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使在线|为什么要上幼儿园,什么时候上幼儿园,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
 

作者:阳光三月


天使导读

离入园越来越近,很多妈妈对于孩子入园感到焦虑。


阳光三月特别从5大方面为你全面解读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那些事,文章较长,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我是70后,因为小时候我妈妈不用上班,所以我没有上过幼儿园。而且我们家在城乡结合部,当时觉得相比城里又偏又穷,现在才知道那样的地方没有幼儿园,自然环境又好——我觉得这是我现在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年代,当工人特别光荣,工人社会地位很高。所以我知道在大工厂里面会有子弟幼儿园。因为那里的爸爸妈妈都要在工厂里上班,所以会有幼儿园这样帮妈妈照顾孩子的地方。


有一些妈妈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是因为要接受教育要有社交生活,而我认为,本质上,幼儿园,就是帮妈妈临时照顾孩子的一个地方。


如果妈妈有时间带孩子,同时,有亲戚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这样当代孩子上幼儿园的需求在家庭之中就可以全部满足,我想,孩子是不需要上幼儿园的。


当代家庭面临的问题是:首先母亲走出家庭,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不能在家亲自带孩子。也就是说,女人不能象过去那样过单纯的养儿育女、相夫教子的生活了——我以为这是最关键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与第一个原因有直接关系,因为周围的孩子都去上学了,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去,则随着孩子的长大,社交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当然,自二胎政策开放后,两三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我认为,如果孩子们之间的年龄没有都达到四五岁以上的话,如果妈妈可以在家照顾孩子的话,孩子们是可以不上幼儿园的。


当然,如果家住在那种郊区尤其是住在有院子的房子里,也就是说,孩子能够接触自然元素,如果的话,再养只猫,或养条狗,我觉得这样的童年已经很完美了。上幼儿园不再是必要的选择。


传统观念上认为,孩子上学就是去学知识的。因此,有很多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学习认字和算术。而事实上,对于7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玩耍。玩好才是奠定一生所有能力的基础。


“幼儿园”的英文单词KINDERGARTEN,来自德语, KIND是小孩、儿童,之意; GARTEN则是花园之意词。KINDERGARTEN 即“儿童的花园”之意。


是的,幼儿园不是学习知识的摇篮,那是一个有鲜花、有孩子、有像呵护鲜花一样的“园丁”呵护孩子的地方。


终上所述,如果你有一个适合孩子玩耍的家庭环境,那么,上幼儿园不再是儿童成长之必须。如果必须送孩子上幼儿园,那么,一定要去寻找“孩子的花园”。



 

 
 

 

我遇见太多的妈妈给我讲,希望孩子能够有很好的社交能力,这真的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包括我们对自己。


的确,一直趋向低龄化的,有越来越多的人过得痛苦不堪,甚至抑郁、封锁内心——这样的人,与其说看上去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更确切地说,他们都困在了关系之中。


我们的一生中都会受限于我们处理关系的能力,当然,也同样会受益于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换言之,我们处理关系的能力决定我们的幸福指数(甚至成功指数)。


我们都很在意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就是如何在关系当中生存的能力。因此,有的妈妈会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送孩子去上幼儿园,为的是孩子能在人群中发展出强大的社交能力。


然而,事实上,孩子会在两岁半左右会说“我”和“不”


大概在五年以前,我没有遇见过那种两岁之前就会说“我”的小孩儿。但是最近几年,甚至遇见很多不到两岁就会说“我”的孩子。所以真的能够感觉到这个时代的小孩儿自我意识是越来越强了。


之所以提及这一点,是因为这与孩子入园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知道小孩子是透过模仿的方式去学习的,但是,在孩子会说的所有文字中,只有一个字是不能透过纯粹的模仿去学习的,这个字就是“我”!因为“我”只能指代自己。


