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身进德之宝筏——槐轩先生刘沅之《示门人诸子杂书》

示门人诸子杂书

——摘自《槐轩杂著外编》

学道须读书,而读书人自大自小、浮慕辄止、半途而废、好为矜夸,所以人才甚难。示李戊山

读书、写字、作文,不可稍缓,自古圣贤无不工于文词者,但有文无行乃可轻耳。若品端行立,又工于文词,出则有用于时,处亦有功于物,何可少耶?

圣贤之学,静养心性,实践伦常而已。心为万事之主,而非至静至明则不能为善去恶。静养之功以至虚至静为主,然平生罪戾不除,现在日用言行一有不愼,则心放而气不静,故集义始能生气。此理至微而入手功夫又觉甚浅,所以贤知过,而愚不肖不及也。尔当刻刻省身,勤勤改过,多为善以培阴功,善诱人以广德行,不可苟且草率尝之,道远难以笔罄,要在至诚笃信而已。

寡过修身非一时之事,终身之事也。特患不得入手功夫,旣闻其法,卽至诚永矢,常常偷闲静坐,坐时一念不起,存想虚无景象。或有当言、当行、当应酬之事,须审愼而为,顺理而言,言无后悔;顺理而行,行无疚心,事过卽丢开,勿放在心间缠绵不释。常念人生在世,大道难逢,光阴有限,今幸得入道修身之法,何等缘分,心常欢喜。又想我前世今生少修功果,今受穷苦又愚蒙,将来不知如何结局,今幸修身有径,从此日日寡过,苦心为善,天假之年,必不至死于饥寒。此大槪修心法也,力行之卽佳。示徐朗如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改过甚难,不知下手,究竟不能。吾为尔指其大略,卽如爱占便宜,始而损人,终而人损,此天理循还一定不易之理,尔日日三复此言,私心或可自化,再细玩「损人器物」、「耗人货财」、「减人自益」,常常检点,遂无难改之过矣。

贫者,士之常,但恐德不修而业不进耳。君平日得百钱,不计明日。原宪肘现履绝,不以为病。人能念念省愆,执一艺以谋生,天必相之矣。

读书非止为功名,世事尽在于书,考古乃能知今,明其理义,以行其正道,不与世俗浮沈,方可为一好人,传家教子而功名亦在其中矣。

人生多乐境,而不得乐者私妄扰之也。凡天理所在卽认眞为之,如孝弟忠信等事,至诚行之。父子、兄弟、朋友间彼此情谊相孚,快然无忤,此至乐也。卽一言一行有济于人,无愧于己,则寤寐中亦欣然自得,否则私心悖理,痴心妄想,必无不穷苦矣。

「言忠信,行笃敬」二句,实心力行,不特欺肆日少,卽福德日增矣。今人只把圣贤言语作文,不身体力行,所以得志亦无功业,废学去作农商更难觅衣食之足。不知圣言天口,践圣人之言,便合了天理,只要眞心久长,天岂有不栽培者。

神仙出世,才子极游,只为看破劳生,自寻快乐。然人伦日用,果能克尽其道,则此心快然,自可随遇而安,况天理无愧,天必佑之。如舜井廪凶危,大德受命,孔 孟栖皇救世,万代馨香。亦何必外庭除而索风月,甘岩穴而冀长生也,识者详之。

人生执业以益于世为美,得一术以济人,而专心精造,皆可以立功德。至于读书诲人,尤不朽事也。第成人必先成己,自修宜亟。凡人多患贫苦,不知正心术,敦品行。有功于人,天自福之,故伊川云「仁义未尝不利也」。若只戚戚劳劳,无所事事,则自取辱矣。

人生不如意事恒多,必待如意而后自乐,则终身无一日矣。但使事事循理,念念自修,择一正业为生计,以忠信笃敬行之,久久自有欢喜因缘。故孔门以安贫为贤,乐道为要,非有坚忍之心,豪杰之气不易能之也,勉旃。

成人必先成己,动静语默之必严,经济文章之必务,尽无愧于夙昔。友教于乡闾,其益多矣,卽一室周旋,编氓相对,而言可为经,行可为法,亦足以有功于人。故学者必扪心自问,无徒坐拥皋比,高言性命也。

存心以恕,久便宽仁,持身以敬,久便通神,天固以生生为心,仁之至者也。其量无所不容,而行度丝毫不紊,敬之至也。

时时检点心术言行,只求无罪,便日日小心,不敢放肆。若一念自恕卽为苟安,难进德矣。

心以多思而妄,静久则理气团结,凝然有主。凡念头起处必省察克治,有悖于理者不可出诸口,何况见诸行,而天理可渐纯矣。然动察必本静存,故未发之中为天下之大本,而文士或但以事物之理明辨为要而已,岂知源不洁则流不清,性府无尘,言行始当。近又以静坐为讳,谓禅也,玄也,必使人疲耳目,骛纷华,岂不惑哉?

