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案闹明朝
userphoto

2012.03.10

关注
   知道《复活的历史》吗?我敢打赌你肯定不知道,如果说你在一本叫做《探索历史》的杂志上见过这个栏目,那只能是“纯属巧合”。因为这本《复活的历史》从来没有出版过,因为它是一本……呵呵,我觉得在介绍这本书之前,应该先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叫史朵朵,今年12岁。据说我的姓氏来源于黄帝时期创造文字的仓颉。仓颉当时是史官,人称史皇氏,以官名为姓氏,于是便有了“史”姓。不过虽然我的老祖宗是仓颉,可我的历史却依然学得一塌糊涂。上面提到的这本《复活的历史》是我家的传家宝,不过妈妈宁愿我的历史考试得零分,也绝对不允许我碰那本书一下。用她的话说,那是一本有魔力的书,只要打开那本书就会有非常非常可怕的事情发生。呵呵,我知道大人们总是喜欢用“非常非常可怕”来吓唬小孩子,但是别忘了,我早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我被吸到书里去了!是真的!当那道金光从书里射出来的时候,我的身体就“嗖”地一下子被吸了进去。我站在辉煌的宫殿中间,一群穿着明代服装的宫女太监从我身边匆匆而过,我的天哪,我到了明朝!这时就听一个声音对我说:“你只有找到三个东西才能回到你原来的世界。”“那如果找不到呢?”我问道。那声音回答我:“那你就只能永远留在书里了!”我终于明白妈妈所说的“非常非常可怕”到底有多可怕了…… 
   
  我坐在大内东华门通往慈庆宫的宫墙上,等着我想找的那个东西出现。身边有导学哆哆陪我,倒也不是很无聊。哆哆是个即精通历史又很善谈的女孩,她的口才一点都不输给导游和导购,她说这个导学只是兼职,自己的专职是探索历史电视台的金牌记者。不管是导学也好,记者也好,有这么一个历史通帮我,那三个任务应该能够顺利完成吧! 
 
 


  黑夜往往是掩盖罪恶的最好外衣,但是那个在宫外守候已久的男子似乎已经按捺不住了。在夜幕刚刚降临的时候,他就从他的藏身之处走了出来,把右手背在后面,若无其事地向宫门走去。 
  “什么人?”守门的侍卫对他喝道。 
  那男子傻傻地笑着说:“讨封的,讨封的。” 
  “什么讨封的?去去去!赶紧走!” 
  但是那男子却没有离开的意思,依旧径直向这边走来。 
  另一个侍卫说道:“肯定是个疯子,让我把他赶走。” 
  孰料这疯子没等那侍卫动手,竟从背后拿出一根枣木棍来,对着那侍卫就是当头一棒。“嘭”的一声闷响,那侍卫当场倒地。守卫们万万想不到会有人敢单枪匹马地在宫门口闹事,而且没拿刀没拿剑,仅仅是拿着一个棍子。就在众侍卫惊愕之际,那男子挥起棍子,左打右击,横冲直撞,片刻之间就冲进了宫门。穿过一条长长宫道,便到了东华门的入口。依旧是一根棍子,那男子打翻了众侍卫直闯进去,转眼之间便到了太子居住的慈庆宫的入口。 
  此时宫门内外已经乱成一团,有的侍卫躺在地上“哎呦哎呦”地爬不起来,有的侍卫捂着伤口去找救兵,有的侍卫则拔出刀剑去追那男子。 
  守在慈庆宫门口的太监似乎也听到了外面的声音有些不对,但是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他看到一个黑影拿着木棍直奔他而来,才发觉事情不对。他想躲进慈庆宫关紧大门,但是已经太迟了,黑影早就冲了过来。那太监只来得及叫了一声“不好”,便听得一声闷响,太监倒在地上晕死过去。 
  那男子跨过太监的身体,冲进了慈庆宫。此时慈庆宫外,脚步声、叫嚷声响成一片,那些闻讯赶来的侍卫已经堵死了他的退路。但是他并不惊慌,在院子里环顾了一下左右,断定中间那座巍峨的宫殿便是太子的寝宫,提起棍子冲了过去。 
  在他冲到殿前屋檐下的时候,内官韩本用已带着手下赶到,几招便把这个并无武功根基的莽夫制伏了。 
   
