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日禅》(2013年4月篇)
一日禅:认清伤害的本质
2013年04月01日
伤害的本身并不是一个“伤害”,它毫无本质、也毫无实体,它只不过是让对方感觉到痛苦,感觉到烦恼,升起了负面情绪,这才促成一种伤害。伤害的本身只是一个表面的事实,只要你不放在心上,你就不会受到伤害。之所以你被伤害了,那也只是你自己动心了,执著了,把一切外境当成了真实,用心去感受痛苦,感受到烦恼。
远离散漫的生活
2013年04月02日
散漫的生活是非常沉闷、不愉快,也没有什么意义。要如何让生活变得有意思一点呢?先要给自己一个目标,再培养自己的兴趣,以发现自己的潜能;等一样事情做完了,再去做另外一样,渐渐地就会觉得满有成就感,也能远离散漫的生活了。
不为浮华遮妄眼
2013年04月03日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等等。最有名的书法家,不一定是字写得最漂亮的;最有名的作家,不一定是最有才气的;最有名的歌手不一定是歌唱得最好的。不为浮华遮妄眼,才能增长智慧,看清世事。明白了这种情形,成功的时候也不会傲慢。
感怀逝者 让生命更有力量
2013年04月03日
人不必执著于生,不必伤感于死。死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清明节,我们用感恩的心对待过去,对待记忆;用快乐的心对待现实,对待生活;用祝福的心对待未来,对待朋友。感怀逝去的故人,不是为了伤感,而是为了感恩,生者因此更有了力量。
幸福不会因为杂质而变质
2013年04月05日
再美的春天也难免会有枯叶飘零,但这无碍于春意盎然的盛景;再好的晴天也会有乌云飘过,但它遮蔽不住整个世界的光明;再清澈的水也免不了会有杂质,但依然能够映照出蓝天和你的面庞。幸福不会是纯粹的,也从来不曾绝对。幸福生活也会有杂质,但它不会使幸福贬值,更不至于让幸福变质。
厚德载物 警惕过分的需求
2013年04月07日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权、位、感情等,着实引人欣羡与渴求,但是在想得到它时,必须仔细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实至名归?是否已经水到渠成,而不是过度强求?如果付出不够多,能力、因缘皆不具足,却还希望能得到它,这便是贪图非分,只会增加痛苦与伤害。
有一口呼吸就是福气
2013年04月08日
知道自己有福报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码都还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于拥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满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贵的。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能知福则更应该说:“我还有呼吸,当然满足了。”
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2013年04月09日
生活的意义在于自我的成长,生命的价值在于与他人分享。生活是个人的成长,生命是个人与群体、个人与历史关系的互动。个人的成长,在于安身立命、培养人格、奠定自己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生命的分享,在于社会责任及历史责任的承担和延伸。因此,生活的规范有限,生命的价值无限。
知识须与智慧并行
2013年04月10日
多闻和智慧并无绝对的关系。只有多闻而无智慧,虽然身在光明之中,但好比没有眼睛,看不到光明,无从知道光明是什么?反过来说,有智慧而无知识、学问,只能说自己没有烦恼,但无法用智慧来帮助众生,这好比在黑暗之中,有眼睛却看不到东西。所以,慈悲救世,须智慧与知识并行。
智者视生佛平等、自他不二
2013年04月11日
日月因为无私地照亮各个角落,所以能长存不堕;风雨虽刮然作响,却转眼即成云烟。有智慧的人能翻照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道理,所以不但不会轻视任何一个众生,而且还会处处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对方著想,给人信心,给人服务,而不存丝毫望报之心,惟其如此,故得大名。因此智者不求而名至,愚者图名却名损,关键就在于彼此所持的心态不同。
培养容纳异己的雅量
2013年04月12日
“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容纳百川,故能成其大。”然而许多人不明此理,只因为嫉人所长或点滴私怨,而相互诽谤攻讦,不但于已无利,甚且造成社会不安,殊不知世事乃因缘和合而成,人我之间具有彼此依存的密切关系,如果想要彼此和乐相处,共创安康的家园,就必须从自己开始,培养容纳异己的雅量与随喜赞叹的胸襟。
哪些闲事必须管?
2013年4月15日
在过失方面,与自己无关的闲事,就不要管;但在利他方面,即使与己无关,还是应该去关心。如果片面地理解“不要管闲事”,只会让人心变得越来越冷漠。孟子曾说:“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的兴衰、众生的痛苦,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一日禅:心无厌足生祸患
2013年04月16日
知足,谓对既得之物,不嫌其少,不生悔恨,为守道之根本。世间的罪恶,人生的祸患,都是由于心无厌足而来。一个知足的人,能“以无为有,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空为乐”,不比较、计较,不悲不恼,山河大地、宇宙星辰、花开花谢、鸟啼虫鸣,……这一切莫不为其所有,是一个真正快乐富有的人。
 
