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每一片绿叶都认成花朵 | 校园女诗人十人行

校园女诗人十人行

2023/03/08

王   晖

金小杰

黄海清

杨   菁

田   婷

李向菊

丁   菡

许春蕾

朱春婷

安乔子

王晖

王晖,诗歌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诗刊》《大家》等刊物,诗歌多次入选权威诗歌年选。出版有诗集3本,评论集1本。系中国作协会员。现为贵州某大学教师。

他乡

我还不知道周围任何一座小山的名字

它们手拉着手

把我团团围住

像在保护一个没有依靠的人

这一群小矮山常常躲在云雾后面

跟我捉迷藏

在我还不够爱它们的时候

我从不跟它们游戏

这一群小山

用葱茏的呼吸制造了云朵

这里的云开了一扇扇蓝天的小窗户

让一个背井离乡之人

拥有了如此辽阔的屋顶

当我听见一个母亲怀抱的幼童

指着树上的叶子喃喃自语

花,花

我愿意跟在这幻境之后

把每一片绿叶都认成花朵

七夕

那一晚

我把花坛里的小石子

码放到月光下

让它们排列成天空的星座

我的这些小石子

多像一群下凡的小星星

一群沾着泥土的小星星

占据了夜晚的寂静

此时,大地就是天空

它胜过以往所有的天空

我的天空很小

我的地盘也很小,很温柔

它们熟知我的羞怯

用小小的羞怯将我牢牢守护着

我的沾着泥土的小星星

不愿做天上的钻石

它们在凡间的另一种寂静里

给我带回遥远的星光

不知为什么

传说中的良宵

我忘记了头顶的天空和星辰

只有泥地上的小星星

缓缓地在大地上旋转

青海湖

青海湖,借我一匹蓝布吧

我只要不多的一小块

裹住我矮小的身躯

在你一望无垠的凝视里

我愿意脱下尘世里的衣衫

将从不愿示人的伤疤

奉献给你慈悲的波光

借给我你朴素的蓝

在蓝色的千百次变奏里

升起幽蓝的古歌谣

当我披上蓝色浪花

编织的衣衫

我的衣衫上飞舞着陌生的海鸥

青色的鱼群

撞击着我的心

而我,愿意成为蓝色的泡沫

岸边的黑耗牛静静地卧着

岸边的金莲花密织着夏日的地毯

幼小的麻雀

已觉察不出我的隐身

安心啄食着泥土里的草籽

艾蒿将草木的香气装满了我的口袋

还有更好的远方吗

青海湖在夜晚起身的时候

繁星开始降临

它们汇聚在蓝色的睡眠里

梦幻的海北

已解除了我历年来的辛劳

金小杰

金小杰,山东省作协会员,曾参加2016《中国诗歌》新发现诗歌夏令营、2017全国散文诗笔会等,曾获得草堂·青年诗人奖、第五届“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等,作品常见《中国诗歌》《山东文学》《星星》等。现为平度市某小学语文老师。

云朵深处

从乡镇到村庄

学校更小,学生更少

上班路上,一群羊挡在车前

慢悠悠地,慢成大朵的云彩

还有一大群麻雀

“扑棱棱”地从野地里飞起

它们的翅尖

沾满了琥珀色的阳光

走街串巷的小贩

把车停在树下

安顿好一整天的吆喝

老教师们爬完山

捧出大把大把的松蘑

我看到了雾气笼罩的大片松林

看到坡上的风车不急不缓地转着

我知道,有十几个孩子

像十几个春天一样

正朝我奔来

江南

深秋,没去过江南的老师

领着十一个孩子,诵着《江南》

开始有风,晃动荷花

晃得荷叶甩出大把的墨色

莲子滑向水面

一群小鱼围过来,又散去

此刻,应该有一尾小船

在诵读声中,靠岸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小船后面,应该还有

浮萍,还有一道

藏不住的弯弯曲曲的水线

读春天

二月的一天,领着十个孩子诵读

从“春回大地”到“百鸟争鸣”

每读一个词,冬天就松动一点

读到“花红柳绿”,窗外的海棠

鼓出花苞,冒出嫩芽

柳树泛青的枝条开始柔软

诵到“莺歌燕舞”,鸟鸣开始嘹亮

燕子搭乘春风回到旧巢

最妙的是“泉水叮咚”,童音清脆

整个春天突然有了声响

校园里,经冬的积雪

也在孩子们的诵读声中,慢慢融化

黄海清

黄海清,笔名冰尘,特级教师,安徽省舒城县某幼儿园园长,六安市黄海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安徽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校园文学》《大地文学》《诗歌月刊》《教育文汇》《中国教师报》等刊物。《中国校园文学》签约作家。

我们从不说永远

像一匹未打开的布

我一直是被动句式

被喜欢 被爱 被深深地爱  甚至被遗忘

我的词典里

缺乏语汇缺乏表达

我正逐渐老去

像一个心跳过缓的人

即便一场海啸

也无动于衷

这样的句式

会让你难过

那些大好的光阴被挥霍成金

马儿已越过草原

像两座城池静默遥望

恪守羞涩与隐秘

我们从不说永远!

