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释儒道医四家静坐法要(10)——明代儒家调息静坐的盛行 陈献章

象山心学,发展到明代,经陈献章赓续,王守仁光大,阳明后学的全面发挥,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荣景象。作为体证圣学法门的调息静坐工夫,成为明代儒家普遍的修持形式,甚至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而常态化。

陈献章(1428-1500),出生广东新会,幼年即迁徙至江门的白沙村,世称“白沙先生”,

其学则称“白沙学说”或“江门学派”。

陈献章是个遗腹子,少时多病。青年时期嘱意于科举,发愤读书,屡次不第。二十七岁时曾受学于临川吴与弼,在吴门半年仍“未知入处”,遽归江门筑室阳春台,“隐几一室内、兀兀同坐忘” ,静坐其中凡十年。

一日突感心体显露,事物“随吾所欲”,体认物理各有头绪来历。他自述这段经历说:

先生自序为学云:'仆年二十七,始发愤从吴聘君学,其於古圣贤垂训之书,盖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杜门不出,专求所以用力之方,既无师友指引,日靠书册寻之,忘寐忘食,如是者累年,而卒未有得。

所谓未得,谓吾此心与此理未有凑泊吻合处也。於是舍彼之繁,求吾之约,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衔勒也;体认物理,稽诸圣训,各有头線来历,如水之有源委也。於是淡然自信曰:

“作圣之功,其在兹乎!'” '`

尹直《琐缓绿》谓'先生初至京,潜作十诗颂太监梁方,方言於上,乃得授职。及请归,出城辄乘轿张盖,列槊开道,无复故态”。丘文庄采入《宪庙实录》,可谓遗移青史。《宪章录》则谓采之《实录》》者,张东白也。按东白问学之书,以

“义理须到融液, 存须到酒落”为言,又令其门人馈遗先生,深相敬慕,寄诗疑其逃禅则有之,以乌有之事,阑入史编,理之所无也。文庄深刻,喜进而恶退,一见之於定山,再见之於先生,与尹直相去不远。就令梁方之诗不伪,方是先生乡人,因其求诗而与之,亦情理之所有,便非移事;既已受职,乘轿张盖,分之攸宜,揽之以为话柄,则凡讲学者弟唾亦不得矣。”

陈献章阳春台悟道后,虽还两次北上应策,然终无所获,即辞归乡里,设帐授徒创立了江门学派,使象山心学传遍岭南岭北。

综观陈献章的为学之路,静坐为其下手工夫,亦是其长期坚持的生活内容。他提出的

“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个端彳兒来,方有商量处”的原则,被明儒们公认为是极其关键的一步。他以默坐澄心而“致虚立本”,最后达到“浩然自得” 的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沛:陈献章“江门之学”的易学注解
【江门】陈白沙祠
江门衣钵之争与白沙心学的两个面目
[岭南历史文化]岭南历史文化第一人赵佗
士不居官终爱国的陈白沙-湛江清风竹影 -清风竹影-强国博客
怀沙亭里怀白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