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展批评不能“流于形式”
2014.04.21 14:19
来源: 求是理论网 作者: 杨巧
字号:【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是防身治病的有效“利器”。能否用好这把“利器”,对于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浓厚,党的事业就能蓬勃发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淡薄,党的事业就会受到影响。确保民主生活会开出高水平、高质量,必须认真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而检验“开展好”的重要标准,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有“针对性”“麻辣味”,能够“红红脸”“出出汗”。如此,才能触动思想、触及灵魂,催人警醒、催其奋进。
毋庸讳言,近年来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间,批评与自我批评常常“流于形式”,已经失去了本来面目。具体而言,大致有三种表现:一是含糊其辞,用“有的人”模糊具体的人,用“有的事”模糊具体的事,该回应的问题不回应,该剖析的错误不剖析,甚至文过饰非、偷梁换柱,自我批评谈“感想”,相互批评提“希望”;二是蜻蜓点水,“学习不够”不说差距在哪里,“理解不深”不谈根子是什么,一味以“抽象”代替“具体”,刻意用“共性”掩盖“个性”,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企图“大帽子”底下“全身而退”;三是鹦鹉学舌,人家说什么,他重复什么,人家怎么说,他怎么重复,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只求随声附和,谁也不得罪,只想蒙混过关,啥也不作为。
自我批评敷衍了事,相互批评一团和气。这种似是而非的“批评”,说起来洋洋洒洒,听起来头头是道,实质上轻描淡写,形同于隔靴搔痒。究其原因,一是抛不开面子、不敢自我揭短,所以遮遮掩掩,触不到问题的根源;二是害怕失去人缘、担心打击报复,所以避重就轻,谈不出具体的意见。这些“私心杂念”,其实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它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讲圆滑,不讲正气讲和气,严重污染党内组织生活的良好空气,直接妨碍自我教育和批评监督的正常进行。长此以往,势必纵容错误的滋生蔓延,可以说害人害己、为祸不浅。
轻描淡写,从来不解决问题;隔靴搔痒,绝不是帮助同志。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自己抱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和对党负责的精神,才会襟怀坦荡,才会有‘脱裤子’的精神,也才会把思想作风整好。”由此可见,认真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有识大体、顾大局的担当,必须有敢揭短、能亮丑的决心。有了这样的觉悟,只要出于公心、胸怀坦荡,就不用怕这怕那;具备这样的魄力,只要捧出真心、推心置腹,就不会心存芥蒂。这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展示,也是党员干部作风素质的体现。
当然,认真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有坚定的态度,还要有良好的方法。一方面,要正确开展批评。批评的目的,在于扶正祛邪、治病救人。开展批评,决不能无的放矢,甚至借机报复。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错误不掩饰、问题不夸大、分析不上纲,力求客观公正、明辨是非;要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批评。批评是善意的帮助,也是负责的警示。对待批评,决不能置之不理,甚至针锋相对。要闻过则喜,脸上不挂霜、心里不记仇;要闻过则思,及时查找原因、努力汲取教训;要闻过则改,针对缺点错误,积极给予纠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推动个人进步、促进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以此次民主生活会为契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务必认真好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充分运用这一“利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扫除;要努力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不断营造党内生活的民主氛围,努力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组织部)
返回顶部
【打印】【纠错】【求是论坛】【网站声明】 网站编辑: 程卫军
分享:
相关文章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把刮刀
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防身治病武器
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开展批评三味主“药”量要重
真正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用好用灵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要摘掉面具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去“难”留“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世忠:用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难”的表现、成因、危害与对策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1
【我的卧🐯湾】高扬:知不足者品自高●马达读人物之87期
批评与自我批评心得体会
高度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