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城 | 为中华哲学思维奠基“中国的亚里士多德”在济南

开栏的话

只有了解一座城市的昨天,才能更加明晰这座城市的未来。济南,千年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洒落文明的圣火,也曾镌刻文脉的传承。为更好地讲好济南故事,擦亮“文化济南”品牌,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广播电视台天下泉城新闻客户端联合推出“文化济南”专栏“读城”,从历史与人文的角度,探寻名城济南的人文密码,记叙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大家像读书一样一起阅读济南城。

驱车出济南市区沿绕城高速向东约60公里,再穿行一段乡村公路,便可抵达章丘区相公庄街道。相公庄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史料记载是在春秋时期。

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是出生、归葬于今相公庄街道郝庄村的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先秦阴阳五行学派重要代表人物邹衍的故事。

“明星”邹衍

邹衍,又称邹子,战国末期齐国人。按照《济南通史》中的说法,邹衍大约生于齐威王二年(前355),死于齐襄王十九年(前265),活了90岁左右,堪称那个时代的长寿者。

《史记》记载,邹衍是齐国稷下学宫中著名的稷下先生,享受“列大夫”的待遇。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战国中后期列国的学术文化中心,堪称当时的“学霸”集中地。我们熟悉的孟子(孟轲)、荀子(荀况)等都曾在这里游学。在学宫,邹衍有着“谈天衍”的美誉,但这并是不说他喜欢侃大山,而是称赞他学术渊博、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同时又擅长辩论。

稷下学宫遗址11号夯土基址(照片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学术界普遍认为,邹衍出身于儒家,但在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邹衍受到了各家学术思想的熏陶,集阴阳五行思想之大成,成为一代学术大师,也让阴阳五行家成为战国后期十分走红的学术流派。

在邹衍思想中,最为著名的是阴阳五行说。邹衍认为,整个自然界是发展变化的,阴盛阳衰,阳盛阴衰,一消一息,互为更替。与此同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君王的施政纲领必须顺应天时、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来执行。邹衍的这种观点对后世影响颇深。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认为,在邹衍之前,阴阳与五行观点已经产生,但直到邹衍才成为定式,并在之后成为中国文化和传统思想的主要骨架之一。“儒家用过他,道家用过它,法家也用过他。直到五四以前,固有的纯粹的中国式文化,是以阴阳五行为骨架的。”

在阴阳五行自然观点的基础上,邹衍进一步提出了“五德终始说”,意思是说,每一个王朝都不是不变的,经过若干年后就要按照五行的顺序改朝换代。于此,哲学家冯友兰表示,邹衍发展出一个新的历史哲学,用五德的转移来解释历史,它既是变化的,又是有规律的。

战国后期,正是政权趋于统一、兼并战争激烈的时代,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得到了不少诸侯国的追捧,大家都觉得自己是顺应天时的真命天子,自觉成为邹衍的“粉丝”。

史书记载,在齐国时,邹衍得到齐宣王和齐闵王的重用,被封为上大夫。后来,齐闵王日益残暴,邹衍离开齐国,到燕、赵、魏等诸侯国活动,所到之处无不引发轰动,是不折不扣的明星人物。到了魏国,惠王远远出来迎接;到了赵国,平原君站在一旁帮他擦拭座位;到了燕国,燕昭王亲自清扫道路,像迎接老师一样对待。

根据《史记》,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将邹衍五德终始说付诸实践的帝王。汉代及汉代以后,五德终始说仍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观念,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改正朔,易服色”、封禅泰山以应天命的理论依据。

