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辅银散文《远望江南山》

文学即社会人生。真诚地拥抱文学,能观尘寰诸事诸物,能察世俗人性人情,能让你我在喧嚣之外,觅得一份心灵的宁静。

编者按

      本平台今日推送高中语文教师刘辅银的散文《远望江南山》,文中一些人生感悟,读来感觉很接地气。

      刘老师远望江南山,不仅仅是远望美丽而神秘的深黛色群山,更是远望他的理想,希望自己的平凡人生充实而无悔。作为一名有理想情怀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理想更是质朴:“学生将来既能事业有成,同时又有文学方面的兴趣和一定成绩”他自己爱好文学写作,也很重视引导学生写作。

      放眼当下的语文教师群体,真正重视写作的又有多少?很多语文教师只机械地搞应试作文教学,自己从不开笔写一篇像样的文学作品,却在课堂上装模作样地大谈作文如何写,如此这般,岂不是误人子弟?说实话,不写作的语文教师算不上合格的语文教师。甚至有一个强烈建议:教育局应将“现场作文”作为招聘语文教师的一条重要硬杆杆。

作者简介

      刘辅银,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高中语文教师,现居安徽安庆。辅导学生语文竞赛获省奖,教学论文和教学比赛获市奖,个人获政府表彰“优秀教师”,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安徽师范大学校报》《安庆日报》《雷池》《望江报》等报刊。

远望江南山

      家住皖西南的长江北岸沿江平原连接丘陵地带,我常常一抬头,就能望见南边连绵的群山在雨过天晴的天幕上留下深黛,美丽而神秘!

      小时候,村里人盖房子需要桁条,就得过江到江南去扛树,因为家乡的平原、丘陵,长不出大杉树大竹子。于是听那些过江的叔叔伯伯讲他们扛树的故事:要走多少路?要翻过怎样的大山?要经过哪些地方?有时还要绕过一些关卡,仿佛一部历险记。在一个没有多少书可读的乡村少年的心中,这些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激起了许多想象和向往!

      或许是带着这种对远方的向往,我后来走进了江南的一所高校。那些在高校的日子,山的影子从视线中消失了,我也似乎忘记了眺望。

      大学毕业分配到一所乡镇高中——赛口中学,由于刚出来工作,同学往来较多。一天,与我同一个大学毕业的学姐来赛口中学,我和同校的师兄一起接待。席间感慨良多,谈工作,谈人生,谈考研,也谈写作,海阔天空。

     学姐对我说:“你真该考研,你外语成绩好,我是外语差没办法,才落得个‘发配充军’分到乡镇高中。”

      我似乎也有点后悔,无奈地说:“听说教育局有明文规定,新毕业上岗的教师必须工作六年,才允许考研报名,唉!”学姐说:“没办法,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就像那江南山,美好而遥远!”

      又是江南山,学姐的话,似乎唤醒了我心底的记忆。我常常有意无意地站在教学楼的走廊向南眺望,南方天际那蜿蜒的群山,有时竟然让我感觉到动感,如群马奔腾,能让我联想到徐悲鸿的《八骏图》,我想大概是日子太静了吧!

      生活太静了总让人内心不安,何况二十多岁的青年,我也曾重拾写作,抒发内心感受。然而最有效的办法,在当时觉得似乎只有行动,离开赛口中学这个闭塞的环境,于是开始跑调动。而这让我有机会较深刻地认识社会,能静心沉潜下来。

       还记得一个年轻同事——如今是东莞市一所中学校长,说起他自己跑调动的笑话。有一次,那同事带着烟酒和一只鸡去找人事科长,那天晚上到了科长家门口,本来静悄悄的,突然手中提着的鸡起来,像被鬼捏了喉咙一般,鸡叫声打破寂静,似乎左邻右舍都知道了,真尴尬啊! 同事说着笑着,而我更多地感觉到对现实的无奈! 现实就是这样慢慢地磨掉这些内心有些自命不凡的大学生的棱角,那笑声就是摩擦飞溅出的粉末吧!我的调动,也是该经历的都经历了,以至多年后当我从南方成功应聘回来,在欢喜之余,想到当年找人转关系,还是不堪回首。

      后来经历婚恋,沉于家庭和现实琐碎,在那些天气昏沉的日子,江南山几乎消失了它青黛色的身影,即便偶尔浮现,也消失了奔走的动态。

      在我调入的省示范中学望江中学,也是在楼上教室里,也是在教室的走廊上,我让我的高中学生写观察作文,写日出,写远眺中的江南山,学生观察,我也观察,我似乎觉得此时的江南山是那么深沉! 我此时更多地看到那些山的背后还有许多山,大大小小,重重叠叠,有藏有露,是另一种神秘!

     然而,生活有时是很公正的,在眺望之外,在我立足的现实中,在现实的坚守中,也会让我有无悔的平凡的充实。清净、健康、积极是我工作环境的特点,在书的世界,在与心灵的交流中,能得到宁静与慰藉。只是我有时觉得学生中有各种人才,然而暂时还没有在文学方面有一定成绩的学生。这对于一个有梦想的语文老师来说,多少有些遗憾。或许时代、环境的原因,或许老师的能力与努力不够吧!

      我有时也思考,就自己知道的许多省示范中学里能够兼顾教学与创作的为什么极少?难道我们教写作不更应该要有一些写作实践? 还有创作在当今现实中到底有何意义?功利的,心灵的,创新思维的……看你从哪个角度看。

      如果一个作家、诗人,只是为了所谓的光环,那现在自封著名的某某多得漫天飞,而我只是想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去思考: 创新是创作的意义所在,因为思维中不仅有偏重于理性的逻辑思维,还有偏重于发散的创新思维,所以法学家科学家与诗人在思维上只有侧重点的分别而无贵贱之分。不是有科学家喜欢金庸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吗?科学同样要创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如是说。——创作的意义就在此吧!

      我现在的教学理想是,学生将来既能事业有成,同时又有文学方面的兴趣和一定成绩。这就像当一个成功的教师甚至教育家,同时又是作家或者诗人,这当然难了!但还是有的,名人如叶圣陶等且不说,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里,也有许多这样的人。我每每看到学理工科的,诗词文章写得那么好,总是由衷地佩服!

      语文是人文素养的核心——这或许是我的偏见吧。 所以对眼下这一届学生,在重应试教育的同时,尤其尝试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也有所加强,小范围推出学生习作较多。这也是将眺望收回到坚实的脚下吧,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期望转移到学生身上了,人类有时候不就是这样吗:人生老去,希望不老!

      正因为人生渐老,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所以更愿意多多步行。下班时步行在东隔堤坝上,一抬头又常望见江南山了,它在不同的天色里变幻着,有时竟然十分的清晰,山路如带,曲折而上,能让我看到它最真实的一面!

(文中图片除第二幅为作者提供外,其余来源于网络;音频来源于网络。)

温馨提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品学习方法网--精品学习方法网 >> 中学语文扩展阅读法
在文字的世界里徜徉
【龙江作协】王清山︱退休后的滋味
初中语文阅读鉴赏教学的几点认识
达选正简介
无悔的人生(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