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师大获赠的是文物还是烫手山芋

北师大获赠的是文物还是烫手山芋

不妨将这些真、假、存疑“藏品”都放到未来的博物馆中展出,从而让观众看到今天收藏界的一种真实状态。

近日,企业家邱季端先生将其收藏的6000件古陶瓷捐赠给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校方就此宣布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然而,捐赠的这些瓷器的真假却引发了文博圈的质疑,部分业界人士质疑其中多为“赝品”。

本是受赠文物,却没想到变成烫手山芋,将北师大推上风口浪尖。

北师大作为公立大学,得到公共资金的长期支持才得以发展,因此设立一家博物馆、获得捐赠以及以后用于教学、展示等,的确应该有基本的流程和管理,这也是对纳税人负责的态度。比如,对捐赠文物的真假,事前就应该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基本的鉴定,如果能事先把“争议文物”剔除,想必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风波。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此事,笔者认为,不妨邀请专家进行一下鉴定,包括使用科学仪器对有关瓷器的物料进行鉴定,应该大致能够筛选出哪些假、哪些真,有一些不好判断的可以存疑。甚至不妨将这些真、假、存疑“藏品”都放到未来的博物馆中展出,从而让观众看到今天收藏界的一种真实状态。哪怕连这次捐赠的争议过程都可以展出,这是今天“收藏文化”的真实侧面,挺值得给予展示、讨论、研究的。

当然,即便其中有假瓷器,也不排除收藏者自己在收藏过程中“交学费”所得,这其实在收藏界比较常见。有些人收藏开始的时候常常被伪造器物迷惑,买了一些假货,之后随着自己鉴定水平提高,或者通过与更靠谱的销售机构、专家合作,能够获得更多“真品”,从而会将那些假东西转卖或转赠给其他人;还有一些人,就是一直“执迷不悟”,陆续买了很多真真假假的东西,而且坚信自己买的都是真货,要传之子孙后世。从邱先生捐赠的行为看,还是有相当的文化情怀的,即使藏品真有一部分是“假货”,社会各界也不必苛责,就事论事解决问题就好。

针对类似争议事件,经常有文化界人士呼吁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设立博物馆的管制,比如要有文物鉴定部门、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鉴定等。对此,我有一点不同意见,我觉得,公立博物馆稍微加强一点文物真伪鉴定、资金使用管理等还算正常,但是对私立博物馆,最好还是放宽管制为好,其中经过第三方鉴定真假文物可以给予说明,“存疑文物”只要备注存疑也可以展出,不必要求全部都经过鉴定是“真品”才能展出。

大家也知道,文物鉴定行业其实也是争议声不断,某专家判断为真的,其他专家未必认同,也有个别专家拿钱就乱说话……如果真要层层管制、层层监督,很多事情最后就可能造成成本太高、管制太多,要么完全无法运行,要么大家怕麻烦干脆不干了,这对社会来说是更大的损失。政府管理部门、社会机构、公众都要对各种不涉及侵权的、可能的状况有一定涵容度。其实,专家、公众的学术争议并不怕多,争议、讨论,可以形成健康的公共空间和社会监督,但是否因此就要求更多的管制则谨慎为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师大受捐风波:以“名”换“利”,风险太高|赝品|北师大|文物
老罗为什么放弃了“5.89亿”?——因为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博物馆接受文物捐赠,必须先经过鉴定
北师大获捐古陶瓷被指赝品 文物局称未收到博物馆设立申请
收藏家豪捐北师大6000件陶瓷 藏品真实性遭质疑|藏品|收藏
北师大事件能否成为国宝帮的转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