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也迷信败也迷信的严嵩

2014-08-16 08:29:09

归档在 我的博文

其实严嵩本人似乎不怎么讲迷信,至少史籍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不多。但他一生政治生涯中,因消费别人的迷信而发迹,后来又被别人的迷信消费而败落。成也迷信败也迷信,一切仿佛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所谓的“别人”指的是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纵观朱厚熜在位期间,一开始还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但到中后期,却沉溺于炼丹,迷信道术,轻信方士。而严嵩的发迹,与皇帝这一特殊的兴趣爱好有密切的关系。《明史》评价严嵩“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阿谀奉承皇上,本来就是严嵩的特长,皇帝有这些的爱好,岂能错过。于是他投其所好,一味奉迎,讨得了皇帝的欢心,最终一路升迁,位极人臣。

嘉靖七年,严嵩奉命祭告皇帝父亲的陵墓,回来给皇帝汇报时,大肆渲染祭告时发生的种种奇异之事:“应时雨霁。又石产枣阳,群鹳集绕,碑入汉江,河流骤涨。”这一系列祥瑞之事,分明昭示着皇帝老爸的德高望重,皇帝本人的英明神武。于是龙颜大悦,严嵩迅速得到提拔,进入到权力中枢。

当时还有一位大臣夏言,地位尚在严嵩之上,但皇帝对于道术的迷信给了严嵩机会。一日皇帝心血来潮,亲自设计制作了五个道士用的“香叶冠”,高一尺五,绿纱制成,绣太极图,赐给五个最亲近的大臣。夏言认为堂堂大臣戴个道士帽,实在有失体统,于是“不奉诏,帝怒甚。”严嵩的态度恰恰相反,不仅每次皇帝召见的时候都要戴上,还在外面罩了一层纱,以示爱护,“帝见,益内亲嵩”。严嵩趁机排挤夏言。没多久,失去皇帝信任的夏言就被踢出了权力中枢,后来竟然被斩首。

严嵩得到皇帝的信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善于写青词。所谓青词,就是道士在举行仪式时所需要的文词,一般要用骈体文。皇帝好道术,故而对善写青词的人青睐有加。严嵩恰好擅长这个,也有说法其实是由其子严世蕃操刀。不管到底是谁写的,这是严嵩发迹的重要原因,他甚至被称为“青词宰相”。

严嵩在得到皇帝信任之后,逐渐大权独揽,专权长达二十年之久。日子久了,难免骄傲自满,言行颇有诸多不谨慎的地方。比如有一次一个重要岗位空缺,严嵩便推荐了自己的一个亲戚。但皇帝恰好很厌恶这个人,看到任用名单后,勃然大怒,但严嵩说,这是我一个亲戚,皇上您还是给我一个面子吧。皇帝只好勉强同意。这样的事情多了,皇帝逐渐就有所警觉和不满。

而一个术士的一番话,开启了严嵩的败亡之路。这个术士叫蓝道行,颇得皇帝信任,常叫他预测吉凶。有一次严嵩密折奏事,他的政敌提前得知,告诉了蓝道行。蓝道行于是对皇帝说,我算了一下,今天会有奸臣奏事。皇帝看到严嵩的奏折,对严嵩的信任一下子大打折扣。不久,他就被罢官、抄家,在老家贫病而死。其子严世藩先是被发配,后被处斩。一代权臣灰飞烟灭。

本文发表于2014年5月3日《温州商报》

0
上一篇 << 公务员不妨“俗”一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62年,严嵩倒台,徐阶取代他成为首辅 徐阶之子徐墦道:“当年
明朝最不务正业的“炼丹”道士皇帝——朱厚熜
明朝的历史真假难辨,为什么这么说?
他是明朝第一巨贪,连皇帝的儿子都要向他行贿
严嵩为什么得宠?他用这一招获得嘉靖的信任,一般人做不到。
好皇帝未必都勤政,也可能是因为无能,你看崇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