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日禅》(2013年8月篇)【更新中】

一日禅:

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2013年08月01日

        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有的人拿不起,也就无所谓放下;有的人拿得起,却放不下。拿不起,就会一事无成;放不下,就会疲惫不堪。人生外在的一切最终丝毫也带不走,晚放下不如早放下。放下无谓的负担,才能一路自在。

边走边看 边走边忘

2013年08月02日

       人生路上,应边走边看,边走边忘。直奔目的地的人生,只为一个目标活着,单调而繁忙。频频回头的人,既放不下过去,又错过了当下,总是痛苦和纠结。边走边看,一路精彩;边走边忘,一路洒脱。

此心常静 淡看荣辱得失

2013年08月05日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显现。抛却心中的妄念,才能够使你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进入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心静可以沉淀生活中的浮躁,过滤人生的杂质。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此心常在静处,淡看荣辱得失。

学水之善 谦逊淡泊

2013年08月06日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造福万物而不争名利。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上善若水,学水之善。

一种经历就是一种修炼

2013年08月07日

        我们习惯了有人陪,但没有人会陪我们走完全程。人生,总有一些路,要独立去走;总有一些事,要独立去做。每一种经历都是一次自我修炼的机会,当感受了所有的酸甜苦辣之后,心最终会变得强大。无论坦途,还是坎坷,无论鲜花,还是荆棘,拥有一份淡然的心境和一份坚定的信念,才会生活得踏实和愉悦。

放下的智慧

2013年08月08日

老和尚携小和尚,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远离纷扰 保持天性

2013年08月09日

         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禅师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我们的错误在于,因为外界过多地改变了自己。

种植善念 净化心灵

2013年08月12日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一切的爱憎怨怒,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心为本,心是源。良好的心境能使你轻松愉快,不好的心情会使人意志消沉。我们一时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情。远离忧伤,释放负面的记忆,种植善念,净化心灵。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生活将充满快乐!

佛法亦是活法

2013年08月13日

佛法亦是活法。佛不是神,不在天上,也不在寺庙里,他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佛法其实就是做人的道理,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是觉悟的人,人是未醒的佛。众生和佛本来没有区别,只不过佛没有妄想、没有执著,所以活得自在,而众生由于妄想、执著而迷失了本心,所以活得苦、活得累。

应对污蔑的智慧

2013年08月14日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随缘而适 安闲自在

2013年08月15日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可遇而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在意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而坦然,不急进,不怠惰,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遇而安重在安心,心安则一切无所碍。

顺其自然 随缘自适

2013年08月16日

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应学会随缘自适。随缘是一种进取,是智者的行为。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一份人情的练达,是一份人生的成熟。

放手能得解脱

2013年08月19日

漫漫人生路,想追求的东西实在太多。得失不过如此,想开了,看淡了,结果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有的人、有的事,无需太过执着,试着放手,人生将因此而不同。“世事如棋局,不执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人生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当执着成为负累,放手就是解脱。

安静来源于内心

2013年08月20日

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你的心不应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安静和光明。

顺其自然 不生执着

2013年08月21日

        惟俨禅师指着一棵枯木问弟子:是枯萎好还是茂盛好?一弟子说:茂盛的好。禅师摇头:繁华终将消失!另一弟子说:枯萎的好。禅师还是摇头: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这时一小沙弥答:枯萎的让他枯萎,茂盛的让他茂盛好了。禅师说:对!万物皆应顺其自然不要执着,这才是修行该持有的态度。

破除烦恼得自在

2013年08月22日

当烦恼降临,总希望当前这个烦恼尽快过去,于是咬紧牙关,费尽心机,总算得以圆满解决;谁知还没安稳两天,另一个烦恼接踵来临,一番折腾后刚喘口气, 新烦恼又来了。只要还在轮回中,不要奢求不再有烦恼。认识到了,就是开智慧;想开了,就会无所求;做到了,就是修行人;不生烦恼,就会得自在。

凡夫畏果 菩萨畏因

2013年08月23日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凤凰佛教
禅悟 | 一切随缘
天性
救还是不救?
(8380)问候亲友壬寅虎年二0二二年三月廿二下午好!(大狮代办8380)
岂能因为别人的天性,而放弃了自己的天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