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2014年12月02日 15:49:56
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吴云志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这一总目标,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真正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正是在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进程中表现出来的。
科学而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必须具有科学而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对此,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强调,“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是根本,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是关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行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四中全会载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愿意更大程度地发挥宪法作用的改革姿态;通过部署重点领域立法,则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密切联系,实现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效而切实的法治实施体系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具备高效而切实的法治实施体系。法治实施主要表现在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高效而切实的法治实施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行政执法的主体能够完全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严格行使公权、履行公职,严格保障行政客体的合法权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会遭受行政性权益侵害,还能依法积极参与治国理政;政府与公民、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都能在法治格局中明确自身的法律定位、法律支持和法律约束,并且形成良好的、有序的依法互动,确保国家在法治的轨道上安全、平稳、快速地发展。
公正而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对司法实行更加严密的监督,司法活动才能摆脱人为因素的干扰,使法律成为司法天平的唯一砝码。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在司法监督体系的框架中,司法公开、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是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尤为重要。通过法院庭审直播网和裁判文书网、通过检察院网络实时查询系统、通过公安部门网络执法公开平台等形式,积极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和狱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和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这是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也是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所必须达到的效果。
健全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四中全会提出的“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一。没有健全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作为动力,依法治国的“法治机车”就开不动、跑不快;没有健全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作为调节,依法治国的“法治机车”就可能跑偏、脱轨。只有保障体系科学、机制健全、资源充分,才能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才能更好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四中全会提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等改革措施,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健全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
崇高而严格的党内法规体系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四中全会把完善党的法规体系放在依法治国的语境里,是在强调党的行为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法律不仅要约束普通公民的行为,对党的行为也起到约束作用。这不仅体现出我们党的规则意识更加强烈,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党更加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作者系大连海事大学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依法治国正在从法律体系迈向法治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理论创新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学习体会。
“依法治国有奖知识竞赛”通知
法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权威访谈: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的重大转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