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底光明昭日月,身后恩泽教“行知”——《传奇王阳明》读后感
心底光明昭日月,身后恩泽教“行知”——《传奇王阳明》读后感

 

读过商务印书馆的新书《传奇王阳明》,我又是敬仰,又是惭愧。敬仰的是王阳明几乎完美的圣贤形象,惭愧的是我一直不了解他。感谢本书作者浙江大学董平教授,还原出阳明先生光风霁月的高尚人格,和保国安民的传奇人生。

王阳明创造了中国古代汉文化的最后一次辉煌,在思想、教育、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高超成就,是难得一见的全才备德之士。他自幼立志做圣贤,少小考察闯边关,中年仗义斗官宦,壮年剿匪战千山,老来平叛熄狼烟,身死异乡裹尸还……彻底实践了他“知行合一”的教育理想。

王阳明文武兼备,文可开宗立派,武可统军靖难。但他的人生理想,是文治不是武功,是通过道德教化来文明百姓,而不是通过武力杀戮来震慑百姓。所以他每一次用兵获胜后,总是尽力做好安抚工作,尽量使政策符合百姓的利益,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王阳明长期从事办学和讲学活动,来进行宣传教化,力图通过思想的改变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他的许多教育理念,一直被实践和传承下来,甚至超过了他本人的名气。比如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他的“知行合一”理念而改。很多耳熟能详的说法,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良知”、“天良”等,都根源于他的学说。

“知行合一”这个古代教育的方子,能治现代教育的病。或者说,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教育问题,根本原因是脱离了这个理论。

为什么有学生高分低能?因为知识和行动的结合出了问题;为什么有学生不知道感恩?因为良知被自私扭曲了;为什么有学生辱骂老师?因为尊师只停留在口头上;为什么有老师虐待幼儿?因为良知被性恶泯灭了……可见很多教育问题的本质,就在于知识(包括良知)和行动不能合一,不能相互促进。

现代教育应该重新重视和提倡“知行合一”理念,用以改变“学用两张皮”的教育现状。具体地讲,就是用王阳明先生“致良知”的理论来指导和部署教育工作。多接触社会生活,多了解各行各业。缺乏实践就增加实践,缺乏良知就激发良知。不尊重人的加以批判,不懂感恩的进行揭露。道德水平高的自己“致”自己,道德水平低的由外力来“致”。直到所有人的知识和行动能够相互验证和促进,直到所有人的良知和行为能够和谐和统一,那就是教育大成之日。

世界上的事,怕就怕“真”这个字,而“知行合一”的本质就是教人求真。它能促进言行一致,出真人而不是假人。它能促进理论和实践结合,求真知而不是假知。真人真知多了,假人假知少了,社会一定会变好,想不和谐都不行。

王阳明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当然不止于教育。但他的“知行合一”理念,显然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急缺的。如果他泉下有知,看到中国教育的现状,恐怕要急得再活过来。借用古人智慧,改善教育状况,正是当代教育人的历史责任。

王阳明是一个传奇,阳明学是一个体系,仅仅从中读出教育是不够的。《传奇王阳明》一书诠释真正的儒家思想,阐述真正的仁义之道,唤起中国人的历史荣誉感和道德使命感。这样一个近乎圣贤的人,我们不该把他遗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传习录读书笔记
90分钟看完《知行合一王阳明》观传奇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不是就是“实事求是”?
王阳明静坐下的智慧:守静与谨独
90分钟看完《知行合一王阳明》观传奇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知行合一王阳明》观传奇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