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观飞 || 童年记趣二题(《看露天电影》《村庄“游击战”》)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李观飞,1969年生于安徽怀宁。曾在《怀宁报》《短篇小说》《中国人寿》《振风》《安庆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安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因下岗谋生,歇笔十年。虽华发渐生,然心中常涌激情,故重拾拙笔,歌唱一切美好。2017年开始在多个微平台和报刊发表小说、散文。

看露天电影

那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贫瘠的年代。

没有比某个地方晚上要放露天电影的消息传播得更快了!没有比这个好消息更让我们激动人心,欣喜若狂了!

上学的路上,教室里,操场上,厕所里…..我们都兴奋地传播着这个好消息!大家全天都心情愉悦,盼着早些放学,太阳早些下山。蹦蹦跳跳地回到家,急急忙忙地做好家庭作业,风风火火地做好家务事,三扒两口地吞下几口干炒饭,喝几口北瓜糊或锅巴汤,便在大人的叮嘱声、责骂声甚至嚎叫声里一溜烟地跑出家门,相邀着外出看电影。

我们村庄里从来没有放过一场电影,所以我们都是去别的村庄或到公社、大队部、学校、粮站、信用社、医院、兽医站、供销社等机关单位聚集的街上去看电影。

如今回想起来,感觉当年看电影的有关情境不乏“诗意”:或月明星稀的春夏之夜,和风轻拂,花香四溢,蛙声如潮;或秋凉渐起,瓜果飘香,夜黑如漆。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沿途少有灯光,风吹树响,百虫唧唧,间或有小动物钻进芭茅草或树林里,宿鸟惊飞,夜猫哀嚎,有些瘆人。有伙伴便将手电灯光射过去,意思是显示我们的强大和无所畏惧。

我们尽可能地绕开阴森、“龌龊”的地方走大路。胆小的紧跟着胆大的,年龄大的拽着年龄小的。我们大声地说着话,猜测着电影的名字,希望是“战斗片”或“反特片”。

      远远地望见灯光点点,听到人声鼎沸,我们便加快速度小跑过去。到了放电影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盯着银幕,生怕漏掉一个细节,少听到一句台词。很快便全身心地沉浸到剧情里。

     看到“穷苦人”——杨白劳,祥林嫂……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饥寒交迫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都情不自禁地神情凝重,眼含泪花,小拳头不由得攥紧,心中默念起在校园里诵过的铿锵誓词:“阶级敌人妄想让我们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罪,我们坚决不答应!”

       看到“坏人”——胡汉三,松井龟田……阴险狡诈,野蛮凶残,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我们会咬牙切齿,怒火中烧,义愤填膺,心头唱起:“不怕困难,不怕敌人,要把敌人,消灭干净!”

       看到“好人”——刘胡兰,李向阳……英勇顽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我们顿时热血沸腾,豪情满怀,心田回响起《英雄赞歌》:“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

      我们心潮起伏。放映机边竹竿上挑着的小电灯泡亮了,银幕上一无所有,“换片子”了,一片叽叽喳喳声响起。我们也回到现实,站起来伸伸懒腰,或者重新找个位置,又双眼盯着银幕,等候“下回分解”。

      当银幕上冲锋号激昂嘹亮,响彻山谷,我军民喊杀声伴着雄浑激越的背景音乐震天动地,敌人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跪地求饶,紧接着军民们潮水般地冲进敌营,撞开罪恶的监牢,砸断铁锁链救出英雄;当公安人员威严地说:“你的表演该结束了,等待你的将是人民的审判!”“特务”束手就擒……我们心潮澎湃,心花怒放!随后又油然而生一丝凄凉:剧终了!

       放映机上的灯泡再次亮起,银幕上没有了刀枪剑戟,没有了英勇搏杀,没有了英雄光芒万丈,没有了敌人猥琐凄惶……我们依依不舍地随着人流往家走。在黑暗处一齐撒掉胀了两个小时的热尿,轻装前进。归途路上人多些,没有了恐惧。讲着激动人心的剧情,有感叹,有惋惜,有伤感,有诅咒。到了家门口,或理直气壮地喊大人开门,或如贼一样偷偷从虚掩的门缝里钻进去,或硬着头皮敲门,接受大人劈头盖脑一阵训斥……

       村庄的黑夜里,洋溢着少年看了一场露天电影的无限快乐和幸福。

      有时听说某地晚上放电影,有鼻子有眼,但消息似乎不是太确切。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个个愿意不辞劳苦“御驾亲征”。于是又结伴而行。路上冷冷清清,便都疑惑倍增。但不到黄河不死心,继续前行。到了那里,果然“电影”只是个传说,没有“她”瑰丽的“踪影”!一路上骂骂咧咧,扫兴而归。

      第二天,有人问我们昨晚看的是什么电影,有机灵的小伙伴回答曰:“英雄跑白路!”