所以,当小孩子说“我”的时候是孩子思考的开始,也是孩子在情感上跟母亲分离的开始。


我们知道小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她在妈妈的子宫里,这个时候在物质层面孩子和妈妈是一体的。但当小孩子出生之后,脐带剪断了,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自己供养自己,他们自己呼吸自己吃食物自己排便。


在这个时候,孩子与母亲在物质层面分离,这是一件大事儿。但是,在情感上,孩子没有与妈妈分开,他并不知道他是他,而妈妈是妈妈,直到孩子会用“我”指代自己时——一般孩子也是在这个时候囟门闭合。


可以说,这是孩子的另一次出生。对于许多新妈妈来说,这是一次大的挑战。因为,孩子在此期间还会说另外一个字了,那就是“不”。


针对此,我们可以想象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各种叛逆,凡事都要尝试,总是相信只有自己才是对的。我觉得这是儿童时代的一次青春期,是一次成长的里程碑。就象出生一样,原来与母亲的浑然一体,到现在自己都成为了自己!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否如一些妈妈所愿,发展出他们的社交能力呢?


不,我们不完全这么认为,最多可以认为幼儿园的社交生活可以巩固他们的情感发展能力,支持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


一个人,终其一生,除非他走上了艰难的少有人走的自我成长之路,否则,他在关系上的能力,无法超越他在家庭中习得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其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则是他的家庭,尤其是他的母亲。


他与母亲的关系,他在生命之初是否得到母亲耐心细致的呵护,将决定了未来他与这个世间一切万有的关系,尤其会深深地影响他与自己另一半的关系,以及与未来自己孩子的关系。


所以,我认为一个孩子的社交能力与他的家庭有直接关系。


而孩子上幼儿园的理想年龄,则是在他会说“我”之后。当孩子能够与母亲分离时,他才开始走向社会。


如果你的家庭附近有有亲子班的幼儿园,我认为比较理想的情况是让孩子先上亲子班,一周一两次的那种,然后上几个月半天班,过渡一下,最后过全天的幼儿园生活。


如果身边没有这么理想的选择,那么,可以让孩子在三四岁时,最早也不要在两岁之前,将孩子送到一个你特别信任的幼儿园。


 


 
 

 
 
1
  7岁前儿童的发展任务


直到现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的观点都在影响着母亲们,四五岁的孩子就开始上各种特长班,家长欣喜于孩子认识多少字能数多少数。


当然,也同样是现在,关注教育的人多多少少会知道,学习困难和社交困难的孩子越来越多。


这是为什么?


万物皆有时,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本末倒置将带来难以收拾的残局。


那么,0-7岁间孩子的发展任务是什么?


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成长时光,一个人的性格、习惯、思维模式、社交模式、想象力、创造力等均来自于这7年!


孩子透过家庭尤其母亲的支持,健康的食物、得早睡得足,以及有充分的自由耍时间——孩子在这三件事情之中奠定一生中至关重要的种种能力。


妈妈们谨记:童年不是为小学一年级做准备的,也不是为小学做准备的,童年是一生的起点!



2
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包括转园)



无论是选择幼儿园,还是建设家庭生活,在孩子年幼时,都应该把孩子的发展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是,这是一个容易令人们焦虑和恐惧的时代,我认为最核心的是:你是否认可和信任你为孩子选择的幼儿园。


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建立起信任与合作的关系至关重要,甚至我们可以理解成这就是教育


我也经常将家校关系比喻成夫妻关系,一般夫妻之关系不够和谐的家庭,我们会发现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不健康、不快乐,或者有其他的程度不同的困难。


所以,成人间建立起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对年幼的渐渐走向社会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选择幼儿园有三个关键因素:


1)距离


我们都知道,孩子越小越难以安静下来,而长时间的坐车让离子不得不在车子上安静下来,这对年幼的孩子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因此,超过40分钟的单程车程对于孩子来说太久了,如果是4岁以上的孩子,建议车程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听说有的家长会开车2个小时送孩子去上幼儿园或小学,无论是多么好的理念,如果让孩子在车上坐这么久,我认为这会成为一种无形的伤害。


