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进“两型社会”健康城镇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这些论述,凸显了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是对未来城镇化健康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判断。加快推进湖南“两型社会”健康城镇化发展,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大结构性问题的要求,又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提升湖南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前,湖南城镇化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推动城镇化发展模式由速度型向速度、质量与效益并重型转变,由规模扩张向规模扩张与品质提升并重转变的重要历史阶段。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健康城镇化建设。

把健康城镇化作为推进湖南“两型社会”城镇化的目标和方向。健康城镇化既不是单纯的人口城镇化或土地城镇化,也不是出现大面积的“贫民窟”和严重的“城市病”、“农村病” 的病态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四方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是人口经济活动转移的人口城镇化、整个社会经济中城镇地域产出比重上升的经济城镇化、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的土地城镇化和城乡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融合发展的社会城镇化,是这“四化”和谐共进的城镇化。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要求的“两型”产业、城乡统筹、节能减排、生态保护、“两型”生活方式等均与健康城镇化有着同样的要求和目标。我们既要着力改变已经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还不是市民,还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权利待遇的“半城镇化”,也应防止出现城镇建设和发展偏向先富起来的阶层、强势群体,片面追求高楼、广场、奢侈、豪华、气派、现代、超前的城镇“贵族化”现象。

推进湖南“两型社会”健康城镇化建设应巩固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健康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上,健康城镇化必须依靠产业支撑,否则就是“唱空城计”,会造成“过度城镇化”。拉美城镇化陷阱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例如,巴西近几十年经济发展迅速,农村人口大批向城市迁移,2000年城市化率已达81.2%,但是与之伴随的是枪支毒品泛滥贫民窟,里约所有贫民窟里居住的人口超过200万人,时常缺水断电。当前,湖南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服务化是提高健康城镇化的基础条件和有效手段。城镇的发展、功能的提升,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和带动,加强城镇化与信息化、服务化协调发展,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现代化道路,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湖南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湖南“两型社会”健康城镇化建设应在制度创新上取得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大法宝就是制度创新,而当前湖南正面临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四大国家战略层面支持先行先试的巨大政策优势。因此,应在未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内,充分解放思想,用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有效推进湖南“两型社会”健康城镇化,走出一条开拓创新之路。比如在不完善的户籍、社会保障、就业、土地、住房等制度方面,可选择一到两项在特定区域内先行试验,不断完善,然后予以推广。只有通过制度创新的办法破除制约健康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推动湖南经济持续增长。

(执笔人:贺培育 黄永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县域现代化的中国意义--晋江模式发展30年改革调研
周强:科学发展谱写富民强省新篇章
转型潮流中的“四化两型”描绘发展新图景
“四化两型”推动科学发展
湖南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举行 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摘要)
河南新型城镇化:统筹小城镇建设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消弭城乡二元经济社会鸿沟河南正在实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