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周昆,携3万巨款消失,最终结局如何?|参谋长|周昆|彭德怀|林彪

1938年2月,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王秉璋拿信的手直哆嗦,出事了,出大事了:周昆携款潜逃了。

周昆戎装照片

消息传开,全军震动。堂堂八路军115师参谋长,久经考验的八路军将领,居然携款潜逃,简直不可思议!

这要从周昆的成长经历说起。

1902年10月,周昆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母亲早逝,父亲一个人无力照顾家中几个孩子。

1927年9月,毛泽东来到湘赣边界一带,组织领导秋收起义。周昆家庭条件良好,不是贫苦大众但他毅然决定参加起义,这个决定改变了周昆的一生。

《秋收起义》剧照

周昆和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中第一次见面。

周昆在攻打白沙的战斗中表现突出,他的机智勇敢,为突破敌军防线立下大功,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秋收起义》剧照

周昆却坚决拥护毛泽东,不但在会上公开表态支持毛泽东,还主动做官兵们的思想工作。

周昆有文化,头脑聪明,在官兵中很有威望,在他的劝说下,不少官兵转变认识,拥护毛泽东的决策,周昆的表现再度让毛泽东十分欣赏。

1930年,红4军大规模扩编为红1军团,周昆担任红12军34师师长,正式走上了红军高级指挥员的位置。

1937年,曾参加秋收起义的红军将领与毛泽东合影

1931年10月,周昆调任红4军红10师师长,时任红4军军长正是大名鼎鼎的林彪。当时在中央苏区流传一句话:“林彪手下三杆枪,陈光周昆和王良”。周昆成熟稳重的性格,与林彪最为相似,两人可谓惺惺相惜。

1934年,周昆率部参加长征,参与了血战湘江,爬雪山,过草地……但周昆从来没有叫过一声屈,而是坚决拥护毛泽东,坚定跟着毛主席走,从来没有动摇过。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周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8月25日,红军主力接受国民政府改编,改编为八路军,毛泽东决定让周昆担任115师参谋长,重回战斗一线。

周昆与林彪等一起指挥平型关大捷

周昆上任之后,很快协助林彪指挥取得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这是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我国打的第一个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作为平型关大捷的指挥者和亲历者之一,周昆内心无比激荡:只要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一定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这个时候的周昆绝不会想到,不到半年后,他的人生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1938年1月下旬,国民党决定在武汉召开全国师以上各级参谋长会议,总结前期作战的经验教训,部署下一阶段作战计划,我军派出4名参谋人员参加,分别是八路军总部参谋长叶剑英、参谋处长彭雪枫、高级参谋边章五,以及第115师参谋长周昆。

这次武汉之行,彻底改变了周昆的人生命运。

1月27日至29日,会议如期召开,周昆代表115师递交了书面报告,总结了115师在山西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并与国民党军的一些高级军官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开得很顺利,但周昆内心却翻起了巨大波澜。

周昆在武汉呆了10天左右,这10天里,他和一些国军高级将领有不少接触。周昆发现,同样是参谋长,国民党军的参谋长个个都是财大气粗,他们有自己的小公馆、小汽车、小老婆,过着极度奢华的生活,而他这个115师参谋长,却过着“像叫花子一样”的日子。

当时,周昆住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因为没有汽车,出门要靠黄包车,周昆想问办事处多要点钱,但办事处十分“小气”,只肯给他乘黄包车的零用钱,多余的钱一分也不多给。

同样是参谋长,同样是国民革命军,同样是抗击日寇,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1938年,周昆与彭雪枫在武汉合影

周昆习惯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和国民党高级将领一比,周昆深切感受到了物质生活的诱惑,心里产生了极大落差。

1938年2月初,周昆从武汉乘火车返回山西前线,向彭德怀、左权汇报工作时,周昆无意中流露出不满情绪,说自己这次在武汉很“丢脸”,说我们“像叫花子一样”,言语之间,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向往。

听了周昆的牢骚,彭德怀很生气,严肃批评了周昆:“你羡慕的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根本立场,这就是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这就是做共产党人的光荣,否则我们和国民党没有什么两样了!”

周昆不服,还反驳了彭德怀:我不就是说了两句话吗,至于如此上纲上线吗?