      问者信以为真,惋惜万分,有“英雄”的电影自然不是“战斗片”就是“反特片”!!为自己没有成为“跑白路”的“英雄”而痛心疾首,懊悔万分!

       我们转过身笑得肠子抽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三四十年前的露天电影从来就没有“剧终”,时时刻刻在我们的心海里放映……

村庄“游击战”

 看了不少“战斗片”“反特片”,我们对英雄的崇敬与日俱增。不知天高地厚,感叹生不逢时,悔不出生在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走路昂首挺胸,说话铿锵有力,都以“英雄”的光辉形象来展现自己。

可怜生得”猥琐”、先天不足的小伙伴便成了大家一致公认的“坏人”——汉奸、反革命、叛徒、特务,被我们“砰”的一声“击毙”了无数回。“坏人”也不是吃素的,时常伺机报复,于是“好人”也“牺牲”了N回。

惊心动魄的战斗生活诱惑着我们,假期里我们在村庄里摆开战场“打游击”。

一顶单帽从里面用树枝撑开,便形似大盖帽,敌“指挥官”便横空出世。走起路来,无师自通地横行霸道,威风凛凛。

我们学着电影里的战士,戴上用柳条竹桠编的伪装帽,腰上扎上一根皮带,或者捆一根绳子,斜插一把木头的或者铁丝弯成的“手枪”。兵不兵,匪不匪。没有编制,各自为战。闻枪即毙,存者为胜。

“首长”宣布战斗开始,“敌我”双方迅疾钻入芭茅草、竹园、草垛、牛栏、猪圈、灶门口、房门后……往往一个奶奶正在厨房忙活,冷不防一个“鬼子”冲进来,把奶奶吓了一跳。刚要叫出声,“鬼子”用手示意奶奶噤声。

奶奶惊魂未定,又听窗外一声“枪响”:“砰!”“XX死了!”奶奶闻声望去,一名飒爽英姿的“游击队员”正威武地挥“枪”对着“鬼子”。“枪口”似乎还飘着一丝烟雾。已被“击毙”的“鬼子”沮丧至极,无奈而去,身后传来奶奶爱恨交加的骂声。

“战斗”继续进行着。没有硝烟弥漫,没有烈焰升腾,也没有杀声震天。只有零星的“枪声”。

一只母鸡伏身于草筐里使劲下蛋,即将大功告成,突然一个不太熟悉的小伢子神色慌张地闯进来,老母鸡一激灵,下出来一半的蛋又缩回去了,白做了半天功,功败垂成!

摇窠里的毛伢(方言:摇篮里的婴儿)被“枪声”和嘈杂的脚步声所惊醒,吓得哭起来,大人放下手中的活儿跑过去,嘴里骂着“害人鬼”!

一只芦花公鸡竖起大红冠子,正要向一只温柔的鸡妹妹图谋不轨,突然被一名冲杀过来的“游击队员”吓得跑了几山几洼,小母鸡被“救了驾”!

几只鸭子在水里游累了,刚爬上岸,三番五次被“游击队员”和“鬼子”冲进水里,干脆半上午、半下午地在水中游荡

狗是彻底糊涂了,一天换了十几个地方都没有打盹成功,到处都有小伢子,跑着,叫着,一会儿纹丝不动,一会儿越壁翻墙。它没准儿在寻思:这是不是传说中的“鸡飞狗跳”?

善于保护自己,才能消灭敌人。所以大家都是找地方躲藏,以静制动,守株待兔,寻机歼敌。看到耐不住寂寞的小伙伴猫着腰蹑手蹑脚而来,便屏住呼吸,待对方靠近了,突然起身“开枪”,对方“消灭”了。可是,螳螂扑蝉,黄雀在后。他也因为这一起身暴露了自己,一声“枪响”,“壮烈殉国”!

岁月倏忽,一晃就是几十个春秋,当年的故园容颜如今已然大变,但童年时期那如火如荼的村庄“游击战”不时闪现在记忆河谷,那份纯真的情怀至令人难忘。

【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务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四)
【故事】奶奶的苦难经历
我的前半生▏贫穷而富有的童年(长篇连载之四:露天电影)
老电影 (反特、侦破片)
反特电影:《天罗地网》
老电影[天罗地网]反特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