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唤醒无意识,认识未知的自己?

荣格把积极想象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激活无意识或者唤醒无意识;

第二阶段:与无意识达成协议。

我用“停观随”三个字把第一阶段的要点通俗地概括出来,形成一个可操作的方法。

打开幸福里,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个是“停”。面对梦境,沙盘,或者来访者的一段经历、一段故事时,停在什么地方呢?一般我们可以停在意象、情绪、情感的地方;当然对于一个梦,至关重要的是要停止思维,停止判断。这是荣格特别强调的积极想象的操作要点。

那么如何停下来?可以通过“观”让思维停下来。古人讲,以一念代万念。你可以把你的思维停在一个地方,比如说你去关注意象,选择一个画面,选择一个意象,选择伴随的情绪,选择身体的反应。

那么停在哪里呢?一般可以停在意象和情感比较强的地方。意象经常伴随着比较强烈的情感,你可以停在那里,去仔细地看,看意象的细节。假如说你梦到一个房子,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房子?你在房子的哪里?你在房子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房子里面还有什么?这些都是可以探究的细节。

“观”包含了更复杂的内容,观什么呢?观意象,观意象伴随的情绪,观情绪伴随的身体反应。如果你慢慢地只是这么看着,有可能会唤起情结,也可能唤醒一些沉睡的记忆。这些内容被唤醒后,经常伴随着强烈的情绪。

就像昨天分享的荣格的梦:在梦里回到古代,放着一列尸体,荣格在看尸体的时候,它就动起来了;最后荣格面对一个十二世纪的尸体,这个时候是死的呢,荣格正在寻思这个是死的了,正在看着发现他手动了,也活起来了。

当面对无生命体的意象时,如果仅仅只是关注意象,意象就会被唤醒,被激活。比如,一个死人,一个雕塑,如果你仅仅只是看着它,只是关注着它,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它就活过来了,它就变得有生命了。实际上面对一个梦,如果你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只是看着这个梦,闭上眼睛去感受梦的气氛,体会梦的意象和梦的细节。这个梦慢慢就活起来了,甚至梦慢慢就发生变化了。所以“看”是唤起无意识的奥妙。

当你停止思维,只是关注意象,关注梦的片段。梦的片段可能就会被唤醒,会被激活。一旦意象活起来了,动起来了,怎么办呢?你跟随着它就好。其实这里面也包含着面对无意识,面对梦的态度。我们不是大海的主人,我们要跟着无意识的意象走,跟随着变化走。当意象变得越来越强大,真正地鲜活起来了,你要调动意识自我的功能,去跟意象沟通、对话。

当然也要随着来访者,来访者的语言也好,思维也好,情绪也好,你也要随着他的变化。我个人觉得咨询有时候就像打太极一样,大家知道太极拳的那种跟随,不是以自己为主,而是不即不离地跟随着我们的对手,贴着他走,跟着他走。

当来访者讲一个梦的时候,梦已经是一个背景了。就像一个沙盘,或者一个容器一样。咨询师和来访者所探讨的具体的一句话,一个事情,一个情结,是在整个梦的背景中,所以在分析过程中,你要试着构建这个背景。当你也能在梦中,在梦的气氛中,那么通常梦的整体功能就发挥了作用。

而这时候自发性更容易被唤醒,更容易自发地按照它内在的生命力去发展。就像一个种子一样,长成什么不是我们来决定的。一个种子长成什么,我们跟随它就好了;长成茄子就会结果,该长成辣椒就长成辣椒,也许是一棵参天大树,都由它内在的力量决定的。实际上一个梦也是,沙盘也是,你要跟随它的变化,这个过程也是在营造一种自由安全受保护的空间,也是一种守护,一种陪伴,一个见证。

答疑环节:

① 问:我目前在咨询工作中还没有工作过梦,对这个比较模糊。听起来好像梦的工作没有一个结构性的操作。我所理解的就是不用思维,不用判断,尽可能地跟着自己或者对方去感受无意识和原型的一种状态?我不可能完全没有投射,或者思维上的理解。这应该比较难控制。所以我觉得挺随意,是不是只要我灵感够好,我就能控制这个东西;如果我灵感不好的话,就无法理解这个东西。是不是这样理解呢?