  我和哆哆跟着他沿着宫墙一直跑到慈庆宫的屋檐上。天哪!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大胆的人,拿着一根棍子就敢来谋害太子。我对哆哆说:“这个人一定是疯子!”哆哆摇一摇手指:“事情可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一会儿会有三拨人审他,但是审讯的过程却各不相同,你可以猜一猜到底哪个审讯结果是最接近事实的。”我不由叹了一口气,可真是的,这到底是一本历史书,还是侦探书啊?还要考我的逻辑推理能力。 
   
  这名想谋害太子的莽夫被抓住后,太子命巡城御史刘廷元审问他。 
  刘廷元喝问那男子:“你是哪里人士,姓甚名谁,速速招来!” 
  那男子竟然很配合:“我是蓟州人,姓张名差。” 
  刘廷元继续问道:“你为何谋害太子,是何人指使?” 
  “我是来讨封的,不是要谋害太子。”张差开始耍疯,“讨封,讨封!” 
  “讨什么封?” 
  “我吃斋啊!所以要讨封。”张差的回答明显前言不搭后语。 
  刘廷元一拍惊堂木:“堂下张差,再不如实回答就大刑伺候!” 
  可没想到那张差叫唤得更欢了:“吃斋就是不吃肉,不吃肉就得不杀生,不杀生我就有功德,有功德我就要讨封!” 
  叫着叫着竟然“腾”地一下站起来,连蹦带跳地喊着:“我要封大将军,我要封丞相,我要封最大最大的官。” 
  刘廷元被吵得心烦意乱:“疯子,就是个疯子!” 
  就这样,张差在刘廷元这里被定成了疯子。 
  第二个审问张差的是刑部郎中胡士相、岳骏声。这次张差似乎清醒了一点,开始从头到尾地叙述起来:“李自强、李万仓他们几个人烧了我家的柴草,我气愤难忍,就来到京城想找个官府去告状,可从东走到南,从北走到西,怎么也找不到官府。后来就遇见两个男人,一个穿着白衣服,一个穿着黑衣服。他们给了我一根枣木棍,说拿着这个可以申冤。我猜他们一定是“黑白无常”,既然是地狱里的官儿,那他们说的就一定没错。于是我就拿着木棍来申冤了。可是门口那些守卫不让我进去,所有阻挡我申冤的人都该死,所以我就左一个,右一个,左一个,右一个……” 
  “疯子,疯子!”胡士相、岳骏声一起无奈地摇着头。 
  第二份复旨的奏折和第一份差不多,都把张差认定为疯子。 
  按照宫里的惯例,这种情况就可以直接处死了。但是刑部主事王之寀却想再探探口风,就来到狱中,故意对狱卒说:“这个张差本来罪不至死,但是他故意装疯卖傻惹怒了几位大人,所以以后不用给他饭菜,饿死他就行了。” 
  张差见王之寀要饿死自己,忙迭声叫道:“我招!我招!” 
  这回张差不疯了,也不傻了,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原来他是受白莲教首领马三道和李守才的指使,而这两个人又是受宫内太监庞保和刘成指使,那庞保和刘成又是郑贵妃的亲信。一切人物关系都弄清楚之后,事态也就明了了。傻子都能看出来,到底是谁想谋害太子。 
   
  牢房里的空气又湿又臭,我捂着鼻子强忍着听完了张差的招供,然后对哆哆说:“不用再待下去了,这次的招供才是最接近事实的。想谋害太子的就是郑贵妃,因为她想帮她儿子夺太子之位,接下来皇帝一定会严惩她的。”哆哆呵呵一笑:“你只猜对了一半,幕后主使没有猜错,但郑贵妃是皇帝的宠妃,皇帝怎么舍得惩罚她呢!”哆哆的话我不太相信:“可是证据就摆在眼前啊!”哆哆不以为然地说:“有证据又怎么样?别忘了,神宗是皇帝,在封建王朝皇权最大。不信你接着往下看。” 
  慈庆宫的殿前,哭得已是梨花带雨的郑贵妃跪在太子面前,责怪自己对手下监管不严,差点害了太子。站在一旁的神宗也极力谴责郑贵妃,给足了太子面子。这出“负荆请罪”的大戏,明显让慈善谦和的太子有点不知所措。他急忙扶起郑贵妃,并恳请神宗此事到此为止,不要深究,也不要株连任何人了。 
  既然太子都同意不再深究,那此事就可以结案了。最后的结果是张差被判凌迟,马三道等人被流放,最有力的证人庞保、刘成则被灭口杖死在后宫。而本案最大的功臣王之寀则被削职为民。 
  “怎么可以这样?正义不是最终都能战胜邪恶的吗?”对于这个结局我相当不满。可是哆哆却有她自己的解释:“正义战胜邪恶只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意愿和主观努力的方向。这个结果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这就是封建王朝的后宫斗争,虽然残酷,却是事实。”哆哆的话让我很无语,我已经拿到了要找的第一样东西,那根差点害了太子的枣木棍,但是我的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哆哆开导我:“快振作起来去找第二样东西吧!难道你不想快点回家吗?” 
 
