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识心理学的那些大咖们

整理人:古月映雪

◇心理学之父——冯特◇

冯特是德国人,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他曾在海德堡大学学医,毕业后在校任生理学讲师,后给赫尔曼·冯·赫姆霍兹在生理学研究所担任助手。从那时起,他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1871年,冯特撰写了《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1875年他被德国莱比锡大学聘为教授。1879年12月,他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后来,他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心理学队伍,为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被尊称为心理学之父。他的学生铁钦纳将冯特的内容心理理论带到美国,并于19世纪末在美国发展形成了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冯特观点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较大学派,即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条件反射的发现者——巴甫洛夫◇

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前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巴甫洛夫发现,狗在被喂食后会分泌唾液。配合食物同时响起铃声的几次实验后,狗在只听到铃声的情况下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就是所谓的条件刺激。在随后的几次实验中,巴甫洛夫又发现,不仅铃声,任何视觉、听觉、嗅觉的刺激在与食物配合之后,都能成为对狗分泌唾液的条件刺激,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一条件反射。这项研究让巴甫洛夫名声大噪,他被推向了心理学领域,人们称其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可谓神一样的存在,既备受称赞又广遭非议。不过,他对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影响,绝对不容小觑。弗洛伊德原本是学医的,后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位医生朋友跟他分享了一位患歇斯底里症的病人安娜的案例,引起了弗洛伊德的注意,他开始用自由联想和催眠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对于安娜病例的研究,是心理分析学的第一份个案报告,精神分析就是从这里萌芽的。弗洛伊德致力于研究人的潜意识,认为人们真实的想法都隐藏在潜意识中,我们在生活中不会意识到这些。梦是无意识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梦的解析可以觉察到人内心隐藏的心理内容。尽管这一说法有泛性论的色彩(他的学生逐渐改善了这一缺陷)。但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开创了心理学对无意识的研究,甚至改变了当时的西方社会。

◇分析心理学先驱——荣格◇

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从师弗洛伊德,但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更加注重人的精神。他提出过不少影响至深的心理学理论,现在我们常用的人格分类、内向外向的说法,都源自荣格。在内向和外向的基础上,他将心理活动划分为感觉、思维、情感、直觉四种基本技能,与内倾和外倾共同组成了八种人格类型。同时,他还提出一个人的意识中不仅有个人意识和前意识,还有集体意识和潜意识,集体意识与种族文化紧密相关。

◇动物心理学首创者——桑代克◇

美国动物心理学研究者桑代克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饿猫关进紧闭的笼子里、猫在笼子里可以通过拉绳或按按钮等方式逃出来。起初,猫只是四处乱撞,乱抓乱咬,经过一段时间后,猫无意间碰到了打开笼子的机关,逃出了笼子。桑代克把逃出来的猫重新关进笼子,猫再次重复了上述过程,最终打开笼子。桑代克每次都把逃出来的猫抓回去,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逃出来的时间,结果发现,猫打开笼子的时间越来越短。最终,猫发现了规律,学会了如何从笼子里逃跑。猫在逃出笼子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种“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错误尝试后,学会了打开笼子的正确方法。后来,人们将他这种观点称为“试错说”。在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著名的学习三定律:准备律,学习需要提前准备;练习律,学会的东西要重复强化;效果律,学习者需要看到学习带来的效果,运用奖惩方式。

◇环境决定论者——华生◇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 1903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在此期间开始探索行为主义心理学。他特别强调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他曾经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

◇儿童心理学之父——皮亚杰◇

让·皮亚杰出生在瑞士的纳沙特尔,父亲是历史学教授,为人一丝不苟,因而皮亚杰几乎没有童年生活,大概因此缘故,他日后才那么喜欢跟孩子待在一起。皮亚杰心理学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他认为人类的认识再怎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期,甚至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是怎样发展的,受哪些因素制约,内在结构是什么……都是他试图探讨和解答的问题,而他解答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马斯洛出生在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父母是俄罗斯移民,都没有受过教育。他是一个生活在非犹太地区的犹太人,在图书馆里度过了不怎么幸福的童年。最初,父母想让他学法律,可他不感兴趣,后开始攻读心理学。马斯洛一生致力于对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并且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他的理论中最著名的就是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至高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的代表——罗杰斯◇

罗杰斯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郊区,父母都信教。童年时期的罗杰斯比较害羞,但非常聪明。他从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去了纽约联合神学院,准备当一个牧师,但在纽约的学习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他开始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临床及教育心理学。罗杰斯主要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和研究,坚信人类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以及积极自主性,并以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他认为,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影响,但可以通过外在无条件关怀、移情理解和积极诱导使障碍消除,继而恢复心理健康。

◇记忆大师——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出生于德国巴门的商人家庭,17岁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学和语言学。1873年在波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在费希纳的影响下开始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从而走上了心理学研究道路。艾宾浩斯最重要的心理学贡献是对于人类记忆原理的研究。艾宾浩斯经过反复实验发现,假设我们认为刚刚记忆完之后的记忆量是100%,那么20分钟以后我们的记忆只剩下不到60%,一个小时以后是40%左右,接着,一天后是33%,两天后变成百分之27%,一个月后是20%,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现象。他所提出的“遗忘曲线”至今仍是记忆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奖赏,心理学界也将他这一理论称为“艾宾浩斯曲线”。

◇智力测验创始人——比奈◇

阿尔弗雷德·比奈,1857年生于法国的尼斯,起初从事法律工作,后来到37岁时才开始心理学研究。他在法国工作期间开始致力于贫民窟儿童的研究,目的在于表现这些儿童并不像19世纪后期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智力迟钝。1905年他与合作伙伴西蒙一同合作发明了一个测量智力的工具——“比奈--西蒙量表”, 创造了测量智力的方法。到了1908及1911年,他们对量表作了修正;至此,智力测验就在世界各国盛行起来。在1916年,美国的特曼(Terman)把它修订为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的『斯比量表』(Stanford-BinetScale),开启了比率智商先河。比奈著有《智力的实验研究》《推理心理学》等,有些研究直到今天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心理学是什么?
绪论习题知识点整理(百度了解向) | 心理学概论 | 学堂在线 | MOOC学院 果壳网旗下慕课学习社区
成年人会有口欲期吗?心理学家的答案很肯定
探索强化学习算法背后的思想起源!
听说心理学能算命、教催眠、懂星座(其实并不)
#心理学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