先将万虑放下,不思不想,行住坐卧,都觉空空洞洞一尘不染。或一人独坐,或与人应酬,总要了了忘忘,一毫不罜,如坐春风和气中,久久行之,自然烦恼渐除。

或每日静坐一二时,或时行动数步,或兴来饮酒数杯,或倦后稍卧片时,随时随处,一任天机自然,不要勉强,只觉得洒洒落落,自然阴气渐退,阳气渐生,之时也只是心内了了忘忘,无人无我,到此时,须勿助勿忘,绵绵若存,自觉得恬静安妥,身内自觉得酥透温暖,便将身心打成一片,如醉如痴,恍恍惚惚之间,灵明会合,便是水火交媾了。那时,眞种子自然生矣!这是一段眞实功夫,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都由此立根基,切莫看作一篇虚文,又去别处寻路也。

少年人不患无才,患在自恃,负气而不下人,则善言善行俱不能入。尤患在滥交不择贤否,畏近老成,喜与同业少年相征逐游乐。父师不禁,入于小人不难矣。

人生在世,所求者饱暖安全,而得失则必由天。人品心术一坏,贫穷困苦之事不期而至矣,切切戒之!

人心最难治也,必以虚无养之。虚无者,一念不生,浑然在中也。先儒以佛 老之虚无、清净为废弃伦常,不知其言存养之法,于是以治心为学。然心乃虚灵之气,愈治愈棼,卽持之至久,似觉镇定矣,而触物而发,仍复纷如,是在自验之耳。

天地至静也,而万物扰之,人心至静也,而嗜欲纷之。圣人定其性,不动其心,故合天地之撰而立万物之命,学者所当思也。

读书乐趣人罕知之,只因嗜欲太多,故理不浃洽。如能静坐收心,力去私妄,涵养虚无,久久天机自生矣。

乾坤一乐境也,得其乐而静则虚明,动无纷扰,斯为孔 颜之道。告子不动心,禅学也。其失在不知养气,气有先后天,不明则养者亦非。

人心易惑,必知退藏于密之义,以静养神,以敬审机,方能动而有主。先儒讳言虚无,令学者克治此心,然心不可强持也,试细参之。

学者须识得人身最贵,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吾身,能修其身则一以贯之,但非旦夕之功也。以养气为基,以仁义为主,一念之动必审是非。克其非,行其是,诚也,敬也,静也,一息不可离,而又时以圣人之言自策,如此则修已裕,而成人亦不外是矣。

朱子曰「读书乐」,愚谓读书不尽可乐,必择其有益于身心,可施于事业者。且必先静存有功,心地开明,以之读书乃得其旨趣。若第呫哔为务,终日勤劳,奚裨焉。朱子又云「半日读书,半日静坐」矣,人不知静坐之法,则见异思迁,弗与书亲也,最当愼思。

功行总以克己为主,凡事之来以理为凖,不可任己私心。尤当自知其病,日日克制,「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二句行之,修身可勿懈也。

祖述尧 舜,宪章文 武,夫子日用伦常,言行动静,无不可以为法也。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则言其心性之功。律天时,动也;袭水土,静也,动静交养,祖述宪章之本也,知者罕矣。

左传「神降于莘」,「周内史过曰:『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误解谓神不足凭,非也。兴国之时,人有德行,人与神合,则人之所为中理,神亦如人意而福之,是为神听于人;亡国之时,人无德行,人与神违,则人所为皆非礼义,神必择善人而佑之,故曰听于神。听于神者,谓善人处乱世,人不足恃,只好顺理而行,恃神天保佑也。

