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聂文婷:担当是中国精神的脊梁
2015-12-08 13:39:02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华民族历来不乏敢于担当的精神脊梁,近代以来,一部中国精神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有识之士、革命志士、改革勇士的担当史。
(图片来自网络)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孕育了厚重强大的民族精神。鲁迅先生曾在其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这样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华民族历来不乏敢于担当的精神脊梁,近代以来,一部中国精神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有识之士、革命志士、改革勇士的担当史。回顾历史,每个时代标志性的精神旗帜上都书写着中国人的“担当”二字。
担当是民族意识觉醒的催化剂
晚清统治者的昏庸腐败使中国社会低靡喑沉,衰败的国势使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这时候,是担当点亮了暗夜中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的运动、革故鼎新的呐喊激荡不已、奔涌不息。在反抗外敌的斗争中,忧患意识、爱国主义和五四精神书写了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担当精神。
两次鸦片战争的创痛激发了中国人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许多有识之士挺身而出,勇敢地担当起救亡图存的重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次次努力显示出国人内心强烈的忧患意识,仁人志士从安逸舒适的生活走向为国为民、抛洒热血的慷慨担当之路,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时代精神的最强音。林则徐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鲁迅咏吟“我以我血荐轩辕”。正因为有为国家舍生取义的勇敢担当,中国人才表现出热血沸腾的爱国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场振奋中国精神的运动。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让中国人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大胆地冲破旧思想和旧文化,勇敢地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
担当是中国革命的燎原星火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新的伟大觉醒,也标志着中国精神的一次大焕发。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改变国家命运的有力武器,并致力于将之中国化,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统一起来,从而为中国精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学内核。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井冈山精神和抗战精神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胆魄,令世人赞叹。
1927年9月,在秋收起义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毛泽东审时度势,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毅然放弃攻占长沙的计划,果断将部队带上了井冈山,不仅为中国革命保留了星星之火,而且成功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抗日战争期间,以担当精神为核心,以民族自信、民族自强、民族自尊为特征的中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坚守正义、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担当精神,秉持抗战建国的必胜信念,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实现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担当为社会主义建设塑造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当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路人和探索者。一方面,在帝国主义对中国实施政治孤立、经济遏制和军事封锁面前,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畏强权、不甘屈服的民族精神得到了振奋和弘扬。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在改造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过程中,发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成就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时代精神。各行各业继承革命斗争时代勇于担当的精神和气魄,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
在朝鲜战场上那群最可爱的人当中,涌现出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功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较为和平的外部环境,极大地推动了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还锻造了中国人民的国际担当精神,体现了中国为保卫世界和平而作出的努力。中国人民志愿军担负保家卫国重任,奋不顾身、浴血奋战,才有了上甘岭视死如归的壮烈和坚持坑道作战十四昼夜的顽强,才有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焦裕禄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干事劲头,“敢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用自己的行动带领人民群众迎难而上。中国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彰显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而担当就是对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为国家而担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为人民而担当;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是为事业而担当。担当的背后是科学家、广大技术人员、工人和军人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担当是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能量
解放思想成为改革开放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也成为时代精神最显著的标识。在改革实践中,担当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汇在一起,释放出了更加巨大的精神能量。
“文革”的结束,为当代中国精神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高远的政治眼光,积极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新的时代精神,中国由此拉开改革开放序幕,“闯”出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一面面振奋人心的精神旗帜迎风飘扬,比如“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它承载着为国争光的使命和责任,具有广阔的延展性,振奋民族士气,激励各行各业劳动者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当下我们不仅不能丢弃传统的担当精神,而且要继续发扬敢于担当的意识和勇气,以此丰富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这样我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脊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8日第86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革命歌曲红色基因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纽带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内核
有一种力量叫信仰
江 波:百年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探究之四 ——先进文化的浸润
实现大众文化,保存文化珍宝,升华民族精神,京剧功高至伟!
自信——文化自信
英雄,最响亮的时代音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