孩子需要在运动中发展自己的物质身体,让身心更加平衡。但是坐车太久,剥夺了孩子运动的自由,这不适合小孩子。


2) 理念


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选择经营什么样的家庭生活。目前可选择的教育除了体制内的幼儿园和学校外,还有华德福、蒙氏、国学班或其他不同理念的教育。


选择自己内心认同的,并且与孩子一起在这一教育体系下成长,我想,这也许是孩子成长中一件美好的事,也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的能量消耗。


但是,有别于我们体制内的教育的幼儿园或学校,有的家庭中很难达到一致的认可。这时会发现两种情况:


大多是母亲坚持送孩子去自己心仪的幼儿园,甚至不惜付出离婚的代价。


二是妈妈依从了家人,让孩子就近入学上了楼下的幼儿园,但妈妈终究是不认可的,很难控制住自己不以挑剔的眼光看待这家幼儿园。


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前文提到过,最好的教育其实是成人之间的合作情况,仅仅是为孩子选择幼儿园就闹得鸡飞狗跳的婚姻是值得停下来思考一下两个人之间的合作模式的。


小孩子最怕父母大声说话,父母一吵架孩子的世界就坍塌了。


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其实,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都无法取代家庭教育。当我们给孩子足够温暖与和谐的家庭生活时,再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其实已经不是最重要性的了。


关于第二点,接受命运的安排,接纳你当下的选择,这对孩子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定要选择自己认可的幼儿园,如果是你必须选择而你又不够认可的,那么,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去跟你必须选择的幼儿园去合作。


如果能够做到不走极端,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你所遇见的,我想,你的孩子已经接受到了最好的教育。


3) 学费


人们经常说孩子上幼儿园比上大学都贵。有些家长咨询幼儿园时先问学费多少再问理念。


的确,学费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每一个人都不能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但是,我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我非常赞成支持把时间、精力和金钱都用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不要等未来,就在当下,孩子就要当下。


童年是一生的基础!


3
 关于转园


当然,孩子越小时经历的变化越少就越好。所以,搬家和转园这样的事情要慎重。


当我这样建议家长时,就会有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一年了,现在家附近终于开了一所我特别认同的理念的幼儿园,我想给孩子转园但又怕给孩子带来伤害。


我想说的是,平衡最重要。不是说变化一定伤害有多深,如果你在变化中能寻找一个更好的平衡点,那也不必去担心。


我们带着这样的意识去陪伴孩子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甚至更好的选择。




 

 
 
 

我相信每一个人,即便是为了自己的小孩儿,都有能力跟幼儿园合作,只是有些家长不知道怎样来平衡。


首先,我观点是选择一个自己认可的幼儿园。


我是一名老师,同时又是一名家长,我建议各个家庭如果在孩子两三岁时不得不上学的话,那首先我非常建议你为孩子选择家庭园。家庭园比较小,精致而温暖,如家一般,比较能呵护到小孩子的需求。


如果你的孩子上幼儿园或者转园时已经很大了,甚至超过了5岁,我觉得倒是放宽一些。但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强烈建议家长送孩子到大自然中的幼儿园,能够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户外玩耍时间的幼儿园。


选择自己认可的幼儿园后,沟通或许相对容易些,家长和老师双方压力都要小一些。


非常建议家长有事直接找主班老师沟通,但要体谅老师的不易,沟通具体的事情,不带有情绪。千万不要遇见事情后就找园长或者跟其他家长去讲,找老师会让事情变得更简单。


特别提醒家长们,有一些家长学了一些新理念或者说是新工具,比如华德福、蒙氏、PET、正面管教等,就急着与孩子老师分享,甚至去建议老师和园长。我个人认为不是不可以分享,但一定要适可而止。