孔子生于今日,亦不能以周礼为是,必遵王之制,就为今朝野所通行者,孰是孰非,孰过孰不及,斟酌合中而行,当乎天理人情之至,便是礼,便是中庸。先儒惟不明时中之法,故拘牵迂滞,令天下聪明人不肯为,愚鲁人不能为。愚虽不肖,幸生圣朝,沐浴教化深矣,凡事遵王守法,世俗之事,非大反乎正者不敢苛求违众。成主之礼,古今所同,赞主之礼,则不合礼。其人而贤欤,子孙行状书之,铭志传之,朝野记之;其不贤欤,虚词谀墓,徒贻笑柄。尔果实心希圣,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以求光扬先人,是礼之正也,乌有求赞美颂词以为荣者乎。示赵性安求赞主

人生多不如意,而圣人乐焉者,以其有得于己,无所求于外也。世人不知克己寡过,恪循天理,而事事欲其称心,是却步而求及前人矣。

人心不可放,而求放心之法必先静存,养浩然之气至于充实,然后心有附丽而不至恍惚支离。先儒但教人收心而不知养气,此尽性立命之学所以久无传也。

人生不过百年,为名利拘牵,丧心蔑理,失其所以为人,方谓承先启后。不知无天理卽非人,非人则不孝,种儿孙罪孽,又何以为慈乎?是可哀也。

读书所以明理,理莫大于人伦,得志所行,基于穷困。在家不能孝敬父母、和睦兄弟、善教妻孥,又何问服官之事。近人只知文字,不讲实行,可怪也。

前人言三族亦以父、祖、孙言之,是于九族中分其二也,然九族乃本宗人伦之正,若三族则父、母、妻族也。世人因后世外戚专擅,薄视母族、妻族,不知因父而有伯叔,因母而有舅甥,父母而外则伯叔,伯叔而外则翁壻。妻父母之爱壻,不下于父母也。爱外孙,不下于爱孙也。故妻翁次于伯叔,而圣人不以妻翁侪于伯叔者,恐人重妻翁而轻伯叔也。胞兄弟而外则堂弟兄,堂弟兄而外则妻之兄弟。妻之于归也,以翁姑为父母,而降其本生父母之服。壻之于妻父母也,服仅缌麻,虞也、姚也、姜也,三代之兴未常不由外戚。妻与我同父母,而我独薄妻之父母乎?故妻弟兄与堂兄弟等,而圣人不以妻弟兄侪于堂兄弟者,恐人重外戚而轻本宗也。礼者所以节文天理,天理宰乎人情。圣人顺天理人情而制礼,亦或防人情之变,而不得不以礼节之。故母族、妻族服制虽减,而情谊相关。见于平日交际往来者,未见有翁不爱壻,舅不爱甥,妻兄弟必祸其姊妹之夫、子者也。自前人拘守礼制,世俗又偏重外家,而礼记 似误 不合天理人情亦遂隐矣。隋文帝混一海宇,颇称勤政,而身弑国亡何也?其壻以子托之而攘其位,是天所恶也。

道以伦常为主。一家之中,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各尽其道,力行仁让二字,将功过格人人讲得,念不乱起,事不乱为,口不乱说,目不乱视,克己 疑是去 邪心妄想,久久身正家齐。推之宗族乡党,以忠恕之心,行仁让之事,便是实功。至于养静之功,一者所以保神气而延年;二者所以清其源而治心。但非面为指授,字字力行,不能有得,此世台所引诸人所以未经愚之面授,不能上路也。大道非师不传,上而孔 孟,下而程 朱,其有得力之门人,俱亲炙门庭非一朝夕,岂有遥相告语便知心性之功者乎?此理切须知之。圣贤之道,正心诚意以为修身之本,尔亦知重道,而心情拘窒。不知凡事顺天理而行,久久至于一念之起皆是正理,卽是圣贤人品矣。尔旣有五子,当教之以正,士农工商俱是正业,但事事存天理良心,力行功过格便是。至于教书一事,乃极好之事。自己正心修身,以善教人,又日日习为文、诗、字,必事事信心,乃可教人。不可以其不肖而倦于训诱,亦不可以自己模糊便想教人成名,此乃读书人正业,奈何舍此不务而力农乎。仍旧好好教学为是,果然训诱得法,那怕学堂不旺,人不信从也。

凡人必常常自治其心,勿放肆,勿起邪淫之念,勿乱谈人过失,勿起不良之心,恭敬至诚。夫妇房事勿犯禁忌,勿邪说,勿妄想,常如神人在头上一般。此便是斋心之法,若但知长斋而性情起居并不讲究,反遭魔障。至于旁门小术,乱传法术,更易入魔侵身。

