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妥善处置民族宗教领域突发性事件的几点思考

关于妥善处置民族宗教领域突发性事件的几点思考

作者:刘菊芳 孙泽群 时间:2010-12-03
 
  近年来,娄底市范围内发生两起典型的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一起是新化县基督教石冲口教堂的暴力冲突事件,另一起是新化县外来少数民族成员同城管执法人员的冲突事件。这两起突发性事件在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置,但留给我们主管部门的思考却意义深远。
这两起事件,其表现形式是典型的“发生纠纷——情绪激动——双方殴打——扬言上访——串联声援”模式,具有相似的共性,如何把发生在民族宗教领域突发性事件化解在基层、消弭在萌芽状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重要保障。
  一、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是加强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思想基础,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使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意识真正深入到各族群众心中,消除民族歧视,倡导各民族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二是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在处理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矛盾和纠纷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依法办事,不夹杂个人感情和私念,就事论事,从快处理。三是要发挥民族干部和宗教人士的作用。民族干部和宗教人士政策意识、法律意识强,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桥梁,也是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关键。要发挥他们与少数民族易沟通、有一定影响力、处理问题公平公正的优势,教育引导群众依靠政策依靠法律解决问题,尽快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和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少数民族遇事串联既有历史等原因,更有民族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较低的原因。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法制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特别是提高法律素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要坚持不断地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针对不同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逐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各民族群众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二、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实行各级民族宗教工作职能部门行政责任制,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在处理民族宗教领域突发性事件的协调作用,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民族宗教、公安等职能部门要快速反应、协调应对,通过建立部门协作、区域协作的联动协调机制,依靠基层群众的支持,形成统一指挥、反应敏捷、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
  二是完善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机制和责任制。按照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完善已建立和形成的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和乡(镇)、村两级责任制,在明确属地管理原则的基础上,把处理民族宗教领域突发事件列入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纳入对乡(镇)、村干部工作考核,真正使防范和处置民族宗教突发事件的工作纵向到村、横向到人。
  三是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预警工作。居安思危、预防为主是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首要原则。要确立严格的信息报送制度,完善预警机制,通过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制,研究分析突发事件概率和存在风险的程度,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准确定位,分级调处,有效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率。
  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处理好民族宗教领域突发事件,对新时期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民族宗教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必须具备全局的观念、长远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法治的意识、服务的理念、务实的作风、健康的心态;必须刻苦钻研业务,优化知识结构,在提高四种能力上下功夫,即: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分析复杂形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整合社会资源、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疏导群众情绪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络,主动超前研究民族宗教领域新情况和问题,坦然应对民族宗教领域突发性事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
2021年宗教工作总结
如何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2011 2
积极推进县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刊文推介 | 我国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