一个幼儿园是什么理念之下的幼儿园是确定好了的,家长守好自己的本份,不要越界,否则老师和园方都会有压力,这样合作的基础就会变得薄弱,对孩子成长不利。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份身心都很消耗的工作,家长对老师要尽可能地理解支持。彼此都保持一颗开放地心,共同照顾好年幼的孩子。




 
 

 

如果我们想在孩子的童年里,让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跟那些每天都在体制内里在幼儿园里听老师讲课的孩子不一样,也就是说,我们想让孩子得到另外的东西,这本身是一种冒险。


但是,他也可能会受益很大。


的确,我们有时候选择越挑战越有吸引力,而我们越有可能从中受益,当我们选择一个非体制内的幼儿园的时候,那么我们就选择了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路,就是这叫不走寻常路。所以,我们可能也会付不同寻常的学费。


可能你在家里上你们的幼儿园在家门口,可能只花几百块钱,就可以上很好的公立园,体制内的幼儿园。但是你可能去选择一个有一定距离的华德福幼儿园可能学费就变成了几万一年,也就相当于几千元一个月。


有很多家长不理解,这些幼儿园怎么这么贵,不就是租了这么个房子吗?不就是几个孩子吗?事实上,做过幼儿园的人都知道,即便我现在做的不是家庭园,即便是做了一个小的家庭园,其实那个投入都是不小的。


这些老师们是很善良的,通常都是有着教育情怀的一群人,一般不会做伤害孩子的事,不会给孩子吃很差的东西,并致力于提供适合孩子的成长环境。


有可能他们没有教师资格证,但是他们更注重系统性地学习成长,例如参加一些培训比如说华德福体系的培训,比如说李跃儿巴学园的培训,比如说蒙氏培训等等。


持续性的培训学习需要支出,例如很多老师要离开家,要坐飞机/火车要交学费要住酒店等等,这些都是不小的开销。


另外,非体制内的幼儿园可能没有政府的支持,创办者和老师们需要承担与体制内幼儿园很不一样的压力。所以综合而言,非体制内幼儿园对应需要更多的投入,我们要付不同寻常的学费,来得到不同寻常的童年,不同寻常的礼物。


其实这不是我要讲的,我要讲的是什么呢?


我要讲的是,一个人的一生很长,但是童年很短,那么短的童年奠定了那么长的一生当中的所有的基础。


所以,我一直坚持着一个观点就是,要把我们的时间、我们的精力、我们的金钱,花在孩子小时候,花在他们年幼的时候,这是最值得的。


哪怕你最终都没有能力攒钱给孩子上大学,那也足够了,你给你孩子一个丰盛的童年,其实你已经给了她一个丰满的人生。


不用去担心上不上大学,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已经过了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已经过了看重文凭不看重能力的时代。


一个孩子在未来的人生当中他是否是健康的,他是否是快乐的幸福的是否是乐意为他人付出的,是否是真正看见他人的,是否有想象力,创造力,有意志力,这才是决定一个人一生能否成功的基础,而不是上不上大学。


当然,我相信你一定能供孩子上大学的,只是我想很多人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如果在费用上有所犹豫,大多数不是他上不起,不是他家的工资支撑不了。


我觉得主要是他的理念是什么,他愿意把钱用在哪里,我们中国人很多人喜欢攒房子,房子会增值,但是,你知道吗?


如果,你能把这个房子的零头来支付孩子的童年的话,可能你孩子的一生,那都不是简单的增值所能衡量的。不同的理念是会带给孩子不同的人生的。


当然,我更认为,幼儿园的老师不伤害孩子,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觉得还有一点隐性的价值,我们选择非体制内的幼儿园中有种隐性的价值就是,非体制的幼儿园都会有许多家长活动,家长聚会以及家长跟学校之间的各种社团组织啊,家长会呀,一对一的见面等等。


我觉得这样的幼儿园不仅仅是带孩子,我觉得是超越了带孩子的,她更是引领家长的,更是一个家长成长的平台或者说是机构。这是非体制内的教育带给家长们的东西。


所以呢,在我们华德福圈大家说的是,一人缴费全家学习。当然,下半联儿也是很搞笑的,我也顺便说了,我们的工作需要这样那样的支持,经常做活动也来帮忙,平时也要帮着准备点什么,所以有人说的也是,一人拿工资,全家劳动。开玩笑了哈。


我最后再说一句,就是我们一定要对幼儿园和老师满怀信任。




 
 

 

1、我因为工作原因,必须去农村,孩子一直我一个人带。他也要去,孩子去读大班,我害怕他焦虑呀?