贫病二字最足发人深省,进人德业,从古圣贤皆由此出,卽孟子言降大任章意也。

国家深仁厚泽,必无他虑,特人稠地密,贫苦太多,斯民不免灾难。惟修德行仁,久而不懈,则到处皆坦途,不必作杞忧也。

天地之理备于吾身,反身而诚,则天地此理,万物此理。然其功非一日可几,故其理人罕了然。洛书与河图无二,道之原也,一贯,只是一理贯万事,先儒含糊影响,反生疑窦。至讲家于先儒之说尙不了然,何能知圣人之言。来书所言皆讲章之误也,叩马而谏,夷 齐并无是事。先儒不明史公之意,愚有伯夷传序注[i],今附寄一览,其余义理,非可笔罄,容面谈。

来书言诚笃用功,不见异思迁,此为要言,可守矣。第文、字、诗亦当时时多作,盖读书成名,可以济世,亦可以显扬,非道外事也。若长此湮没,何以为吾道光乎?

文字所以广见识,明义理,非一定求功名也。道见于文,每日写字学帖,必令字体端楷,古文四书日日熟诵,久久自然开悟。至于身心之学,以静定为主,日日涵养,必须将志量拓开,一切可忧可恼之事毫不介意,须令心中常觉坦然快然乃可上达。若猥琐卑陋,日日污下,何能学圣贤乎?

地理一事只凭死者、生者福德,非人力所能为。况路远不能亲见,来图不过言其大槪,可自酌之。其他一切讲究一时难述,亦实心用功,循序渐进,不可妄想入魔障也,戒之!

凡作功者必清心寡欲,多培善功。盖人身周身俱是阴气,必以善心生清明之气乃易行功,故曰「无是馁也」。不知者反以为圣贤教人作善为不可解也。

贤弟行功有径,而心胸度量不广,所有引进之人纯杂不一,尔当自解。情性以广大、慈悲、正直、谦和为主,己身修而后可以及人。至于大道原不妄传匪人,尔又功行浅薄,不堪为人之师,何以代传道法,此后,凡有诚心入道者必令其亲来受教。古人千里寻师,理原如此,若惮劳惜费而欲求道,是自弃之徒,亦何足取也?戒之!戒之!

不晤久矣,得书知世台近功已合其所云,义理渐明。凡理皆当一一体之于身,念头动处须体察义理是非,是则力行,非则勿动,言行皆然,久久自然有善无恶。天地神明至为广大,只要人改过自新便不念旧恶,亦勿过为畏惧也。

存养心性,一者可以保神气之安固,一者可以去阴浊之邪氛,其事不难,难在有恒。但中庸至平常而至不易,欲造其精非时时亲炙不可,道远难之矣。今且处心省过知非,力行功过格,凡一念之起,若非,则克治;若是,则扩充。行之久久,亦可为贤人。其地已示明,查取年月之说先贤所非,只要地吉,但无凶害日卽可,何必拘拘俗学也。

来书所言是也,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道原择人而授,且近时尤忌善道二字,须缄口勿露,力行仁义,果然自得乎心,然后可以随缘方便,济人利物也。

鳌头非郭景纯所作,后人托名耳。其书只是择年月用,奇门眞法不传。今所传者亦只是择年月用,演禽可以占事而用之,亦有活法八门,今亦只用为小术,均非武侯眞传。

内外之学者,内则心静理纯,至于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则遇事可以前知。外而言行动静纯乎义理,则道德尊重,日积日深,修齐治平在是矣。

读书之乐前人已详,其以科名立论,如唐太宗者则鄙见矣。其立进士科,喜曰:「英雄入吾彀。」盖意在于笼络志士,非为求贤计,岂君子之道乎?后世袭其法殊谬。

人生本一乐境,人自误为入于罟获陷阱。若凡事循理而行,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则坦然快然,孔 颜所以乐也。

予生平以忠恕之心行仁义之事,以此修身,卽以此教人,故亲友多垂青相待。尔等切宜效法,不可言人过失,不可发人阴私,不许自恃,不许轻慢人,此嘱。

古今无不求利益之人,圣人以义理望天下,书列九畴,诗美世德,礼记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春秋赏善罚恶,而易经特表利字。夫子曰「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然践仁义便是得利之道,古今少人知之,所以人品不端,心术不正皆从此而生。咸丰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ii]。」要为天地间不可少之人,天地自然少不得我,为圣为贤便是不可少之人也。

