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标下中小学文言文衔接教学初探
内容提要:
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教材的变革,文言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课程标准中适度强化文言文的学习,目的是促进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吸收语言精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坚不可摧的。然而,文言文的教学现状令人堪忧,笔者所执教的六年级学生,正处在文言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本应该是怀着好奇、欣赏、探索的态度来接受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而现在为了应试,教师把文质兼美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学生死记硬背学得枯燥无味,文言文这朵奇葩还未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就渐趋枯萎凋零,文言文的教学真是举步维艰。为了使这朵奇葩越开越艳,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心田,根植于语文教学的土壤,文言文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就五六年级(也就是中小学)文言文的衔接教学现状,从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教材这几个角度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并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实践。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文言文        衔接教学
正文:
文言文是我们古代中华民族历史、思想、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学生学习文言文也就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教材的变革,文言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运用规范的掌握,而且要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课程内容适度强化文言文的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吸收语言精华,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坚不可摧的。记得在一度轰轰烈烈的“文白之争”中,北京的一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高声疾呼“没有文言,我们将找不到回家的路”。的确,作为民族文化之“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民族文化才能得以发扬光大,文言文教学确实应该成为我们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文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新教材中,文言课文也有了一定比例的增加,然而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
就笔者今年接手的预备班也就是六年级的学生来看,文言文的教学阻力重重,感觉特别棘手,这些从小学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似乎从来没有接触过文言文,连一些最简单的至今还有生命力的文言实词他们都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教学困难重重。这些教学上的困难困惑较为普遍,周围老师都怨声载道,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和老师就这样在文言文教学的试验田里茫然徒劳地耕耘着,原因何在呢?经过对前一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反省思考,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五、六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也就是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未能很好地衔接起来, 严重影响了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脱节现象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态度、方法没有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就文言文本身而言,时空跨越较大,存在着明显的语言障碍、理解障碍,学生们感觉很难读顺、读懂,况且,即使不学,也不影响现代汉语的理解,现在之所以要学,是为考试所迫,所以这些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文言文就极为被动和功利,无主动性和兴趣可言。另外,小学文言文的学习量很少,老师指导搀扶过多,学生自我实践较少,所以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文言文的学习状态,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进入中学后,文言文的学习量一下子加大,如果老师缺乏适当的引导,学生仍然兴趣索然,有的甚至兴趣骤减,严重阻碍了文言文的教学。本学期开始,就文言文学习现状,笔者在所执教的两个教学班上(共96人)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
海滨二中六年级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调查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问卷调查,请仔细阅读下列问题,并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答案的选择对你无任何影响,调查结果仅供研究之用,请不要有任何顾虑。对于你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1、你喜欢文言文吗?          a 喜欢   b 无所谓   c 不喜欢  (             )
2、你觉得文言文学习          a很难    b 一般     c 简单    (             )
3、你觉得文言文有用吗?      a有用    b 没用                  (             )
4、你对学好文言文有信心吗?  a 有     b 没有                        (             )
调查反馈意见如下:
1、你喜欢文言文吗?
喜欢
无所谓
不喜欢
4%
4%
92%
2、你觉得文言文学习
简单
一般
很难
10%
36%
54%
3、你觉得文言文有用吗?
有用
没用
21%
79%
4、你对学好文言文你有信心吗?
