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络谣言”止于责任

“网络谣言”止于责任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1日 09:11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罗智刚

  当前网络世界风生水起,人人手握“麦克风”众声喧哗,互联网在带给人们共享“文化大餐”的同时,也让谣言像病毒一般“漫天飞舞”。去年,“歼10战机坠毁”、“绝症患者连杀8名村官”、“修订个税问题的47号文件”、“海南支教女生被轮奸”等谣言此起彼伏,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也引起广大网民和互联网业界的公愤。

  网络谣言就是网上“毒品”,不断污染社会环境、吞噬人们美好心灵。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网民刻意制造、传播,不仅吸引阴暗心理者的眼球,又夺取善良网民的善意,更毒化一批又一批新网民。这种“网上心理毒品”的社会危害不亚于“黄赌毒”,必须彻底铲除。因此,应该积极支持政府部门严厉查处、惩治谣言制造者及恶意传播者,通过行政立法、政府管制、媒体自律和网民自我约束等多方努力,共同建造一个真实美好的网络“绿色家园”。

  网民是整个“网络谣言”的直接参与者、受害者,就应该自觉抵制谣言,加强自我约束,不传谣、不信谣,更不造谣。要带头学习网络、善于运用网络,增强甄别谣言、自觉抵制虚假的能力。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到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勇于带头、敢于担当,为建造一个真实美好的网络世界而努力,还一片洁净的网络环境。在平时,我们就要善于学习和掌握一些业务知识、网络常识和法律法规,不断提升素质、跟上时代,增强信息辨识力、提高自律力,在网络时代发挥自己应有的一份光和热,弘扬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反之,如果不重视学习、不善于学习,就很难甄别网络信息真假,也就失去了做网络时代“弄潮儿”的资格。

  网站、社区是“网络谣言”的滋生地、发酵场,互联网企业要遵守行业规范,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网络媒体为追求时效性,往往忽略传统媒体层层把关、严格管控的审查流程。部分网站监管不力,不经查证即引用、转载虚假信息;部分网站因利益驱动,一心赚取点击率,明知是陷阱仍肆意转载;部分编辑职业素养缺失,审查不力,把关不严,无形之间充当了谣言的幕后推手。这些都是网络谣言的推波助澜者,应该坚决摒弃。同时,呼吁网络媒体研究制定自己的行业规则,大家共同来遵守和维护,让故意造谣、传谣的网站没市场、没信誉、遭唾弃,在业内无法生存、立足。

  根治“网络谣言”更需法制给力。目前,我国互联网建设亟需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做到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坚决惩处,用法律武器铲除这颗“毒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办法,完善相关制度,根据谣言不同危害和性质,对造谣者、传谣者采取不同的法律制裁,让他们意识到藏匿在网络中肆意妄为是行不通的。首先,研制法规、细化制度,不断探索、出台、细化一批行之有效的适应网络发展的法律法规、办法措施。欧美诸国颁布上百项网络管理法律,将互联网“与真实世界一样进行管控”,未尝不可学习借鉴。其次,严格执法、依法管网,各级政府官员特别是网络管理部门在带头不信谣、不传谣的基础上,更要严格执行现有的网络法规,依法维权、依法办事。第三,严肃惩处、以儆效尤,花大力气、下硬功夫查处惩治一批影响恶劣的网络谣言责任人,对诬告诽谤、影响恶劣的信息要坚决打击。让每一名网络参与者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坚持诚实守信原则,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网络协议。

  谣言止于责任。“众声喧哗”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舆论生态的维护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你、我、他担起这份责任,共同努力。每一个网民、网络媒体和管理者都理应勇于担当,有责任和义务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律问题不求人:不信谣 不传谣 造谣会坐牢
北京网媒协会呼吁“抵制网络谣言 共建网络诚信”
网络传播不可跨越法制边界
铲除网络大谣须多管齐下(深阅读)
你会吗?面对网络谣言,说No!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和网络环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