 

 
  神宗驾崩没多久,新登基的光宗皇帝就卧病不起,使得整个朝野人心惶惶。 
  御药房的内医崔文升给光宗诊过脉后,开了一副药,但这副药不仅没有让光宗的病情减轻,反而让他腹泻不止,一昼夜就泻了三四十次。 
  之后不久,光宗就紧急召见了内阁大臣。 
  首辅方从哲带领众位大臣来到乾清宫,当时距离登基大典只过去短短十几天,但是光宗现在的情景却让群臣大吃一惊,连续的腹泻让光宗倦怠不堪,满面病容。 
  看到方从哲后,光宗费力地冲他招招手。方从哲赶紧上前几步,躬身听候圣谕。 
  “听说有个鸿胪寺的官想要献药?”光宗的声音沙哑无力。 
  “是鸿胪寺丞李可灼,说他的红丸能治愈陛下的病。”方从哲小心地回答着,“但是臣等认为还是谨慎为好。” 
  “都什么时候了,顾不了那么多,马上把他召来。”光宗对身边的太监传了口谕。 
  不多时李可灼便带着一个药盒进来了,他见满屋都是大自己好几级的内阁大臣,不由得谦卑地弓下了身。 
  “快过来!给朕诊治。”光宗等得不耐烦。 
  李可灼这才快步上前,把手指搭在了光宗的手腕上号脉。 
  片刻李可灼抽回手指,焦急地说:“禀陛下,您最好马上服用红丸,否则恐怕……” 
  李可灼不敢再说下去了,但是光宗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那还等什么,快把你的红丸拿来。”光宗一刻也不想再等了,他似乎已经感觉到了死神的逼近。 
  但是诸位大臣却并不太相信李可灼的红丸,有的让他一定要谨慎用药,有的则劝说光宗不要服用红丸。 
  李可灼一着急,自己先拿起一丸服了下去,诸臣见李可灼服用无恙,这才放心让光宗服用。 
  光宗先是气喘吁吁地喝了几口汤,借着汤水把红丸服了下去。片刻之后,竟然不喘了。过了一刻光宗红光满面,全身舒畅,他对着李可灼大叫:“忠臣,忠臣啊!” 
  诸臣见此情景,这才放下心来,逐一告退。 
  第二天早晨,光宗的情形明显比昨天好多了。 
  李可灼又拿出一粒红丸:“陛下可再吃一粒。” 
  光宗毫无顾忌地吃下了这粒红丸,但是这次他却再也没有喊出“忠臣”两个字,而是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个从出生便不被父亲重视的朱常洛,虽然逃过了梃击案一劫,却在红丸案中难逃一死,只做了29天的皇帝就归西了。 
  真是个多灾多难的皇帝啊!亲眼见证了光宗之死后,我的心里不由得一阵阵酸楚。“一定又是那个郑贵妃搞的鬼!”我问哆哆,“你说是不是?”哆哆却说:“当时也有人怀疑崔文升是郑贵妃派来的,故意用泻药伤了朱常洛的元气。但是没有证据啊!” 
  光宗死后,廷臣议论纷纷,怀疑皇帝是死于郑贵妃的毒手。但是首辅方从哲却从中调解,于是又有人把矛头直指方从哲,说是他指使的李可灼。到底光宗的死是御药房的内医崔文升的责任大些,还是鸿胪寺丞李可灼的责任大些?真的是无从考证,这个“红丸案”也就成了明宫疑案之一。迫于舆论压力,新登基的熹宗皇帝朱由校把这一干人等全都处罚了,首辅方从哲被罢免,内医崔文升被发配南京,鸿胪寺丞李可灼则被充军。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李可灼被充军之后,他的家便像被洗劫了似的,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仆童们一抢而空。不过那罪魁祸首——红丸却没有人感兴趣,所以在李可灼的家里,我和哆哆没费多少力气就拿到了一颗。现在三样东西,我只要再拿到一样就可以回家了。 
  乾清宫不愧是皇上居住的地方,真的是相当宏伟壮观啊!“这么漂亮的地方,难怪李选侍想在这里住一辈子。”我对哆哆感叹道。“你错了,她想住在这里不是因为这里漂亮,而是住在这里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哆哆纠正我,“所以即便是光宗驾崩了,李选侍仍然赖在这里不肯走。”我按捺不住了:“竟然有人在乾清宫里耍赖,我们快看看去!” 
   