天一日而周天,故俗称一天;日亦一日而周天,故称一日;月二十九日有奇而周天,故称一月。天不变;日无盈亏;惟月三五而盈,三五而缺。初三黄昏,西方庚位现一钩金,为蛾眉月,为震仰盂之象,故震纳庚。又五日 初八 黄昏,现于丁方,西南方为上弦,为兑卦,故兑纳丁。又五日 十三 出东甲方,金气圆满为干卦,故干纳甲。又五日 十八九 平明,下弦现于辛方,为巽下断,故巽纳辛。又五日 二十三 平明,现于丙方,下弦为艮卦,故艮纳丙。八卦:长男、长女、少男、少女,皆由月而生,坎离不然者,日月卽坎离,乾坤不然者,乾坤,坎离之先天;坎离,乾坤之后天也。易经盈虚消长便从此而出。孔子曰「月以为量」,「和而后月生也」,知者颇罕,尔等安可不知。

人生自有眞乐,凡事求无愧,又得明师益友谈风月,说诗 书,时时静坐,空空洞洞,不染一尘,久久自觉襟怀洒落,义理昭然,此内外交养之道也。天资拙者不必多书,只常玩四子,字字返身而求,善者行之,恶者改之,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一年十二月,阴阳二气循环,止是乾坤二卦。十月纯阴无阳,阳气不可无也。然天地本一气,阴气下降,天气亦随之而下,但归藏于土。阴盛凝聚,将阳气包在内面,阳气不能发出耳。而内旣有阳,则不得为无阳,故曰小阳。前人云嫌于无阳,故曰小阳,只说得一半道理。咸丰三年十月

人之所以为人,卽天之所以为天,全天之理则为肖子,孝之至也,其得志则泽加于民,如尧 舜亦是本天理而行之至也。不得志则独善其身,如孔 孟亦是本天理而行之至也。尔等今重科名,抑思如何正己,如何正人,何以报国,何以事亲,施诸行事,无一能者,岂徒罪尔等之愚蒙,亦以师儒之道不明。幼而学之不过名利,长而行之遂为奸回,此吾等所以奉命来示道功也。但习俗难移,各人根器不一,今生隐恶又多,是以道不轻传,非吾吝教。尔等自修不同,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固天理也,证示知否?

贤弟宿根不深,卽赋禀不优也,今多病困,当从此省心酌理,思再造乾坤,重生性命,卽反之之学也。

世事无常,君子以常理胜之,正心术,端品行,忠信笃敬,以此修身,以此治人,无处不可同羣,而天亦福之,故任智之士不及守道之儒也。

道在五伦,臣尽忠,子尽孝,父母修身寡过,教子以义方,兄爱弟,弟敬兄,朋友忠信,夫妻谐和而相勉以德,果然如此便是圣贤。但心不正,意不诚,则不能各尽其道,所以要存心养性。心本灵动,要养之使常静定。静定之法,道曰玄,佛曰禅,儒曰致中也,常令此心静定,一有念头动时必省察是非,是则可想,非则斩除,孔子所谓克己,佛道称为慧剑,理正矣,以诚心行之,久久言行心术俱正俱诚,便是圣人。近时学道者不知从伦常实践,不知存心养性,如何便是事天,惑于邪说,妄想成仙成佛,变化飞升,否则求奇术,至于废人伦,坏心术,或长斋,或绝夫妻,或弃父母子女,入山入林,徧走天涯,究竟一无所得,到头悔之晚矣。

孝字人人知得,人人行不得,无他,只是瞻依二字未力行耳。何者?人子幼时寸步不离父母,凡饮食起居俱向父母求索,非父母怀抱不安,及长而一切自如矣,便日日远于父母,久之视父母为身外人,此不孝之所由来也。若刻刻亲父母,近之事之,惟恐不见父母便得。

朱子教人读书,书固当读而不胜读,且不必读者尤多,惟四子书字字宜讲明,身体力行。如「言忠信,行笃敬」,如何忠?如何信?做到十分眞切,自成一个好人矣,不然读书何益。读书所以明理,理莫大于五伦,知孝卽孝,知忠卽忠,是明理者矣。而不能者,邪心、妄心、私心乱之,故君子先正其心。