我觉得断奶和上幼儿园这件事特别一致。

如果妈妈准备好了,如果妈妈不焦虑的话,如果妈妈那么自信的把孩子送到一个地方,孩子他会觉得你那么喜欢你把我送去的那个地方,那么我也会充满期待,充满喜悦。

也许他去了之后还会有不满意,还会哭,还会闹,但是他会从那里得到一种确定,这已经是很好的地方了。

我觉得上幼儿园这件事,与其说孩子入园焦虑,不如说家长入园焦虑,你看小孩出生的时候就哭了,大哭,第一次分离就哭了,断奶的第二次分离又哭了,上幼儿园的第三次分离还哭了,孩子只要有分离就会哭,但是他还是会从产道里挤压出来,那么难他都要自己挤出来,对吗?

孩子不管怎么样的哭,他都在长大,你看那些出嫁的新娘,她也舍不得她的家,舍不得她的父母,她也哭了,但是她的内心也充满喜悦,充满期待,她还是跟着她老公走了,从此养儿育女,不都挺好的吗?

孩子一次次长大的过程,其实就是跟母亲跟家庭一次次分离的过程,如果我们不焦虑,孩子就不焦虑,至少孩子焦虑没那么深。

一般看到孩子的焦虑,我们很希望看到孩子笑着和我们说再见,可是孩子不是这样的,孩子出生的时候,挤出产道的那一刹那,他是哭着的,他是没有笑着的,但是我们笑了,是不是?

2、4岁半的孩子,暑假前从不睡午觉,暑假在家妈妈带领睡了一个月,在开学入园后,怎样让孩子在幼儿园午睡呢?

这个问题挺好的,我们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样的地方容易睡着,如果有一个地方你感觉很危险,你睡得着吗?

如果你今天睡觉之前你觉得你床底下好像有一种很怪的声音,你睡得着吗?可能都睡不着。

我们在我们不信任的地方,不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的地方,是睡不着的。

小孩子真的都很敏感,如果是一个他不能感觉很温暖很安全的环境,他是很难以入睡的,所以有着入园焦虑的孩子的表现之一,或者说入园不适应的孩子,他会表现为不睡午觉。

所以,我们首先要接受那些入园适应不是很好的孩子,接受他不睡觉的这件事。妈妈可以跟去老师沟通,跟她讲,这个孩子在假期都是睡午觉的,我是怎么带他入睡的,妈妈把这些分享给老师,也许老师可以从中寻找到适合你孩子的方法。

然后,我们要信任幼儿园,跟幼儿园好好的合作,孩子就在我们和幼儿园之间过得很好,他很信任那里,他可能就会慢慢的睡着了。

3、目前一般私立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也比较一般,所以免不了有时可能会出现变相体罚的情况。

作为家长,知道这样的情况存在,有些无奈。该如何去沟通呢?私下找园里领导?还是算了?纠结……

首先,如果我们对带孩子的老师有意见或者有想法、有建议的时候,建议大家直接找老师。

如果找园长,那就是告状,老师会很不舒服的。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不舒服的时候,那个人能感觉的到,所以因为你的事,她看到你的孩子不舒服,那孩子是会有感觉的,会害怕的。

所以,首先要和老师去沟通。

跟老师沟通多时候可以这样说“老师,我家孩子回来说了什么或者说我看到了些什么,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想找您聊聊,了解一下”