没有
64%
36%
简单的调查,却能发很多问题:我们六年级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本应该是怀着好奇、欣赏、探索的态度来接受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而现在大多数同学不喜欢文言文,大多数同学认为文言文学了没多大用处,一半多的学生认为文言文学习困难很大。可见,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丰富,教师的引导而有所改变,他们还保持着小学时的学习状态,有的甚至变本加厉,越来越讨厌文言文的学习。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还有一大半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抱有信心。这也是由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决定的,他们虽然不喜欢,但是不甘于落,希望自己超出别人,有出色的表现,这也是我们教师得以维持文言文教学的支点,也是我们教师今后进行文言文教学改革的动力,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 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上的变化太大。随着小学到初中的一个阶段性跨跃,学习内容增多,学习的强度、难度也加大。小学五年级开始学文言文,一个学期只有2篇,课外再补充2篇左右,一年下来不过学了10篇左右。而进入初中后,六年级(上)课本上的文言文一下子增加到10篇,外加课外补充的,不下20篇,不仅篇目增多,篇幅也加长,难度加大。比如《爱莲说》和《陋室铭》这两篇课文原来是H版七年级上S版八年级上的内容,虽然这些名篇耳熟能详,对我们这些反反复复教了多遍的老师来说,非常简单,但对于文言文接触不多的六年级学生来说,非常繁琐,难以理解。还有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也是相当明显的:小学阶段只要求读读背背默默,外加个别几个非常简单的文言实词的理解。初中阶段,除了上述要求,还需要常见实词的理解,句意的理解,浅易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以及相关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等等。总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上的巨大的变化,使学生难以招架,对本来就对文言文没什么好感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学习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越发厌恶,越发畏惧。
三 教师在教法上的变化,也是中小学文言文衔接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小学是文言文的起步阶段,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教学时间相对宽裕,所以教师逐字逐句地解释,课文不停地朗读背诵,反反复复地操练,就像给初生的婴儿喂食一样,细细地咀嚼,慢慢地送入口中,等其下咽消化。而到了中学,上课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老师上课的速度加快,反复的次数减少,对课文分析的深入,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上来,笔记的速度,思维的灵敏度,都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节奏,由此造成学生学习的障碍。再加上,教师对预备班学生估计不足,教学准备不充分,有的教师认为文言文的教学是很简单的,只要有一本语文书,一本教参,即使不备课,也能走进课堂,比现代文教学容易多了,于是就造成教师一上文言文,先把教参上的词句解释一下子倒给学生,然后简单地分析一下,最后读读背背,教学过程单调乏味,教法单一陈旧,这怎么能唤醒对周围的一切尚充满好奇心的,喜欢变化,喜欢新鲜事物的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当然造成六年级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的原因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停地寻找、自省。
由此可见,抓好初中起始年级的文言文教学,抓好中小学文言文的衔接教学是当务之急。
那么何谓“衔接”?它是指事物之间的互相连接。它好比是接力跑,接力棒传得好,传得顺利,就能使下一轮的竞赛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是成功的一个要素。如果,接力棒不小心掉下来了,可想而知,就会大大地影响下一轮的竞赛。
中小学文言文衔接教学就是指小学五年级和初中六年级之间的文言文教学的过渡连接,文言文的衔接教学也是如此,衔接得好,就能极好地疏导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心理,减轻文言文的课业负担,可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文言文。
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中小学文言文的衔接教学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  深入研究、明确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不同要求。
课程标准是我们的教学依据,课程标准虽然没有给中小学的衔接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但从对每一个年级的课程要求中,我们能分辨出衔接的关键。课程标准中(征求意见稿)中,对三至五年级的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语句、片断、短文和古诗词,能大体了解这些文言内容的意思,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语言材料。”而修改后的试行稿中则删去了这一项要求,只要求背诵古诗文。也就是说,将来小学阶段对文言文将不作要求,这对将来的中学文言教学又是一大挑战。课程标准中对六至九年级的要求是:“ (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古诗文的内容,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知识(2)能理解古诗文中词句的含义,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四年的实词积累量达到150个左右;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或作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3)能欣赏优秀的古诗词的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4)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四年的背诵总量在10000字左右。
由此可见,文言文的衔接近两年它还存在着,这个衔接意味着从阅读一定量的文言短文到不仅要阅读还要积累文言实词的过渡;从了解文言文大致内容到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知识的过渡;从单纯的阅读到表达感受的过渡;从教师的讲解到学生自查工具书自学的过渡。教师只有对这个过渡、这种衔接的要求了然于胸,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也就不会出现对六年级学生连最基本的文言实词都不会解释的抱怨了,因为小学阶段没有强调这方面的要求。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要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作为炎黄子孙,学习文言文是我们的责任,祖辈给我们物质上的遗产我们要继承,精神上的遗产更要继承,而且要将它发扬光大。况且,文言文的文字简洁优美,有些和我们现代文是息息相通的,它能从内容上丰富我们的写作素材,形式上优化我们的写作语言。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白话和文言的关系千丝万缕到割不断”。从文言文中,我们可以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历程,吸取他们的思想精髓,为我们今人所用,使我们少走弯路,比如即使过去了两千多年的今天,我们仍可以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和深入浅出的说理,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其实是很有用的,让学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学习文言文的愿望和兴趣。