虚字统乎人天,但存于中者无状,而着于外者有形,形也而虚其心以应之,不矜才,不任气,不封己,惟以理之至是者为归,是时中也,是实而仍虚也。

愚本幼羸,未过十八,频死三次,不幸所天早殒,遭际艰难,将近三十奄奄不振。幸遇明师示以大道,专心致志,毫不敢肆,遂荷祖德神恩,延年至今。一生毫无善状,祇是存心劝诱门人,久而不倦,今因多言伤气,喘息非常。圣人经籍亦已注全,惟大学尙须改正,此外身家之事势难了局。昔孔子年止七十四而去,曾 闵 端木数人已得眞传,绍述有人,故孔子可去。愚岂敢妄拟圣贤哉!而注释圣经破数千年伪谬,岂可无人承守。惜乎门人庸庸碌碌,无一以圣道为重,所赖愚指引者,不过为病、为地、为凡俗休咎得失。愚年已大耄,死亦何憾,但恨代我之劳,体我之心,以正人心、厚风俗为念者无人耳!尔等欲为余求恩,谓以大道难逢,尔等有立志学为圣贤者,若无老夫何所趋步,恳神天念门墙多人,无师无所禀承,求格外添算,此为弟子之职,而天恩若何则不敢必矣。

罔象求珠,罔象,无象也。珠喻性也,求珠喻养性也。养性之法,收心丹田,一念不生,方可定静安。学人不知,遂以为罔象人名,入水求珠,比离娄之明更高也。

先天干性坤命,故曰人性皆善,后天性转为情,命转为性,故心不尽善。金木水火四象也,何以无土?木火同居,天三生木,地二生火,五也。金水同为朋,天一生水,地四生金,五也。五乃土之生数,故木火金水其中便有土在,是为中央土。土在天地旣分之后,块然者为土,天地未分之前只是虚无一气,此理先儒全未知之。

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语数宵同。虚传山下云深处,直与人间路不通。泉引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遣,明日马蹄尘土中。三清道丈,玉皇举人,太和子书。右青羊肆 二仙庵墙壁刻诗也,本刻于池州 青羊宫,明 嘉靖间御史刘文谟深异之,郎仁宝力辨其非,不知何人移刻于此。其诗乃妄人为之,自云求名而逐马蹄,世乃以为张三丰,岂不谬耶?因其字势颇佳,又罕识者,故怪异之,今录以示儿曹[iii]。时年七十有七

人事之有理,此天理之散著者也。事事从心而起,心起时必审其是理与否,是则行,非则否,此是于心之动时克己也。无事收拾一身神气归于中黄,至虚至定,一念不起,此是正其根本。除此而外更无别法,阴功德行自此而修,天地神明由此而合。

大圣大贤皆受许多辛苦,然后知天命不易,凡事反躬自责,不是前世多愆,卽是今生多咎。天地神明许人自新,念念克己则不怨天不尤人,又苦心多行善事,久久天必福之。尔资质太薄,相貌单寒,不惟受穷,恐不久长。今幸有圣贤可靠,有静养之功,凡事不必多愁,只时时吞津,引液入田,细细凝住,久久元神复生,可以却病延年。予生平便是如此行为,幸生于世。如不遵此言,上累父母,下累妻孥,为不肖之子,天地神明岂因尔便降尔福乎?示第八子果文

诗酒陶情,学人不废,然必节之以礼。刘伶、太白之流有托而逃,非沈溺于其内也,近人往往失之。

凡平日起一念,说一话,为一事,俱要诚实慈良,小心敬愼,然后用功之时乃可收心。

人生境遇不齐,如寒暑晦明,安得长长和暖清明。须立志正大光明,忠厚慈良,加以谦恭小心,此数者便如天之元气,万古不朽者也。天只是元气,故久而弥光;人有此元气,亦能久而不敝。若坏了元气,不但一身受殃,卽子孙亦不长久。

寻常人有病只知求方问药,而不知人命在天,天欲生之,谁能死之?天欲死之,又谁能生之?天亦何心,在人之自修何如耳。故圣人教人保养作善以培德寿,保养守身也;作善诚身也。圣人之道只此二者,惜世人不知,任心而行,欲求如意。岂知天人一气,毫发不能有恕乎。

人生安能事事如意,惟反躬省过,念念克己,果能动静皆循天理,无愧于心,久久天必福之。天之所助者,顺也,顺理而行,安有不获福者,勿徒戚戚自苦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槐云语录
《槐云语录》黄春元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二)
教子经典:康熙教子庭训格言(摘录:二)
习斋四存编 习斋四存编下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
名言佳句(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