反观自我 掌握人生主动
 
2013年04月17日
小丑由于认识自我,不畏人笑,故能悲喜自在;成功者由于回归自我,可以不怕受伤,反败为胜;禅师由于反观自我如空明之镜,可以不染烟尘,直观世界。认识、回归、反观自我都是通过自己做主人的方法。
施比受更快乐
2013年04月18日
有期望的爱就是有条件的爱,你若需要别人的爱,才会觉得好过,你便迫切地期望他,你是在“害怕”的心情下付出你的爱,你不断担心他会不爱你。这不是爱,是依赖,其中少有快乐和喜悦。付出者真正的收获来自心中的善,而非需求。
 
怎样才算真正有福报?
2013年04月19日
大多数人都喜欢享福,所以人老了,就要享老福;儿女孝顺,就享儿女福;太太贤慧,享太太福;丈夫可靠,享先生的福。一般人的观念总认为有福不享的人是傻,但是每个人的福报都是有限的,所以享福的人不是真正有福的人,广种福田、欢喜培福的人,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
凡事要懂得调试
2013年04月22日
任何事情,只要懂得转弯,自我调适,没有不能改变的。天气冷了,多加一件衣裳,就是自我调适气候的温度;肚子饿了,口渴了,需要饭菜饮食来调适身体的需要。能够自我调适的人,无论生活、感情、经济、处世,都能有另外一番的境界。
 
 
 
人生无常 超越痛苦
 
2013年04月23日
人生充满无常,无常即苦。生命的无常是无法回避的,我们应该面对它、认识它、超越它。人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的轮转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有明白了生命的无常,才会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无谓的执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苦难和死亡。
不失赤子之心
2013年04月24日
一位客人曾去拜访南怀瑾先生,南先生的孩子对他说:“我爸爸说他累了,要在楼上休息一会,有客人来就说他不在家。”事后,南先生不但没有责怪孩子,反而大加称赞他的诚实纯真。童心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尚未受到世俗功利的污染,它纯洁、真诚、善良,若能将童心的平等同情、真率和热诚扩大,世间将减少一些虚伪、势利和冷酷。故孟子言:“不失赤子之心。”
感恩的片段构筑幸福人生
2013年04月25日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来自一些看起来无意义的事情,如在秋风萧瑟的秋季,骑车经过梧叶飘黄的大街,那时一颗跳跃的心随着一片落叶而飞舞;在书读到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这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东西,因为我们有了一个感恩、浪漫的心,而成为幸福、快乐的片断。
智慧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2013年04月26日
对于财富的理解,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就是金钱。佛教有一种说法,金钱为五家所共,就是大水、大火、小偷、不孝子孙、贪官,因此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我们失去金钱。其实,财富有许多种,如健康的身体、如意的生活、顺利的前程、眷属的平安、丰富的知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智慧。智慧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是最无形、无相而无处不在的财富。
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
2013年04月27日
人在社会上,应该要不断成长,增进自己的能力,再以所知、所能,尽一己之力来为社会服务,这就是工作的意义所在。只要有机会能让我们奉献,我们都应该感到高兴。建立服务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对职业产生厌倦感,也不再无奈;如此一来,相信每天都能工作愉快。
真正的享受是安闲
2013年04月28日
其实真正的享受是安闲,而最大的享受是身心平安,并不是在于物质上的丰富或是贫乏。适当的休闲可以让自己的身心舒畅,呼吸的空气是新鲜的,还有生活的气氛是轻松的,生活的步调是舒服和谐的,这就是真正的悠闲生活。会享受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
2013年04月30日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想是非,不谈是非固然能让自己摆脱尘劳,若能进一步将心思放在自我反省上面,宽以待人,严以责己,就更有益于进德修养了。经云:“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惟有自观身行,做到自省自勉、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教自悟,才能开采心中无限的宝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禅话(201)选择决定命运
快乐的秘密不过如此
高分 · 精选书单共享丨第627期【epub azw3 mobi】
智慧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每日禅话?447
佛学的真谛
无漏智慧有福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