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场攻略:职场边缘人 拿捏尺度尽量融入团队

职场攻略:职场边缘人 拿捏尺度尽量融入团队

这个时代,我们一直在张扬“个性”,仿佛我们的个性已经被压抑了多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奔放。在我们“史无前例”地张扬个性的时候,很多时候却忘记了人是群居动物,忘记了有些规则是必须要遵守的。

有这样一部分职场边缘人,感叹自己“命运悲苦”,在他们身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堵坚实的墙,这堵墙的名字叫做“个性”。正是这样的墙,把自己的心灵隔绝在孤堡当中,表面看,和外界距离不远,似乎伸手可以触摸到,但是却无法融入,靠近的只是一抹剪影。于是,他们不情愿地成了“透明人”。归根结底,是个性和群体相处关系的尺度没有把握好。

当个性变成了尖锐的棱角,刺向你身边的人时,只会让你周围的人退到安全距离以外。前面例子中的俞江,为什么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是由于自己的个性造成了今天的结果。几个同期进来的同事出去聚会,本来是有效沟通的好机会,也是积极建立人际关系的良好机会,但是俞江是怎么做的呢?他没有问周围人的需求,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说服大家听从他的安排。这也罢了,事情总要有始有终,既然是他提议去吃自助,自然是他去定位子,可是他没做,也没有客气地请别人帮忙,集合的时候还因为“堵车”迟到了。说到底,大家都是聪明人,谁的智商都不差,一次两次,勉强应付过关,但是继续敷衍的结果就是让人对你的信用产生质疑。当信用破产的时候,也就是众人离你而去的时候。这样的以自我为中心,可谓“个性”之极,莫非他以为地球绕着自己转吗?

至于晓眉对俞江的评价,即使不完全客观,即使夹杂了很多个人情绪,也足以说明问题:俞江的个性实在不招人喜欢。也许俞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鸡毛蒜皮有多么严重,但的确给同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最后,俞江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拔掉身上的刺,他选择了保持个性,却失去了群体。“独来独往”、“孤单”是他的生活、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因为没有发自内心的力量去审视与反省,更不要说付诸实践。

如果说个性太强了,变成了刺猬,那么没有个性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行!虽然,群体里需要的是包容,是彼此的谦让,但是不要忘记,群体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每个个体都是力量的源泉;群体之所以有活力,是因为个体恪守着自己的界限,使系统达到一个平衡。因为相似的背景、相同的目的,使不同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群体。

文中的孙伟明在某些场合下的确表现得“太没有个性”。比如,他谈自己的创意,这是非常需要张扬“个性”的场合,可是他却要模仿前辈们那样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结果变成了“东施效颦”,这样的做法,压抑了自己的个性,没有做到扬长避短。还有的场合,孙伟明过于“乐于助人”而忽视自己的“个性”,没有掌握好自己的界限,做了很多本应别人做的事情。虽然助人为乐是美德,但在职场中,职业化的做法更有助于职业发展——这并不是抹煞我们心中的善念,而是从一个尺度的把握上来衡量个性要收敛的程度。

其实,关于个性的讨论已经很多年,却还是有各种各样新的问题出现。很多时候我们依然拿捏不准个性的尺度。个性,有其独特性,但是当我们要和别人打交道时,这个显示我们独特性的特质就应该能伸能缩,还能变成各种形状。正如案例中的孙伟明,别人的评价是“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思维体系”,似乎他说话总也说不到点子上,这也正说明了融合的问题。到底我们的个性在人际交往中保留多少?卓尔不群、鹤立鸡群不好吗?事实证明,如果你不能用你非凡的能力征服别人,还是尽量融入团队比较好,这就更加证明了在群体中保持思维与众人一致、在一致性中保留个性,这样的思维习惯是多么有效。

如果用自然界的一种物质来形容个性,最恰当的就是水了。激烈的时候汹涌澎湃,沉静的时候温婉缓和,无论有没有个性,个性张扬到什么时候,水,都能屈能伸,能依外部的环境而变化。“职场透明人”,要把禁锢自己的孤堡化为水,虽然也透明,却力量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仕强:沟通不完全靠说话,一定要能拿捏好一个尺度
拿捏人性,引爆商机!13招驭心术,赚钱攻略揭秘!
最全相亲攻略,从规则到聊天,到约会见面,轻松拿捏
做自己,懂藏,善终
职场中,如何拿捏“低调”和“高调”?
【职场中有这13种烂个性,别想成功了!】咱们也不是唯成功论,其实在职场上有这个小个性的人,确实与之共事会比较艰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