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害死年羹尧、惹怒雍正帝、诱发文字狱的真正元凶,预言!


1725年9月,雍正皇帝下令逮捕年羹尧。此时,雍正和年羹尧大约都没有想到事态会发展到后来的决绝。他们之间的关系,曾经被视为君臣知己的楷模。逮捕年羹尧,皇帝或许只是打算严厉惩罚,年羹尧也以为罪不至死!然而,在年羹尧府邸抄家的时候,发现了一本诡异的书——《读书堂西征随笔》……事态急转直下!

《读书堂西征随笔》是一本什么书?还是先从书作者说起。

汪景祺,出身大富之家,父亲是康熙朝的户部侍郎,很小的时候就有天才的名声,可这家伙却是屡试不中,大约类似现在的一些特殊孩子,有才华有天赋却不会应付考试大关。汪景祺半生坚持科举,一直熬到四十多岁,才考中一个举人,从此止步不前;索性关门作揖,自己吹自己,说全天下没有值得他交往的人……。用现在人眼光来看,这不过是一个自命不凡的腐儒。

当官无路,只好做幕僚。放眼天下,最声名显赫的人唯有如日中天的大将军年羹尧。

尽管汪景祺追随大将军数年,依然没有受到老板的重视,仅仅混了个眼熟。步入老境的汪景祺急于求成,闭门造车,炮制了《读书堂西征随笔》一书,成书时间大约是伴随年羹尧西征期间。他寄望藉此引起领导的重视,从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年羹尧信手翻翻,便弃之不顾束之高阁。天知道,这是一本引发血案的惊世之作。

雍正皇帝的日子不好过。兄弟亲戚们拆台,可用可信的人唯有一个十三弟;外任大臣里只有一个年羹尧与自己心心相惜,偏偏这个值得信赖的人,骄横跋扈,不可一世,得罪了满朝文武事小,扰乱朝纲却是背离雍正帝治国理念的大事,不得不忍痛割爱,严加惩戒。

雍正帝看罢《读书堂西征随笔》,震惊、伤心之余又禁不住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很快,御批年羹尧自裁;书作者汪景祺枭首示众,全家充军(注:汪景祺头颅悬挂菜市口达十年之久,雍正帝去世后才入土为安)。

这本引发轩然大波的文集,究竟有些什么内容?

现在留存的《读书堂西征随笔》尽管是残本,但依然可以看出惊骇之处。书里的开篇即盛赞年羹尧为古往今来第一名将,列出了一群古代悍将的名字,说这些人和年大将军比起来,就像是蜡烛和太阳,一碗水和大海……。这种内容尽管肉麻,却也没什么问题;雍正帝爱惜大臣,书信往来常常也是肉麻的。

还有一些批评当时朝廷政策、地方吏治的文章,这些文字是励精图治的雍正帝乐于看到内容,更不至于雷霆之怒。

书里一篇《历代年号论》才是引发血案的根源。其核心内容是,凡是年号带有“正”字的帝王皆不得善终,如:金王朝海陵王号正隆、金王朝末代皇帝哀宗号正大、元朝末代皇帝顺帝号至正、明王朝英宗号正统、明武宗号正德……;这一群皇帝都没有好下场,要么亡国,要么早死,要么是俘虏,要么是政变而死。倘若这些只是随口杜撰,估计雍正帝也就是嗤之以鼻,偏偏全是史实!

汪景祺还自作聪明的玩起拆字游戏,“正”字拆开,即“一止”,就是马上完蛋的意思。预言雍正帝快死了!

看到这些内容雍正帝怎能不恐惧;这种诅咒自己的文章,竟然被宠信的年羹尧收藏,怎能不伤心失望。雍正帝直接在御批里爆粗口,称汪景祺为“此种”(杂种);又亲自撰文批驳拆字游戏:汉武帝年号元鼎、唐玄宗年号开元,元字拆开是“一兀”即马上搞砸,他们搞砸了吗,不都是盛世明君嘛。

雍正帝亲自长篇大论的批驳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反而说明他内心的重视和恐惧。不仅如此,雍正帝还下令,凡是看过此书的人一律不得外传,严禁议论此书。否则重处!自此之后,雍正帝开始重视各种文字内容,让人恐惧的“文字狱”之风悄然兴起。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汪景祺还真是预言了雍正帝的暴卒,十年后,盛年的雍正帝如同他书中讲述的“正”字帝系列一样,没有寿终正寝!尽管雍正帝汪景祺的头颅悬挂在闹市,用“死无葬身之地”来反制他的预言

也许,这些仅仅是历史的巧合,也许冥冥中果真存在不可言说的玄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激怒清朝雍正皇帝,被斩后头颅悬挂十年,年羹尧都被他害死
清朝的年羹尧被处决后,雍正在抄其家时,到底是什么反应呢?
这个屌丝文人,如何气炸了雍正?头颅被悬挂菜市口十年
清朝一官员因拍马屁被处死,头颅在菜市口悬挂12年后才获准下葬
1726年,年羹尧死后一周,雍正处死汪景祺,将首级悬挂在菜市口,
小幕僚之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