这样说会好一些,不要生气。

谈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谈你的感受。比如说“我发现我的孩子这个地方被咬了,但是老师没有告诉我,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师没有注意到呢,我看到这个有一点难过,所以我想把这事跟您讲一下”,当你这样讲的时候老师就不会那么难受,接下来会比较容易一些。

然后,还有一点我想特别强调一下,我以一个老师的身份来分享,我更建议大家,如果你的小孩在幼儿园里是那种比较有界限的小孩,不是说绝对的中规中矩,但是是有界限的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不会给老师带来太多的负担的话,老师会很好的照顾你的小孩。

尤其在私立园,也不是说老师素质有问题,毕竟体制不一样,一般老师带几十个孩子的确是很辛苦的,如果两三个老师带超过二十个孩子,就不会太谈理念这件事,除非是非体制内的幼儿园老师带了很多年,特别有经验,老师界限很清晰的。

如果在体制内的话是很难被照顾好的。

还有一点可以透露给你们,其实当我们带全班的时候,我们通常带的是新入园的孩子,以及那些特别挑战的孩子,我们精力主要消耗在那些特别挑战的孩子那里,有的时候可能这个班级就一个这样的孩子,他会把我们的体力耗尽。

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都会遇见这样的孩子,然后整个心思都会操在那几个挑战的孩子,反而如果不是带着很强大的意识会忽略那些乖孩子,这是我们当老师的经验。

4、我家女儿两岁半,也是自己带,对环境要求很高,慢热,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有肢体碰撞。现在二胎怀孕中,孩子因为平时的引导很向往去幼儿园,但怕他不适应。

其实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我不知道你还要多久生,不要在生孩子前后去幼儿园,你能带着的话,可以在老二出生后过两个月再送老大去幼儿园,我觉得可能更合适一些。

如果在你要生的时候或是生的当口送大宝去幼儿园的话,那我建议你等她两岁七八个月的时候或三岁再去幼儿园。

5、儿子五岁,民办幼儿园上过一年小班,孩子很敏感,在幼儿园不敢跟老师交流,上了一年了还是做梦、哭不肯上幼儿园,中午睡不着觉。后来只上半天才愿意去。在乡镇,很愧疚,无法让孩子上更好的幼儿园怎么办?

首先谢谢这位妈妈,这位妈妈的问题让我想起来不要漏掉,其实可以一直让孩子上半天的幼儿园。只要你有这个条件,这是多么的幸福啊。

半天的社会生活,半天的家庭生活。特备适合小孩子,而且你的孩子现在可能还小,等他长大到六岁七岁的时候,也许他自己都想去上全天的了。

我觉得平衡是最重要的,其实你们住在乡镇,有乡镇的好啊,空气清新,自然风光好啊。

我觉得除非很特别的情况,否则的话0-7岁的孩子家庭教育一定是高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无法代替家庭教育的。所以家庭、母亲给她的温暖,给他的爱,给他的接纳会战胜幼儿园给她带来的伤害。

当然了,有可能的话还是和幼儿园沟通,他如果没有直接影响到你的孩子,那还好,如果是直接的那还是需要去沟通。

在这里提醒下,如果你的孩子经常做噩梦说不上幼儿园,那你就要引起警惕的,说明孩子内心是非常紧张的,非常不放松的。

如果长期因为上幼儿园睡不好觉做噩梦,那这样的幼儿园可能最好不去了,在家休息一段时间,换一所更加适合孩子的幼儿园。如果有条件的话你的孩子就上半天,吃了午饭接回来睡睡午觉,下午和妈妈散散步,做做家务,半天幼儿园半天家庭的生活是最好的。

其实你们乡镇有小朋友玩,不去上幼儿园也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在有界限的情况下,出于自由的意志去玩,每天晚上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家庭比幼儿园更好。

前提是你会带,如果天天在家看电视就不行了。

6、对即将选择的体制内的幼儿园,尤其幼儿园里全是刚刚毕业的老师,没有足够的信心和信任。又没有合适的幼儿园选择,作为家长自身如何调整,建立合作意识,注意哪些方面问题的调整?