  光宗驾崩的消息传出之后,满朝震惊。大臣们纷纷赶往乾清宫要求哭临先帝,求见太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是乾清宫的大门却关得死死的。 
  乾清宫内,李选侍看了看伏在光宗身上痛哭的太子朱由校,悄悄地把心腹太监魏忠贤拉到了一旁。 
  “你到门外应付一下,绝对不能让大臣们见到太子。”李选侍轻声吩咐道,“只要太子在我们手里,我就可以以他养母的身份继续留在乾清宫。只要我能当上皇太后,就可以依旧执掌这里的一切。” 
  魏忠贤点头称是。 
  宫外,没有等到太子,反而等到了一位太监的诸位大臣原本就非常不满,再听这太监传李选侍口谕让大家“请回”时,大臣们不干了。以杨涟为首的众臣嚷嚷着今天必须要见到太子,否则绝不回去。 
  李选侍也没有料到大臣们的态度会如此强硬,她怕继续阻拦会闹出什么乱子,就打算让大臣们和太子匆匆见上一面,然后就把他们草草打发了,但是见面后的情形却远非李选侍能控制得了的。 
  杨涟等人一见太子便跪在地上口呼“万岁”,然后没等李选侍和魏忠贤反应过来,便派人保护朱由校离开了乾清宫,护送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朝拜,并当场确定了登基大典的时间。 
  当朝臣们联合上疏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的时候,李选侍气得在乾清宫里大发雷霆。 
  “那个什么御史左光斗,说我即非嫡母又非生母,说我住在乾清宫而把太子挤到了慈庆宫。说如果不把我赶出去,我大明就会出现武后(唐武则天)之祸。哈哈哈……”李选侍指着一旁的一个宫女,“竟然敢把我比作武则天,你说,这个左光斗,是不是该死?” 
  吓得那位宫女连忙跪下:“奴婢……奴婢不知。” 
  “真是反了!”李选侍一脚把宫女踢倒。 
  李选侍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反了,全都反了!凭什么让我搬出乾清宫?是先帝允许我住在这里的,即使先帝不在了,我也算太子养母。哪有儿子赶母亲的道理?你们说是不是?” 
  但是所有宫女都低垂着脑袋,再也没人敢回答她的问题了。 
  闹腾了一阵子后,李选侍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了,她打定了主意:“让我走,我就偏不走,我看看你们谁真敢把我赶出去。别说是我,就连我的鞋子都不愿意走出这乾清宫!” 
  李选侍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就在朱由校登基大典的前一天,杨涟、方从哲等大臣又站在了乾清宫外,要求李选侍马上离宫。但是李选侍就是待在里面不出来。 
  杨涟的手下说:“我直接冲进去把她赶出来算了。” 
  “胡闹!”杨涟怒喝道,“这是乾清宫,不得擅入!既然她不肯出来,那我们就一直等下去。” 
  一位重臣捻着胡须说:“可是明天就是登基大典了,登基之后如果皇上还住慈庆宫,那可就于理不合了!” 
  就在乾清宫外的大臣们都无计可施的时候,混进乾清宫的太子伴读太监王安则直接站在了李选侍的面前。 
  “您面子已经够大了,门外一大堆元老大臣都等着您呢!”王安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哼!你一个小小太监也敢在本宫面前指手画脚。我动动手指就能把你捏死。”李选侍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 
  王安却满不在乎地继续陪着笑:“那也得请您先从这里搬出去,再捏死小的。您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刚出生不久的八公主考虑考虑吧?要是真用棍子把您赶出去,不仅您脸上不好看,也容易吓到八公主不是吗?” 
  “岂有此理!魏忠贤,把他给我轰出去!”李选侍喊着,但是却没有人应她。 
  “他已经被我支走了,您认为现在整个乾清宫还有听您差遣的人吗?”王安收起了笑容,“您别耽搁太久了。时间太长,对谁都没有好处!” 
 