今天,我们在古装剧中经常会听到“奉天承运”,就是受到了邹衍观点的影响。

“大师”邹衍

邹衍的学术思想并不仅局限于哲学与政治范畴,他还提出了大九州的地理概念。

济南社科院副院长张华松介绍,邹衍提出,大禹治水将中国划分为九州——兖、豫、青、冀、徐、扬、荆、雍、梁,但从世界眼光来看,大禹九州只是一个州,即赤县神州。像赤县神州这样的州还有八个,与赤县神州共同组成一个大州,这样的大州一共有九个,大九州之外,就是宇宙边缘的“天地之际”了。每一大州内部的各小州之间,都有裨海(小海)相分隔,而大州与大洲之间,又有大瀛海相分隔。

“大九州说一方面隐含了天下合一的思想,另一方面也为齐、燕等沿海国家对外开疆拓土提供了恢宏的想象空间。邹衍学说是因应历史发展和形势需要的,故而一旦创立就能够风靡天下。”张华松表示。

亦有学者考证后认为,邹衍曾在燕昭王的支持下,组织航海队远赴朝鲜半岛、琉球群岛、日本列岛等地调查。此外,后来的徐福东渡以及郑和下西洋都受到了邹衍思想的影响。

除了航海与地理,邹衍的思想对后世的农学、中医、自然哲学等发展也产生了推动作用。今天,还流传着关于邹衍的两个小故事。邹衍在燕国时,燕昭王去世,继位的惠王听信谗言,将邹衍监禁。邹衍仰天而哭。当时正是夏天,但上天却为之降下了冰霜。又有传说,燕国有个山谷土壤肥沃但天气寒冷,因此不长庄稼。邹衍在谷中吹律管,用音乐催化冰雪,作物因此能够生长,这也就是“邹衍吹律”典故的由来。这些传说并没有科学根据,只是对邹衍天人感应学说的附和,为邹衍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他也因此被许多人称为“方士”。

邹衍共著有《邹子终始》《大圣》之篇十万余言,但可惜的是大多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这不影响邹衍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的地位,他被称为“中国的亚里士多德”和“科学之祖”。

“老乡”邹衍

作为济南“老乡”,邹衍对故乡有着深刻的感情。

齐国是邹衍的故国之邦,公元前284 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韩、赵、魏联合伐齐。他拒绝参加这场战争,这很可能是其后他被构陷的一个原因。

在燕国入狱获释后,邹衍回到了故乡齐国,其后还曾作为齐国使者出使赵国,受到平原君的隆重接待。晚年,邹衍似乎又回到燕国出仕,但相关记载已非常少见。

根据1992年版《章丘县志》说法,在今天的相公庄街道郝庄村西北,当地称为长白山的连绵山脉环绕中,邹衍便长眠于此。

作为济南的历史文化名人,邹衍的历史思想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在今天的济南泉城广场,还保留着邹衍辩论的浮雕。近年来,前往探访邹衍墓的人也逐渐增多。2018年,郝庄村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重修了邹衍墓。空旷的田野中,青砖垒筑的方形花墙内竖立一碑,上书:“章丘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邹衍墓 章丘市人民政府二〇〇〇年一月二十八日公布 章丘市人民政府立”。目前,郝庄村正在邹衍墓旁建设“邹子故里 魅力郝庄”文化广场。

2021年,多名章丘区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快建设'邹衍文化广场’创建'国际邹衍文化论坛’”的提案。章丘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答复中表示,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推进组织实施。

随着邹衍历史名人效应的进一步发挥,对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为“文化济南”建设丰富新的人文内涵。

本文参考:

1、《济南通史·先秦秦汉卷》,张华松主编,人民出版社

2、《邹衍自然观》,藏明、孙开泰著,海天出版社

3、《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中国哲学流行曲》,蔡德贵著,山东人民出版社

专题策划:朱永宁

本期撰稿:高家涛

美编:马官民

编辑:高家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知道吗?济南章丘有个郝庄村,是战国时期阴阳学家邹衍的故乡
阴阳家——邹衍
邹衍:是阴阳家更是道家(提出五行的那个大神)
邹衍与“大九州”之说
阴阳道祖——谈天衍
邹衍与阴阳家的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