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背影”
2016-02-15 07:42:39
朱自清名篇《背影》写的是父亲给儿子送站时,儿子的所见和所感,写的是父子情。每个离乡在外奔波的人,都有过类似感受,所以它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今年春节后淄博车站儿子跪父母耽误上车的故事被迅速传播,也是因为这种情感。
我从十五岁开始离家外出求学,三十多年间,偶有中断,按平均每年两次算,被送站不下五六十次。送站的主要是大哥,但在家门口时,送我的是全家,包括父母。从十五岁到五十岁,不同年龄段、不同情况下,我离别时心情不一:考上学时是兴奋,那时顾不得想送行者的感受,兀自憧憬和盘算着前程;探亲返城时是依依不舍,因为作为“凤凰男”,我的精神家园一直在故乡,随着父母愈益变老,这种感受也越来越强;母亲病重及去世后,则是极度伤感,有时情不能已,暗自流泪直到半路。2012年春天送父母返乡后再离乡返城那次,则完全失态,已看不清送行者的面影。还记得刚结婚那年,我带着妻子一同返乡过年。那时还在离村十多里路的四等小站吕家寨站上下车。过完年,大哥套着牛车为我俩送站。上了火车,放好行李,在座位安顿下来后,我向窗外望去,看见铁道坡下的大哥解开拴在树上的牛缰绳,牵着牛准备往回走,我的眼泪唰地流下来。妻子开始没发现,跟我说话我不应声,她才注意到我的眼泪。问我怎么了,我说:我们走了,回去上班,而大哥一年忙碌劳累的生活也开始了……。
在村里或在父亲任教的学校送别时,父亲一般送到胡同口或村口,而母亲有时连炕都不下。我去打招呼,她漫应一声。后来得知,母亲这样,其实恰恰是因不能忍受离别的情感。她对着窗子往外看,流没流泪,我不知道。想起了《创业史》中生宝进山割竹前与梁三老汉道别的情景。
2012年夏母亲的背影彻底消失于天际。2012年秋女儿去外地上大学。近年父亲在我处过年,我过年不再回家。似乎是突然之间,我从被送站的变成了送站的,也就是说,变成了女儿眼中的“背影”!
春节火车站有规定:为控制候车室人数,送站者必须持火车票买站台票进站,后来连站台票也不卖。初遇此变,我只好在进站口与女儿告别,眼看她大包小包而不能施以援手。再后来,我软磨硬泡斗智斗勇,能够进入站内,在候车室陪女儿度过车开前那段时间。检票时我帮着拎包,直至将女儿送上车。本想上车给她把行李举上架子再下来,无奈列车员不让上。我就在车外隔窗看她怎样拉着箱子找座位。看到她坐下了,行李箱却在过道上,我在外面急得不得了,喊她听不见,打手势她看不见。见她在低头玩手机,我就发短信。列车开走了,站台上剩下我孤零零一人,我才离开。
还是我在看女儿的“背影”。但我肯定,我也是她眼中的“背影”。
有一天,我的背影也将消失于天际。
送走她,我习惯于步行回家。我还要一步一步走我的路。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永远不是个背影,我的前面延展着一条通向天际的路。即使到了“天际”,也还会有更远处的天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父母的十大雷人语录
图说摄影故事:大女未嫁
女儿,你的孝心只值1块钱!
董晓英 | 且行且送且珍惜
《背影》读后感 :莫让背影成追忆
真正的孝顺,是不把父母排除在你的世界之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