答:并不是的。实际上灵感好的人不一定做的好,走火入魔的情况更多。实际上这几天的工作坊中我们是讲了一些梦的工作方法的。但是大家没有经验,所以觉得很懵,这也是很自然的。你不知道如何工作梦怎么办?你可以试一试画梦,这是荣格的经验。

你就如实地去把你的梦,把你最有触动的,最有情感的,或者最感兴趣的那个部分把它画出来。不是为了画而画,画的过程你可能就会唤起很多的情绪,甚至画着画着意象自己变化了。恍惚之间就有一些想法出来了。这个过程可能就唤起了情结、情绪或者无意识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分析师使用不同的方式工作梦。

② 问:有些时候意象是很难承载和表达的。我看了荣格的《红书》,他也觉得有一个阶段他觉得内在的东西已经不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之后他就去了塔楼。您讲到要让意识有些作为,我对这句话有些困惑,可以给一些建议吗?

答:实际上当无意识的力量变强了,我们的意识自我至少要坚持现实的功能。我们是活在现实世界的,不是活在想象的世界的,你要坚持自我的立场。荣格在《红书》中与遇到的意象有大量的辩论,他用科学的知识经验,坚持自我的立场来辩论。辩论不是为了打败对方,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听取对方的立场),实际上这是一个共赢的状态。就好像我的立场是这样的,现实的立场我不能违背,那你的立场是什么样的,我也认真听取你的。最后形成的超越功能,实际是吸收了对立双方的观点,形成一个更高的体系,这个过程带有某种自发性。

无意识的力量非常强大,如果你深入无意识到了某一阶段,最好找一个分析师,一个过来人,可能更容易帮到你。就像我们讲炼金术,它是要在一个容器里面,或者到深山老林里,到山洞里,或者炼丹炉,一定是在一个容器里面完成的身心整合。深入内心世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会有各种现象发生,无意识的力量非常强大,你自己需要非常谨慎。要读很多书,尤其要找一些过来人去请教,去讨论,这个非常重要。

图:荣格所绘曼陀罗

③ 问:想分享一下个人体验。我会把身体里的意象画出来,有一段时间画(意象)到停不下来,是不是一定要画在曼陀罗那个圆里?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没办法承载,需要停下来,没办法继续画。

答:不是(必须画到曼陀罗那个圆里)。你看荣格也不是,荣格只是自发地画到了这里。前面很多都是破碎的,结构很混乱的都有。这种自发性是很重要的,如实地把那些东西画出来就好了。

我的建议,一个人走这条路蛮不容易,当然你要读荣格,荣格自传,读《红书》,这都是内在的历程;如果要有一个分析师可能更好,就等于有一个陪伴者。和你一起去面对,一起去承载。当你不能承载的时候,可能更需要一个人,来看一看发生了什么,究竟是什么东西让自己不能承载,背后肯定触动了一些力量。当你停不下来的时候,就是无意识的力量变强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意识自我就一定不要无所作为,一定要有所作为。你要有一个强大的意识自我,去跟这个内在的力量去对质、去辩论,整合成一个新的自我。

你也可以多读一读荣格的《超越功能》,它讲到了积极想象工作的两个阶段,讲到了危险、偏差。你要大概知道哪个方向是偏的,哪个方向是对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级班作业展|自性在沙盘中的表现
色彩刺激的背后还有 7 个心理学事实
10个问答深入了解荣格学派析梦技术和方法 | IAAP副主席Angela Connolly督导课堂
《易经》在心理分析过程中的应用(节选)
【微课整理】“听申荷永与你聊梦”| 传道授业篇
真正的咨询情境中,我们如何使用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