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歙县棠樾村石牌坊群、鲍家花园

皖南游

贵州游侠

三十三、歙县棠樾村石牌坊群、鲍家花园



走近第一座牌坊,这座牌坊叫做“鲍灿孝子坊”,建于1534年,用白麻石构建,坊额上镌有“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其实鲍灿是一位书生,并没有做官,而他的儿子则做到了兵部左侍郎(正二品),皇帝追赠鲍灿为兵部右侍郎。鲍灿其实是一位孝子,其母亲背上生疮,其用嘴吸去浓液。可谓赤诚孝子。

牌坊建于明嘉靖13年(1534年),清乾隆14南(1749)年重修。









第二座石牌坊是“慈孝里坊”,建于1421年,和北京故宫同龄。这个牌坊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宋末元初,鲍氏父子遇贼绑架,扬言若不交出银两,就要杀死其中一人,父子互相保护对方,争先赴死,最终感动了强盗。明永乐皇帝知晓后,特赐建“慈孝里”牌坊。又赐“慈孝”诗。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也御赐鲍家祠堂对联一首:“慈孝天下无双里,袞绣江南第一家”。





第三座牌坊为“鲍文龄妻节孝坊”建于1769年,鲍文龄25岁病故,其妻立志守节,井孩子抚养成才,45岁时积劳成疾,病入膏肓,儿子多次上书皇帝,要求为母亲立节孝坊,此坊为儿子出钱为母亲所立。





前行过一座石板桥,前方有一座四角路亭,名为“骢步亭”形状如同一顶官帽,所以也叫“官帽亭”,始建于明隆庆年间,距今已经400多年了。此亭是贵州都匀知府鲍献书为纪念远祖西汉鲍宣而建。鲍宣祖孙三代都是御史,不畏权势,品格高尚,常骑白色的骢马出巡,亭子故名“骢步亭”。







过路亭的牌坊即第四座是“乐善好施坊”,建于清嘉庆25年(1820年),是牌坊群中最后落成的。旌表两淮盐运使鲍漱芳捐资军饷,捐米赈灾。资助水利工程。各级官员纷纷上书请求为其立坊。





第五座牌坊是“鲍文渊妻吴氏节孝坊”,棠樾鲍氏家族明清时期共有59位贞节媳妇,在丈夫去世后不改嫁,在家中把孩子抚养成人,把公婆供养归天。吴氏原籍上海,以继妻身份嫁入鲍家,不久丈夫就不幸病故,年仅29岁的吴氏可改嫁而不改嫁,孝顺公婆,将前妻所生之子抚养成人。并在年迈时将节俭下来的积蓄全部捐献出来,维修鲍氏祖坟。令鲍氏族长深受感动,上报朝廷给其立了节孝坊。





第六座牌坊是“鲍逢昌孝子坊”,建于1797年,明末乱世,父亲外出谋生,久无音讯,14岁的鲍逢昌边乞讨边寻找,长达三年之久,最后在千里之外找到了父亲。把父亲带回家后,母亲又病卧在床,鲍逢昌听闻需人肉做药引,割下腿上的肉给母亲,乾隆皇帝听闻后下旨赐建了孝子坊。







第七座石牌坊是“鲍象贤尚书坊”建于162年。其曾任御史、按察使、刑部、户部、兵部左侍郎,死后封赠工部侍郎,能文能武,是明朝著名的文官武将,其死后皇帝赐建了此牌坊。







一些牌坊中有铁楔子出现。此为我第一次看到。





走出景区,向对面走去,大约不到一公里,有“鲍家花园”,此地与牌坊群同票。

花园中有许多假山、盆景,水榭亭台。















“枯木逢春”是一株极大的古银杏树树桩,原树冠占地约半亩,数高数十丈,后毁于战乱,然基部不死,枯木逢春。



天上人间是一组紫色石柱配以奇形矮树,造型不俗。



“新安风情”也是一组片石与树木的组合。





在棠樾牌坊群和鲍家花园中拍摄了多部影视剧。有《徽娘》、《新安家族》、《女人花》、《红色歌谣》、《徽州女人》、《风之国》、《叶挺》等。

走出花园,在停车场找到了小程的车,乘车返回歙县县城。

(游览日期:2019年5与4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歙县棠樾牌坊群
歙县棠樾村牌坊群之联想
中国牌坊第一村——棠樾村
印象徽州之六:寂寞棠樾
棠樾古村
歙县风情--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