蛋”而以千元一枚的天价售出。
9.假恐龙蛋:单个的,成窝的都有……。
10.其它品类的假化石:不再一一举例。
(五)特种石类:
1.假铁陨石:前些年,当南丹铁陨石风靡赏石界的时候,出现两种赝品铁陨石和陨石,简介如下:
1磁铁矿块:以一些拳头大到柚子大的黑色块状磁铁矿的坡积、洪积矿块,充当有磁性的“铁陨石”。真正的铁陨石是含镍的,密度很大,达到13;新鲜面为银白色,不但带有强磁性,而且具有独特的延展性,想要敲下一小块都只会把铁陨石敲瘪;所以只能用小钢锯或角磨机喷水降温才能切割。但磁铁矿虽有磁性而没有延展性,可用锤子敲碎,易于鉴别。
2
辉绿岩/辉长岩:如某戈壁滩里经过风沙吹磨而变得起伏不平,但又比较光滑的一批石头,常被少数人当作“石陨石”在全国推销,特征为暗绿灰色,细粒状的浅色长石及暗色的辉石晶体直接可见,没有石陨石特有的暗色“高温熔壳”。据考察产地是一条基性岩浆岩带(辉绿岩/辉长岩),不存在有陨石的可能。真正的石陨石因高速坠落时在大气层里被气流摩擦而必然生成1~几毫米厚的表层暗色“高温熔壳”,这是最显著的鉴别依据。
三.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慧眼识真金: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既是制假作伪的有利帮手,更是辩伪防伪的主要克星,只有达到能够“辩伪”,才谈得上“防伪”;真假都分不清、拿不准,还赏玩甚么呢?大家都来学习交流吧。
就赏石文化来说,理应包括自然科学(地质学、地理学等)知识,人文科学(文化、艺术、历史)知识两大领域。赏石文化活动要健康发展,两大领域缺一不可,必须有机结合,互相辅佐,那种认为赏石文化活动“除了文化还是文化”(已有人公开提出),“除了科学还是科学”(尚无人提出),这样的观点都是两个极端的偏激认识,不利于赏石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真品、赝品分不清,“逼真”的赝品未被识破,还津津乐道地谈石论道,还会有多少文化可赏呢?另一方面受名利的驱使,高科技制假不断渗入赏石领域,有的高价赝品已误入高端藏家之手。严重的是,高科技造假的产品偏偏就出自某科研单位或实验室所衍生的地下作坊。所以只有应用科学知识、科学手段来识破。活生生的例子还很多!也不便涉足太深。还是一句话:防伪辩伪的专著早已想写,但现实又不允许,又怕起到反作用,反被制假者利用;而且大家都为和睦考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罕见珍贵的石头开花,千万年一见(图)
最罕见珍贵的石头开花,千万年一见(欣赏图)
辨别票证真伪 这些招你必须会
假古玩的由来
看着就很气愤,市场上的赝品银元就是这么做的,真伪很难辨别
传授古玩鉴定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