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退休制度调整需从长计议

  推迟退休的建议近年来在我国曾多次提出,但几乎每次都会遭遇反对声。反对者认为,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福利水平和工资率都比较低,人口老龄化程度也不一样,不适宜采用推迟退休政策。而且当前养老金政策中存在的公平性等问题让人们对“养老未来”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心生疑窦。

  对老百姓来说,养老金账户缺口导致若干年后的支付危机,是一个遥远的宏观测算。而农民与城镇职工、企业职工与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及公务员在缴费和退休待遇上的差异,则是看得到的现实。如果说延迟退休是在不大幅降低退休福利、不提升缴费标准和财政补贴的前提下,避免养老金支付危机的无奈选择,那就要首先解决养老金的公平问题。只有缴费和待遇的公平问题解决了,并让老百姓看到延迟退休对退休待遇有效改善,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愿意考虑延迟退休,共同承担养老成本。

  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老百姓对养老金运行机制不甚明了。要消除老百姓的困惑,让公众有一个可信的“养老未来”,美国的办法可以作为一种借鉴:各级政府定期对未来若干年的养老保障体系财务状况做出预测,展示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主动对养老待遇和政策进行调整。既保证公众的养老待遇水平,又避免养老金支付危机发生。只有把账给老百姓算明白,老百姓才会有稳定的退休预期,才能理解专家们说的“推迟退休以弥补支付缺口”的问题。

  在此之前,若盲目地推迟退休年龄,并不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从国际经验来看,由于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职业等方面的差异,人们会依据个人偏好对实际退休年龄做出不同的选择。换句话说,法定退休年龄的刚性规定并不一定能带来实际退休年龄的改变。据统计,在当前男60岁、女55岁的退休制度下,我国的平均退休年龄实际却只有53岁;而另一方面,在经济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我国退休人口的再就业比例一直在30%以上。

  退休制度调整牵扯多方利益,调整与否、怎样调整都需要从长计议。退休制度调整目标应该是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和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不能单纯将推迟退休作为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的办法。现阶段,对特定人群采取有弹性的退休政策,充分尊重劳动者个人选择,并给予自愿延迟退休者合适的经济补偿,起到示范作用,或许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褚福灵: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养老制度改革的关键点 ? 政治 ? 文稿 ? 报告 ?
同样工龄,退休教师比企业退休养老金多出1000元,看看其中的原因
历史上哪个朝代的退休待遇最好-今日头条
古代官吏退休后,都怎么养老?从退休制度入手,剖析古代养老制度
退休缴费不满15年怎么办?
对于50岁以上的女性,如何缴纳社保比较合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