建立在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上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中小学文言文衔接教学的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小学里,由于刚刚接触文言文,教师讲得多,喂得多,到了中学,则要慢慢地过渡到自己学,自己找食吃。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自己找食吃,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所以可以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本古汉语词典,教会他们查找的方法,选择义项的方法,养成在阅读中尽可能地自己扫除文字障碍的习惯;其次,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的学习别无捷径可走,主要是通过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其义自现”,要养成课堂上默读、大声朗读,语文课前两分钟预备铃读背文言古诗文的习惯;再次,教给他们理解的方法,读的时候一字一句地读,但是理解的时候不必一字一句地理解,利用古今汉语相通的原理,养成用跳读、猜读的方法来理解文本意思的习惯;还可以教他们根据记忆规律有效背诵,抵制遗忘,养成积累名言佳句的习惯等等。对教师而言,不只是授业解惑,而且要教给学生开锁的钥匙,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紧锁的大门。而学习习惯就是把钥匙,他能使学生受益终身。英国教育家洛克就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古语也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言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打好文言学习基础、学好文言文的保证。
三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法,但教师的教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
要引导好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六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的迅速生长阶段,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好表现自己,喜欢变化,喜欢新新鲜的事物。同时,小学时和老师接触较多,老师的教学是手把手的教学,和老师比较亲近,于是他们会把这种情感转移到学习中去,也就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而进入中学后,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使他们产生了畏惧感,再加上和老师的接触时间减少,关系开始渐渐疏远,他们感到失落,进而对学习缺乏积极的热情。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法上相应地要有所变化。
1设法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文言文,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文言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启发引导他们。当然用大道理教育,六年级的孩子不一定能接受,那么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比如可以用都德的《最后一课》的小故事来告诉学生法国这个民族是何等地重视自己的民族语言,国家是可能被侵占的,但语言绝不能被占领。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只有教师善于把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才能在学生的心田根植下兴趣的种子。
2 以朗读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六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上来,以往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读读背背,没有过细的字词讲析与记忆,所以一味地字词串讲,形式化的分析鉴赏,只会招致学生的反感,曲高和寡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过去读读背背的状态,先范读,纠正每一处读音,然后,学生跟读,配乐朗读,熟读成诵。最后用小组比赛,个人比赛等形式,选出冠亚军,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于字词句的讲析,每篇课文抓住2至3个基本词语和1至2句关键性句子熟记默写即可,课文翻译可以暂时不作要求。因为一字一句的翻译,不仅翻译不好,而且古文的味道丧失殆尽,文言文必须要用文言的思维来学。这个要求对他们来说,几乎人人都能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还有文章的分析,只要求掌握中心,其它可以少讲甚至不讲。与其把时间花在分析、死记上,不如给学生多一点朗读的时间、空间,“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走进古人的心灵世界,和古人对话。即使学生通过诵读尚未走进,也不用着急,毕竟学生年龄尚小,就像幼儿园的孩子背唐诗,开始他不能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体验的增加,那些东西自然而然地就会在心里化开,顿悟开朗,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学生的兴趣必然会有所提高。
3采取讲故事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在上难度较大的新的课文之前,先把课文的情节内容用故事的形式和同学讲一遍,或者文中描写的景物先用现代汉语的形式为同学描述一下,然后再要求学生翻开课文学习。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难度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上来了。
4自编自改文言教材。六年级上的新教材的文言文篇目骤增,但六年级下的新教材的文言文篇目又骤减,为了让学生趁热打铁再接触一些文言文,可以在课外找一些文言材料,但是这些文言料可能都比较复杂,未学过的文言实词太多,这时候,教师可以把难解的字词自己先翻译一遍,然后向同学印发修改后的文章,这样,学生阅读起来就感觉顺畅多了,当然在修改的时候,也不能失了文言的意味,凡是对文章理解影响不大的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儿。这个方法,老师要多动脑筋,辛苦一些,但学生学得就轻松了,效果显著了。
5进行一些课本剧的表演。比如《陈太丘与友期》这篇课文,上学期已经学过了,本学期复习的时候,结合诚信教育的主题,我和学生自编自演了课本剧,学生演元方、陈太丘,我演那位友人。通过课本剧的演出,学生既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也减弱了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还缩小了师生间的距离。
以上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要根据教材,根据学生,根据教学环境适时地灵活地选用。笔者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就学生和我个人的感觉而言还是很有效果的,下面的一组数据比较,从客观上更能说明问题。
所执教的两个实验班第一学期期中和第二学期期中文言文测试情况(得分率)比较:
项目
时间
默写
加点字解释
句子翻译
课内文言文理解
课外文言文理解
第一学期期中
98%
72%
56%
68%
34%
第二学期期中
98%
85%
78%
82%
57%
从上面这组数据分析,除了默写,其它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虽然课外文言文的得分率还是处于合格率之下,但应该说进步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上述的一些教学措施还是切实可行的。
综上所述,中小学文言文的衔接教学要充分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多为学生着想,依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文言变得灵动,使呆板的文言课堂活跃起来,使索然无味的学生兴趣盎然起来。用我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吸引孩子们对文言文的热爱,用我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来弘扬中华的文化,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要一定要接好文言文教学这根接力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招考】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小学文言文教学浅谈
我是如何设计活动 治疗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语病的
权威解读!陈恒舒: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与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
《陋室铭》说课稿(湖北省优质课、说课大赛一等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