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柴葛解肌汤临床应用体会
徐三林(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长山子镇卫生院   831400)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337-02 
柴葛解肌汤出自明.陶华《伤寒六书》,由柴胡、葛根、黄苓、芍药、羌活、桔梗、石膏、生姜、大枣、甘草组成。用于感冒风寒、寒郁化热,火郁重、恶寒轻,头痛肢楚,目痛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苔薄黄、脉浮等症。该方诸药寒温并用、辛凉为主,共成辛凉解肌、兼清里热之功。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根据该方的功效,辨证用于治疗内科病证,每每取效。举例如下。 
1、外感高热 
陈某,男,26岁。2009年3月2日初诊。患者受凉后出现恶寒、微热,体温37.8 C,周身酸痛,次日下午发高热,体温39.6 C,微恶寒,头痛,无汗,口渴。在某区医院查血象正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输液用病毒唑、阿奇霉素、解热镇痛剂泰诺,治疗3天后体温仍波动在38.2 C-40 C之间。来诊时见:发热,体温40.5 C,恶寒,身酸,全身肌肤灼热无汗,头痛,面赤口渴,咽喉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数。经查血象、X光胸透无异常。诊为外感高热。证属外感风寒、寒郁入里化热。治宜辛凉透肌,兼清里热。方拟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连翘、竹叶、黄苓、菊花、板蓝根各10g,葛根、忍冬藤各15g,生石膏30g(先煎),羌活、薄荷(后下)各 5g,甘草3g。2剂,水煎服。停用抗菌素等西药。服药1剂后,微微汗出,次日体温降至38 C,诸证明显好转。微咳,痰少白粘,烟微痛,上方去羌活,加浙贝10g,服3剂后热退病瘥。 
按:感冒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中医根据风寒、风热的不同证候,分别予辛温发汗或辛凉解表法,使疾病消除在最表层,就能防止疾病有表入里。如若因病情较重或比较复杂,或因其病轻而轻视之,导致失治、误治,就可使疾病由表入里,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甚至更严重的病证。其过程一般有恶寒渐轻,身热渐盛等。这时,治疗又当采取解表为主,兼清里热,或表里双解之大法,方能取效。此时若不顾病机,滥用苦寒消炎(包括西药),反而阻碍、表邪透发,使病难愈。对于体温38 C以上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部分发热待查的患者,基本上可用该方治愈。一般治疗3天热退。对于这一类患者,用中医药治疗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临床上常可见患者应用抗菌素治疗效果并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 
2、水痘 
黄某,女,4岁。2010年3月20日就诊。患儿4天前始发热,体温37.9 C,兼喷嚏、流涕,次晨见头面、躯干出现红色小丘疹,上有水疱。患儿曾有水痘接触史。2天来诉右耳痛,在某市医院五官科检查后诊断:中耳炎。 予肌注PG仍发热不退而要求服中药。症见:发热、体温38.6 C,头面、躯干散布大小不等痘疹,部分有粘水流出,发痒,口渴欲饮,右耳痛,烦躁哭啼,尿黄便结,舌红、苔白腻,脉滑数。血常规WBC10.2*109/L,N78%,L22%.辨证属外感风热毒邪,内蕴湿浊,内外相博,发于肌表,结聚耳窍。治宜解表清里,利湿解毒。方拟柴葛解肌汤加减:生石膏15g(先煎),连翘、银花、竹叶、黄苓、滑石、浮萍、赤芍、柴胡、菊花各6g,葛根10g、薄荷(后下)各 3g,甘草2g。2剂,水煎服。药后热退,疹已明显消退,耳痛轻微。二诊去石膏,加紫草6g,续服2剂,诸症愈。再予健脾之品善其后。 
按:水痘是由于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以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水疱且伴有全身症状为特征。西药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和预防继发感染。中医认为水痘乃外感时邪病毒,内有湿热蕴郁,内外之邪相博,发于肌表而成,故临床上可分为风热夹湿及湿热炽盛两型,治以解表里、利湿解毒。忌用温燥。一般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因水痘继发感染、或并发肺炎、中耳炎,则病情较重。本例患儿因水痘继发中耳炎,病机为风热邪气引动肝胆之火,结聚耳窍、蒸灼二膜而成。故治疗加强清泄肝火。仍选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方中去温燥之羌活、白芷,同时据证结合化湿解毒及清肝之品进行治疗,使外解肌表,内清湿毒,故能引时邪热毒外达易解,使病痊愈。 
3、偏头痛 
张某,女,25岁。反复发作偏头痛3年余。2012年9月21日初诊。屡用感冒通、正天丸等治疗,病情反复。3天前又发作头痛,感双颞侧胀痛、跳动,较剧烈。痛连前额、眼眶、牙齿、心烦多梦,口渴喜饮,尿黄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辨证为风火上犯头面三阳经脉。治宜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方拟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羌活、白芷各6g,黄苓、白芍、菊花、川芎各10g,葛根、生石膏20g(先煎),大黄、甘草各3g。2剂,水煎服。服后痛减便通,原方去大黄,续服2剂,诸症悉除。此后有两次发作,但头痛程度明显减轻,仍拟上法加减治疗,共服药30剂,随访1年无发作。 
按: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也是临床所见头痛中较常见的一种。女性多见,其发作病情复杂,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三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上达巅顶。凡外感六淫、内伤诸疾均可发生头痛。故头痛当分别施治。本例风火上犯头面三阳经脉,而治予疏风清热为主,佐以通络止痛,双管齐下。同时,偏头痛常与肌肉收缩性头痛互为因果,合并发作。故用柴葛解肌汤正合病机。 
4、体会 
4.1本方为解表清里的综合方剂,原治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证。实则对四时不正之气而致发热,或为寒热,或寒热如疟等外有邪而兼火之证,随证加减,均有良效。方中所设辛温解表药,既可防止寒凉遏邪,又可加速透邪外出,较单用辛凉解表剂,透邪退热更优。无论有汗无汗均可用之。但有汗量偏小,无汗量偏大。 
4.2本方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主要适用于风火所致之头项颈背疼痛,如加减用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牙痛、落枕、颈椎病等。方中白芍、甘草、大枣甘缓止痛;葛根、石膏疏风清热解肌。药理实验证实这些药均能缓解血管、肌肉的痉挛,故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4.3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熟悉古方,理解古方方义,灵活运用古方,就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经典解读第30讲:寒包热证外感神效方--柴葛解肌汤
漫谈柴葛解肌汤治发烧
外寒内热者,宜柴葛解肌汤
每日三方:柴葛败毒再造散
【图说千方百剂】解表剂之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