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转载)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当前不少初中生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厌学情绪。基于厌学的危害性比较大,本文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农村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首先从家庭成长环境为切入点,具体谈了家长的文化素养、社会环境、学校因素及学生自身对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影响,最后谈了采取有效的对策,社会的大力支持,学校的宣传教育,学生自身的修养。

关键词:农村初中 厌学 成因 对策。

目前,中学生存在多种心理障碍,如学习方法不良、学习兴趣不高、考试焦恐惧等。这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严重滞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厌学是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的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由于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新的“读书无用论”已在农村不少家长及学生头脑中泛滥,农村教育危机不再是因贫困而失学,而是转化为学生的厌学心理现象。农村学生厌学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他们厌恶学习或者不愿意主动学习,并且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中学生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现就我校学生厌学现状做以分析:我校15个教学班,668名学生,根据调查统计,七年级厌学率18.7%,八年级厌学率21.3%,九年级厌学率25.6%。对496名七——九年级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抽样调查表明纯文盲48人占9.7%,小学(含小学末毕业的104)221人占44.6%,初中(151人末毕业)20841.9%,高中(含末毕业5)19人占3.8%,说明了子女厌学与家长文化素质偏低有必然的关系。

一、农村学生厌学的原因剖析

1、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长素质普遍较低,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认识不清,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远见,对子女前途茫然不知。上世纪90年代家长对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能考上中专、大学,端上铁饭碗,跳出农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没有了铁饭碗,大学毕业的学生也没有就业保证,加之学校学费的增加,好多农村家庭无力承受,功利思想又深入家长之心,他们会算这样一笔帐,一个学生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六七年需要五六万元的开支,且毕业之后工作还不会有着落,如果现在就出外打工帮助家里,不但会省下这五六万元,而且还会再挣个五六万元,为什么还一定要支持子女读书呢?于是,有这样思想的家长就不想管孩子,放任自流,能读啥样就读啥样吧,或者给子女贯穿“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不能与学校积极配合,往往还给学校工作制造障碍,这样进一步助长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2)家长疏于子女思想品德教育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的监管,不但供给他们衣食,尤其对他们的品德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是,农村现在学生的父母大部分在外打工,将子女托给专人或亲友代管,他们只关心子女的吃穿、身体、学习等情况,对女子思想品德教育很少过问,加上老人对于子孙总有一种舍不得的感情,亲友又不便管理,这样更放纵了孩子,使孩子自私、任性、怕苦怕累,胸无大志。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和家庭中自由舒散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贪图玩乐、享受、不求上进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2、社会环境的诱因

首先是由于招生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学生对于求学就业的前途感到渺茫,辛辛苦苦多年的学习未必能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不如趁年轻就出去打拼。其次,同龄人诱导,这些同龄人出去一年或多年的丰富经历,闯荡世界的多彩人生,平添了他们几分向往,在他们的眼里,已是外面的世界精彩之极,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获得经济收入,比在学校啃书本有趣多了。再其次,父母打工的榜样。父母在外打工的收入,可能使这个贫困的家庭走上了富裕,无论在子女还是父母眼里出外打工比较实际,趁早为子女的婚嫁奠定基础。其四、打工族与家乡工薪阶层收入比较。打工族平均年薪可获1.5万元到2.5万元之间,可是家乡国家公务员平均年薪不到1.2万元。他们想,就是将来大学毕业后获得公务员岗位,也不过如此吧,何必负出哪么大的代价呢?其五,外面的就业市场对打工人员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只要有初中文凭都可以找到工作,因此,家长对子女的学习不重视,学生也懒得用功,混一张毕业证了事,长此以往,厌学情绪油然而生。

3、来自学校内部的原因

教育行政部门简单的管理模式,以考试作为评价学校工作、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手段,导致学校对统考科目的学习强度加强,学习时间延长,相应地削弱了其它传统科目的学习时间和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虽然一再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但难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压抑了学生的情绪。另外,许多课程内容的设置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此缺乏兴趣,加之农村教师素质偏低,虽然进行了不断地培训,还是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对新的教学的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一知半解,难以调起学生的味口,又在教学中不能采取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而是采用省心,省事的老办法:加强学习强度。如一个词语写十遍、一道数学题做五遍等。延长学习时间,如让学生提前到校补课,课余时间留学生补习等。因此学生感到时间紧、学习负担重、压力大,便采取消极态度,滋生了厌学情绪。

4、学生自身的因素

①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

②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

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智力低下等,都可导致在学习中遭遇失败,产生厌学心理。

二、采取的对策

1、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但在农村学校应逐步取消单一的考试成绩对学校、教师工作评价机制,使学校的整体工作按照教育规律正常运转,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活动,减轻课业负担,心理负担,使学生从作业中解放出来。从教师方面来说,应加强新课改理念的培训,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艺,挖掘教材潜力,开发课程资源,以新奇的教学方式,巧妙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改变过去“磨洋工”——用时间和强度来提高成绩老办法。这样,学生的书包轻了,心理压力小了,学习兴趣就浓了,自信心就会强了,学校就有吸引力了。

2、提高家长素质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父母的文化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健康成长。1991年中国奥林匹克竞赛选手家庭环境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在82名选手中,有97%认为受到了父母进取精神的影响,43%认为主要是父亲的影响,29%认为是母亲的影响,13%认为是双亲共同的影响,因此,家长的文化素质影响到家庭的教育质量,家长品德素质决定子女品德面貌,家长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着子女的思想觉悟,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女汉,老子卖葱儿卖蒜”就是父母影响子女最好例证,因此提高家长的素质刻不容缓,可采取如下措施:

1)呼吁全社会重视教育,呼吁政府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支持教育改革,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提高公民的认识水平,达到提高家长认识的目的。

2)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委员的优势,加大对家长教育宣传的力度,树立家教的成功典型,介绍家教的成功经验,来转变农村家长的思想观念。

3)做好家访工作,密切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树立家长对孩子成才的信心。

4)加强沟通,营造控辍保学的大环境。坚持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社会开放日”等活动,请学生家长进课堂听课、学生家长可以到学校各科室考察,参观学校集体活动,还可以与校长、教师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让学生家长了解新课改,支持新课改,使广大家长了解并认同新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支持学校的工作,配合学校做好控辍保学。班主任、任课教师经常开展家访活动,特别注重对学困生和贫困生的谈心和家访活动,及时掌握学生家庭和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实现教师、家长、学生的三沟通,有效地避免了误解和矛盾,加强沟通和交流,帮助学困生和贫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开设了学生教育心理咨询室,组织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构建起了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教育保障网络,在全乡形成良好的控辍保学大环境。

三、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是克服学生厌学心理的关键,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使学生认清形势,端正学习态度。其次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信心教育、感恩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奋斗目标,增强学习的信心。

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一种目标通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联合为一整体,开展合作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厌学的心理,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中学生厌学心态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共10篇)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
初中学生厌学成因与对策
中学生厌学是一个普遍现象,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