其实肯定有一些经验是更好的,幼儿老师带孩子的经验这必须是自己积累的。带班上的孩子和带自己的孩子还不同。但是也有些人他没有经验,但是她天生就有那种母亲的直觉,自己本身就洋溢着母性的光辉,就是有这样的老师。

所以对于一个才毕业的孩子,她可能不懂怎么带小孩,他如果像你说的必须选择这样的幼儿园的话,那么就是对老师每天付出的辛苦给予肯定,多跟老师去产生同感。

如果老师有哪方面不知道的,作为家长,尤其是你家小孩生活上有哪些照顾,多事先跟老师去沟通。

老师需要支持的时候,比如说老师现在要做一项活动,需要家长支持,很多家长没有意识,或者很忙碌没有报名,这个时候你就报名,如果你跟老师合作得很好的话,老师也愿意听听你的建议的。

也有一些年轻的小姑娘很不错的,我在培训当中遇到过,我在我们幼儿园也招过的,真的有些小姑娘很厉害的,很适合当老师的。也许你们很幸运,会遇到这样的老师。不管怎样多跟老师去产生同感、多理解她、多支持她。

7、自己的孩子三岁两个月,每次去幼儿园之前都很害怕,很可怜的语气说我不去幼儿园可不可以,祈求的语气,哭得都让人心疼,但一天的表现还行,目前上了三周适应班每天都哭,有什么好建议吗?

你的留言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当初我在我婆婆家生活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我婆婆负责送我小叔子的女儿去上学,她一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都哭,后来的时候每一天奶奶送他要走了的时候,她都会说,奶奶你不忙走,等我哭了,后来她就哭成了一种习惯。

我觉得孩子哭哭没有关系的,重要的是孩子这一天有没有玩耍,有没有吃饭,有没有睡觉 ,是不是哭了一整天,如果不是一整天,你去接她的时候还很开心,这说明是正常的。

当然孩子为什么要哭,我觉得孩子早晨的感受和晚上是不同的,你看我们早晨要面对一天的事情,孩子要面对这种新的生活,尤其是一群孩子的社交压力,早晨他就觉得忙一些,他就要哭一下。

同时,也会取决于你对孩子哭得这种反应,如果孩子哭的话,你就说哭一会就去上学,你要是很放松的,你的反应不是很紧张,你的反应不是宝贝不哭,也没有那些安抚的话,哭这件事是接纳的,是放松的,可能你的孩子哭几天就不哭了。

我们带过很多孩子,我们经验如此 。等你接纳的时候,他就不发生了,就不会困扰你。

* 天使备注:阳光三月老师的分享给我们展现了很多的现实情况,有些言语暂一看您可能觉着不舒服,但如果能更深入地领悟老师语言背后真正传达的信息,我相信您定能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导师简介



 
 

阳光三月

20年以上教育行业从业经验

近10年一线幼儿教师及园长管理经验

3所华德福幼儿园的创办人

引领3000+家长成功蜕变


阳光三月,曾长期工作在幼教一线,比较擅长与中国当下的父母一起工作。


两个孩子的妈妈,热爱自然,喜欢分享,长期以演讲和写作的方式与同样热爱幼教事业的朋友们互动,进而支持到儿童的发展父母的成长。


人生中最幸福幸运的事情之一是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并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之二是能够陪伴支持有需要的家长们一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上学了,如何和老师搞好关系、有效沟通?
育儿说:四岁孩子不上幼儿园可以吗?这些因素要考虑
幼儿园3种“冷暴力”,很多孩子都在默默承受,希望你不在其中!
妈妈们注意了:幼儿园入学一定要注意这7点,少一项都不行
宝宝不合群(专题介绍)
虽然是孤独症,但是没关系|星宝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