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煤热价格为何迟迟“联不动”
2014年10月21日 13:03:24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李振
从街头巷议、媒体质疑再到微信朋友圈里“采暖费下调”的假消息泛滥,又是一年供暖季,关于供暖价格是否应随煤价一并下调的呼声又一次占据公众视野。从七八百元每吨到如今的200多元每吨,煤炭价格近两年来一路走低,采暖费下调意见的浮现似乎合情合理;按照200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当煤炭到厂价格变化超过10%后相应调整热力出厂价格”,采暖费下调也当是政策必须。然而,已是板上钉钉的“煤热价格联动”却迟迟联不动?
原因之一是《指导意见》缺乏可操作性。定下调子,指出了方向,《指导意见》推出后迟迟未有实施细则颁布。如《指导意见》明文规定,煤炭到厂价格变化超过10%后调整热力出厂价格,然而怎么调、何时调、调多少、如何测算、如何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却没有细化,直接导致了煤热价格联动沦为纸上谈兵。
此外,煤热价格机制的不透明也成了联动的阻碍。供热企业称,多年来煤价高企让热电企业亏损严重,煤价回落只是刚刚弥补过往亏空,再加上水电人工等其它开支的增加,以及政府取消了往年对热力企业煤价、电价的补贴政策,因此采暖费不存在降价空间。然而究竟过往亏多少,开支增多少,如今又能弥补多少,外界无从知晓。公众看到的只有供热企业“自晒账本”,却少有来自供热企业的监管方,如供热办、市政、物价等政府机构部门的数据信息。即便果真是煤价下跌难补成本上涨,暂时无法落实价格下调,在信息未公开、不透明的情况下,也很容易造成公众误解。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热力公司不能等同于单纯以经营获利为目的的普通企业,更承担着社会服务职能,因此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一方面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热力成本的调控和分析,当煤炭价格波动达到一定幅度时对热力成本进行核算;一方面对相关信息及时公开,并适时启动价格听证等调价程序,确保热力服务提供以及热力费用缴纳的双向透明。
煤热价格的联动需要建立在供热成本准确测算的基础上。要想知道煤炭价格的波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供热企业的运行成本,就必须厘清一系列问题:一定重量、一定品质的煤炭能转化为多少热量,热量在介质传输过程中损耗多少,有多少为用户实际消耗等,这些问题无确切定论,煤热价格联动也就无从谈起了。而要核实供热成本的精确核算就有赖于热计量的普及。众所周知,我国推行热计量已有10多个年头,但迄今尚未有城市实现真正意义的热计量,在很多已安装热计量装置的地区还出现了“回潮”,安装好的热计量表成了摆设,采暖费仍旧按供热面积计算。各方利益的复杂角力让热计量多年难落实,煤热价格的联动也就无从谈起。
供热关系到社会各方利益,供热价格的变或不变都是牵扯面广、影响面大的重要民生议题。诚然,应当正视,推行煤热价格联动面临着诸多复杂问题,不是“好吃的肉”,而是“硬骨头”,“啃”下它也非一日之功。然而,在建立更灵活、更精确的价格调节机制的目标下,主管部门应当展示出“啃”的意愿和积极性,一方面加强供热价格调控的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让供热成本在合理限度内根据煤炭价格进行波动,体现市场属性;另一方面,更要花大力气去“啃”热计量、供热管网改造等同样是“硬骨头”的一系列关联问题,从根本上清除煤热价格“联不动”的症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阳大连采暖费调整方案已上报 大连每平降2元
取暖费随煤炭价涨不随跌 专家建议建联动机制|煤炭|取暖费|煤价
煤价降了热价调不调?
多地煤价大跌取暖费未降 煤热联动机制10年有名无实
文华财经
煤价下跌采暖费不下调:煤热联动“只管涨不管跌”-手机凤凰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