彭德怀何许人也?天王老子也不怕,能容忍一个小小的周昆在自己面前“撒野”?彭德怀啪地一拍桌子,把周昆痛骂了一顿,最后怒斥道:“你这个周昆,无药可救!”

彭德怀怒了,周昆不敢还嘴,只好带着牢骚继续返程。返程之前,他奉命在国民党第2战区司令部领走了6万元军饷——这6万元军饷是八路军115师一个月的军费。

之后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王秉璋收到了周昆让警卫员带回的3万元军饷,还有留下的一张纸条“共领取了6万块钱,我带走了3万块,另3万块交警卫员带回,望查收。”

周昆失踪后,查找他的下落成为当务之急。

周昆与林彪、聂荣臻、陈光合影

周昆到底去了哪里?八路军总部分析,周昆可能有三种去向。

第一种,投靠日军。

这是最坏的,也是八路军最担心的一个去向。

周昆是115师参谋长,又刚刚参加了重要军事会议,了解中国军队尤其是第二战区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一旦叛变投靠日军,泄露军事机密,将给第二战区军事作战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作为老红军、八路军的高级将领,一旦周昆叛变成为汉奸,日军必将借此大举造势,极大打击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但是,如果周昆投靠日军当了汉奸,那就是选择与八路军彻底决裂,与全国人民为敌,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既然如此,周昆又何必留给115师3万元军饷?难道是他感恩于共产党和八路军对自己的培养,因此不把事情做绝?显然说不通。

第二种,投靠国军。

土地革命时期,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和红军将领叛变投敌,投靠了蒋介石的国民党,有的是贪生怕死,被敌军俘获后变节,有的则是爱慕虚荣,为求高官厚禄主动投降,就连向忠发、张国焘等党和红军的领导人都位列其中。

周昆卷款潜逃的一个动因,就是羡慕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豪奢生活,投靠国民党不是没可能。

不过,当时国共两党正值第二次全面合作的“蜜月期”,周昆贪污的军饷就是由国民党政府提供,如果他选择投靠国民党,蒋介石出于大局考虑,很可能不会接受,反而可能将其交给共产党处置,周昆为人聪明机敏,直接投靠国民党的可能性不大。

周昆与林彪等人合影(后排左一)

第三种,隐姓埋名。

在中共党史、军史上,叛徒的结局大多以悲剧告终,只有选择远离政治、隐姓埋名才有可能善终,但这样的叛徒是极少数,因为他们的命运往往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周昆是个聪明人,投靠日军、投靠国军两条路径并不是最佳选择,他应该也很清楚,相比之下,远离政治,隐姓埋名,安安稳稳过日子似乎是更为务实、更为安全的选择。

在当时的战乱环境下,一个人想要找到一处地方隐姓埋名生活,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周昆认为国内不够安全,凭他随身携带的3万元巨款,潜逃到香港、澳门,甚至飘洋过海,移居海外也是小事一桩。

基于上述三种可能,八路军总部、115师师部对周昆的去向进行了调查,但均一无所获。

周昆与王良、陈光的合影

后来,关于周昆的下落,又出现了一些光怪陆离的说法。

1.有的说在卷款潜逃过程中遭遇歹徒谋财害命,身上3万元大洋被洗劫一空,人也被歹徒杀害,这种说法也经不起推敲。据史料记载,当时国民党第二战区交给周昆的6万元军费是纸币,而非大洋(银元),如果是3万元大洋,重达数百斤,周昆不可能随身携带。

2.有的说周昆辗转到了国外,3万元很快被他挥霍一空,穷困潦倒的周昆客死异乡。这种说法也没有任何依据,只是人们的猜测。

事实上,经过八路军大力寻找,周昆始终没有现身,也没有任何消息,他就这样平白无故地消失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未解之谜。

时光荏苒,距离周昆神秘消失已经过去了80多年,周昆的去向依然是个谜,除了一些胡乱猜测,竟没有任何关于他下落的可靠消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路军高级将领突然出逃, 本来可以授衔开国上将的人生就这么毁
他曾与彭德怀林彪平级,3年连升5级,携款潜逃没投敌算叛徒吗?
1938年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失踪,他是携款潜逃,还是被人暗害?
备受毛主席信赖的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周昆,神密失踪背后的故事。
八路军115师少将参谋长周昆,携三万大洋失踪,至今查无音信
八路军115师走出了三位元帅,如果陈光和周昆还在,应授何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