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散文作品—《报国家风赓续传,崇军尚武永光荣》

报国家风赓续传,崇军尚武永光荣

/梁泽宇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面,永远不缺乏好家教好家风建设的典型例子。

“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植于家庭的家风文化,是中国家庭伦理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家风十章》里就对于传统家风形成的文化基础很好的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的特殊性的认识,家文化与家风的关系,传统家风的核心精神,家风与修身立命、睦亲齐家、社会建构、国家治理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谈古论今,先国后家,齐家治国,不是一件新鲜事,文臣树德育人、注重礼仪、诗书传家。将门于家为国、岳母刺字、陈母问勇。究竟是怎样的报国家风能育出一个个为国鞠躬尽瘁的孝廉文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国家柱石呢?

谈古

《礼记·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在我看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宋第一人’范仲淹就是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代楷模。范仲淹两岁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他拉扯长大,家中虽然清苦贫穷,但范母却常以“孟母三迁”的孟母自勉,给范仲淹讲解古人发奋图强读书成才的故事,并以树枝为笔,大地为书,教书练字。范仲淹深受其母教诲,后更是在醴泉寺三年苦读中留名'划粥断齑’的典故。范母对范仲淹的影响极大,以至于后来范仲淹身居高位在范母百年之后憾道:“今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

在这样的家风教育下,范仲淹在政治上推行庆历新政,修捍海堰,治理水患,开仓济民。军事上调防西北,推动边防军事。也算是不辜负其母对他的期盼厚望。

范仲淹一生先忧后乐,历任高官但主张千载廉俭家风。在教育子女整治家风中提出:'凡见利处,便须思患,唯能忍穷,故得免祸,养亲是福。’范仲淹第二子范纯仁要娶亲,范纯仁想,成亲是一生的大事情,父亲又是身居要职的大官一定要把婚事办得风风光光的,也好借此机会光耀范家门庭。于是,他就开始大肆操办婚事。正好他的大哥要进京办事,他把自己列的成亲置办物件清单交给大哥,让大哥上京采购。大哥到了京城,向父亲转告了二弟的打算,并把要置办的金银首饰绫罗绸缎清单交给父亲过目。范仲淹看完后眉头紧锁,感叹道:“我范家历来勤俭持家,岂能纵容后代如此奢侈!败坏我范家门风?”于是在清单上书下'俭’一字。范纯仁看后羞愧不已决定俭朴置办婚礼。范纯仁在这件事之后也提出:'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后范纯仁还因清廉节俭的作风在民间被封为'布衣宰相’。可见范仲淹治家之严、家风之优。

其治家甚严程度属于是流传千古,惠及儿孙程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今罗江县范氏族人谨遵范家祖训,不断完善,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和'谦恭自律’的仁人志士节操融化到族人的日常规范中,要求'凡我范氏族人,美德务必代代相传,以保持并发扬我范氏源远流长的优良作风。’

孝廉人臣范文正公以廉俭治家,流芳百世。那忠孝将门又是以怎样的方式传承好家风呢?

北宋末年,宋元帅宗泽病重,以印信交岳飞代管,吐血而死。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终身报效祖国。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耳熟能详,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岳飞是忠孝的英雄。但人们往往看到的只是岳飞忠孝精忠报国,却忽视了岳飞对于家风传承的重视,在家教方面的用心良苦。岳飞之子岳云从军十一年,智勇超群,战功累累,但他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真正的把其父“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句诗词体现的淋漓尽致。岳飞深受其母尽忠报国的教诲影响,对其子岳云亦是以建功报国为重、名利权位为轻,更为可贵的是以谦让为贵,以求岳家军和衷共济,上下一心。岳飞更是说道:“君之驭臣,固不吝于厚赏;父之教子,岂可现以近功?”。对此,同为抗金英雄的文臣张浚更是感叹道:“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矣,然未得为公也!”“受罚重于士,受奖后于士”这便是岳飞对其子岳云的“特殊待遇”。在这样的好家风教育下的岳云,在岳家军第一次北伐的攻打随州城便冒着滚石沸油,先登夺旗,勇冠三军,傲立城头,意气风发。

中国古代还有许多清官廉吏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孟母三迁、曾国藩的'勤以持家,和以治家’、祖昌教孙、曾子杀猪、诸葛亮的《诫子书》、陆游的《放翁家训》等等等等其后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大都恪守家训,遵纪守法,至此,我们不得不感慨古人家风之严影响力之深远。而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美德是我国历史长河的无数瑰宝中的九牛一毛,如何更好的传承好家风?对于正值青少年的我们,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那么我们对于这个考验,又是否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呢?

论今

说完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我们来说陈母问勇,勇冠三军。

'陈氏有男儿,名曰祥榕,闽州屏南县人士,风华正茂,遇寇而不畏生死,奋勇直前,热血洒于疆场,冠三军,慑外敌,护中华,震昆仑。如画山河,未失寸毫,乃我悠悠忠烈魂护家国万民安。陈母姚氏闻儿绩,不悲不泣,傲然挺立,遂问:“戍边烽火,吾儿勇否?”众将答曰:“勇冠三军,青史留名”。’

2020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出交涉人员,蓄意制造冲突。宁洒热血,不失寸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在陈祥榕烈士牺牲后,部队问陈祥榕的母亲有没有什么困难的时候。英雄陈祥榕的母亲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我只想知道我家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的猛士守四方。”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陈母在英雄陈祥榕入伍前夕叮嘱他:“要守纪律,刻苦训练。再苦不能当逃兵,不能给屏南人丢脸。”“死也要死在边疆上”这是陈祥榕的答卷。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家国两相依,这是时代的答卷。

从小爸爸就教育我,'有家才有国’家国情怀,千千万万个家,加起来,就是一个国。而被这样教育出来的我,从小就有了民族自豪感。'我是一个中国人’自此一颗种子在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成长。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华夏,父亲对远在外地读书的我说:“遵守国家疫情防控规定,听党话,保护好自己,别在关键时刻给国家添乱。”其中便可以看出'位卑而不敢忘国’的伟大情怀。我只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农民家庭,其父可言如此,家风尚如此。父亲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他没有高屋建瓴的理论知识,也说不出令人惊叹的豪言壮语,他以实际行动传承着好家风。

伟人曾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今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缕缕清风可以卷云。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展望未来,我们也是儿孙值得学习好家教好家风的典型例子。

作者简介:

梁泽宇来自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一位艺术大学生,闲时会把脑子里理想或不理想的东西写出来,意于以平凡的文字谱写不平凡的故事。常常觉得轻描淡写的文字能留下刻骨铭心的故事而感兴趣于文学。

轻触品诗,点击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徐”姓
在子女教育方面堪称典范的十大历史名人
精忠报国:民族英雄岳飞的家风故事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这是迄今为止介绍朱仙镇最好的一篇文章!
岳飞的家风
树清正忠孝家风 做干净担当公民——来自一名基层干警对家风家训的深刻感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