  李选侍的心沉了下去。是啊,先皇已经不在了,亲信也不在身边,她还能靠谁呢?她凄然地笑着——没想到自己竟会落到让一个小太监呼来唤去的地步。她恋恋不舍地环顾周围,似乎想把整个乾清宫都装进自己的眼里。这里有先皇的影子、先皇的声音、先皇的宠爱;这里还有她李选侍的倩影、她的权势、她的梦想。可是一旦离开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过眼云烟。 
  熟睡的八公主丝毫感觉不到自己母亲的绝望,她带着甜甜的笑,美美地躺在母亲的怀抱里。一步,两步,三步……怀抱八公主的李选侍一步步地向乾清宫的大门走去。她的脚步有些凌乱,她知道只要迈出乾清宫的门槛,她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乾清宫的大门“吱嘎”一声打开了,门外是等候已久的大臣们。他们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谦卑和恭顺,李选侍的妥协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也不由得浮现出欣喜之色。“一群攀权附会的小人!”李选侍在心里狠狠地骂着,但是即便她心里有无数的不满和愤恨,也奈何不了任何人了。 
  似乎就连乾清宫的门槛也故意和她作对,临了还绊了她一个趔趄,她的一只鞋子掉在了乾清宫里。但她还来不及重新穿上鞋子,就被王安推上了轿子,移居到了别宫。 
  次日太子朱由校(熹宗)正式即位,迁居乾清宫。自此各归各位,一场撼动朝野的移宫案终于划上了句号。 
   
  我捡起了李选侍掉在地上的鞋子,这意味着我可以马上回家了,但是我却很舍不得离开这本书,也舍不得离开哆哆。虽然这里有惊险、有伤感、有残酷,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而我也被这真实的历史深深地震撼了。哆哆说历史就是一条璀璨的长河,而我所经历的只是它其中很短的一小部分而已。虽然这本《复活的历史》一个人一生只能进来一次,但是既然我能从这里出去,就表明我读懂了它,而只要读懂了它,那也就能读懂任何历史书了。 
  一道金光闪过,我离开了那本《复活的历史》,但是我深知历史并没有离开我,昨天是今天的历史,而今天又会是明天的历史,只要探寻历史的脚步不停,那历史的魅力就会永远向你绽放。 
   
  你不知道的历史 
  什么是“立嫡立长”?皇后所生之子为嫡子,妃嫔所生之子为庶子。依据明朝祖制,皇帝应该立嫡长子,即正宫皇后所生长子为太子。如果没有嫡子,就应该按照年龄立长子为太子。 
  皇帝到底有几个名字?皇帝除了自己的本名外,还有谥号、庙号,也有用年号称呼的。以朱常洛为例,他即位时的年号是泰昌,所以后人也管他叫泰昌帝。他驾崩之后新皇帝给他的庙号是光宗,给他的谥号是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看到没有,庙号和谥号都是死后才有的名字,所以如果你在电视剧里看到有人在朱常洛在位的时候说光宗如何如何,那你就可以给电视剧纠错了! 
  鸿胪寺丞是多大的官?鸿胪寺是掌管朝会、宾客、礼仪等事的一个机构。鸿胪寺的正卿叫鸿胪寺卿,四品;副手是鸿胪寺少卿,五品;鸿胪寺丞又低一级,六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释读中国历史322:纵欲嗑药,明光宗在位29天就送了命,皇位传到了木匠皇帝手中
晚明三大迷案揭秘
明代宫廷三大案
明朝光宗朱常洛的康妃
古代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是个文盲?
明末宫廷著名的“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