那袖子像一阵绿色的风

自从五月

那个玉兰花开的日子

天空便柔软了

你站在一棵树下

凝望着我穿绿色衬衫的背影

随风飘摇的绿袖子

我们不说一句话

像一对陌生人

就像我们不曾相识 相逢与相爱

一阵风吹来

身后

那些玉兰脆生生地就开了

多年以后你告诉我

那袖子像一阵绿色的风

把秘密写在纸上

我常常在纸上

写下自己的秘密

写下爱与恨

欲望与忧伤

我一遍遍地写

一次次地遗忘

遥远的地方

有一个人

他和我一样

也在不停地写

我们不约而同地

把没有过好的日子

写在纸上

杨菁

杨菁,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2005年开始写作,有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发表于国内各大报刊杂志,先后获奖近40次,作品入选《中国校园文学》第二届全国教师笔会,《中国校园文学》第二届签约作家。现为汉中市某中学高中语文老师。

我是春天里诞生的孩子

1986年的春天,一定比现在的春天

还要暖

五岁的姐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阳光照射进来,母亲疲惫而又虚弱地

躺在产床

——又是一个女孩!

这让她羞愧

这个令母亲羞愧的孩子,掉落下来

竟然一言不发,甚至一动不动

大家都没有说话,想起那个被母亲怀胎七月

却被迫无奈,将其胎死腹中的男孩

遗憾和心痛,周围是死一般的沉寂

按照约定,接生婆并未如愿抱走

那个反应迟钝的女婴

我那要强的母亲,在往后没有尽头的日子里

无论刮风下雨,总是没命地干活、劳作

她想用自己种的满山的好庄稼

来战胜那些嘲笑她没能生下儿子的目光

多想回到那时的春天,多想对母亲说:

“妈妈,请你不要那么辛苦和忙碌

请你一定好好抱抱女儿,亲亲女儿……”

夜宿五龙谷

天色逐渐暗下来,廊桥上

无灯,我们依然在一起说话

就像十七年前,那个聊爱情的夜晚

那时候,一切都还是崭新的

时间那么多,那么漫长

仿佛什么都可以重新来过

可是现在,爱情已经很难

再令我们心动

远处的灯光下,两个孩子在玩耍

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

我们都做了母亲的缘故吧

夜风吹来了,夏日的深山

很凉

外面是酷暑难耐,我们避开人世

第一次来到这里

只为了和十七年前的自己

相逢,遇见

田婷

田婷,重庆人,作品见于报刊杂志。现为西安市某中学教师。

就此别过

八月之后,

我的耳朵再也无法接收

与“牛角沱”有关的任何声音

当嘉陵江面的雾霭移向我

一种无法抵抗的温暖穿过风的缝隙

迅速包裹我的心房

江畔的铜元小酒馆

在你第一次靠近它时

它与我一样,已独自站许久

小燃:

现在我替你,替我们再一次拥抱它

只是,距离费城万里之外的梅子酒

在今夜,毫无星辰的的今夜

格外醉人。

汴京

离开这片土地时

飞机滑行的轰鸣声在耳边疯狂旋转

滚烫的声音里浮现出

黄河咆哮时扭曲的面孔

它一次次将自己撕裂

不时又像一位老者  归于平静

我想再次奔向它,奔向它河床底下的秘密

染上神奇色彩的八朝古都召唤着我

但我无法用双手与它深情握别

只能用眼睛镌刻下它的一山一河、一草一木

青铜器、石碑和祠堂都是打开这座城市的钥

   匙

我小心翼翼地呼吸

亦如在黄河的经脉上谨慎游走

生怕惊扰了沉睡于此的每一位历史人物

那些厚重的词语仿佛都从这里出生

它们一个接一个地飞向我,告别我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塔拉——

快放下背上的巴克峰,

它已沉重得像块巨铅。

闭上双眼,

清除所有有罪的遗迹。

忘却吧:人世间的宗教、

父亲埋在屋下的枪支、

肖恩的双向情感障碍。

不要企图唤醒神祇前的众生

性命垂危,他们也绝不使用

撒旦的毒药水——青霉素。

疼痛,

是与上帝接触的唯一机会。

不要企图隔着教堂与他们对话

更不要再向上天索取。

趁眼睛还未衰老

塔拉——十七年

救赎从阅读开始。

回去吧

春天的清香已飘到巴克峰,

也飘进祖母的墓地。

你是自由的孤叶

可以自己决定枯萎,重生

将那干涸或发霉的岁月

都提炼成优质的养料

洒向巴克峰的每寸土地

李向菊

李向菊,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2017年开始写作,诗作发表于《诗刊》《诗歌月刊》《诗潮》《诗选刊》《飞天》《清明》《牡丹》《朔方》等,入选多个诗歌选本,获第十届宁夏文学艺术评奖诗歌奖。现为宁夏固原某中学教师。

苜蓿菜

又到掐苜蓿的时节了

无须专门跑到田里去

地埂上,小径旁,草丛里

随处可见一窝一窝的它们

在阳光下扑闪着嫩绿的叶子

这时,你只需蹲下身子

挽住它们的小脑袋,轻轻往怀里一拉

不一会儿,那些胖乎乎的嫩芽芽

就落满筐了

我常常会呆呆地望着它们

想起小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饭桌上苜蓿菜飘香的情景

那幸福的味道

一直绵延到现在

阳台上的花开了 

相信,在那里,日光

无遮无拦地穿行

那条我们熟悉的小径,躺在枯草丛里

底部已有幼芽新生

一棵棵树木站立路边

风一直替我们保护着它们

刚刚睡醒的小溪,在白色的鹅卵石上

发出一片喧闹之声

比我们更欣喜于新鲜的事物

桃枝上粉红色的花蕾

就要说出春天的秘密

我们没有向前走得太远

夕光照耀着我们

我只是这样想了一下,一切便都不同

为了配合我,阳台上的花越开越多

仿佛快乐的事情真的很多

整理 

一整个下午

我都在整理从儿子衣柜里拿出的衣服

儿子长得好快

这些鲜亮如新的衣服

很快被堆放在衣柜的角落

我现在整理着它们

用心且细致

每经过一粒纽扣

都仿佛唤醒一大片光阴

每叠起一小寸衣角

都仿佛抖落无数的星辰

我喜欢它们在岁月中轻轻走过的样子

我喜欢自己沉浸在它们中的样子

直到有人来取,我才万分不舍起来

好像他要拿走的不是一些用过的衣服

而是一些我和儿子

最快乐的时光

丁菡

丁菡,作品散见于《青春》《光明日报》《读者》《零度诗刊》等刊。曾获第六届“青春文学奖”暨2020年度“中国十大校园诗人”奖。现为重庆市某高中语文教师。

外婆的玉米地

到开春的节气

我可以光脚踩在泥巴地上

外婆的锄头行进干脆

会钓起一尾圆圆的落日

当竹林拐角住满鸟叫

小巷斜斜,靠着她的肩膀

外婆握着我的手团出玉米秧子

午间的碎梦飘离到黄桷树梢

只只倒悬,笑声清脆

时间就从这里弥散了

潮湿的青苔,脱落如墙衣

一些古旧的符号自外婆的背脊上

生出温厚又久远的四季

我记得那晚飞蛾环绕灯泡飞行

葡萄藤下结出颗颗彗星

故事说所有流浪在外的人呀

最终都要藏回到外婆的玉米地里

我偷看了母亲写的信

我偷看了母亲写的信

每个字都像她垂下来的眼睛

窗外卷起风

一九九五年的阳光

就这样一粒又一粒地

落入我的手心

选择一种危险

她朝着漫天纷飞的发黄日子

伸出了孤零零的脚踝

于是走着去,白皙而瘦小

再丢失一种春天

婴儿的手就跌扑到她怀里

未来,响起了翅膀鼓动的声音

定是一个有雾的清晨吧

女儿这样猜想

摸了摸自己的肚脐

“哭得好响” “是十个手指”

笨拙的字在我眼前跌跌撞撞

裂成一个一个甜蜜的笑脸

我就这样

偷看了母亲写的信

是一个二十岁的少女

凝视另一个二十岁的少女

看见石榴花

开在了一颗星星头上

有关二十岁

二十岁

我一点蜡烛

就有人过来吹灭

欺负它不会说话

没有千手千眼

黑夜是被洗得缩了水

人们就以为它只有那么大

皱巴巴的,怪可怜

半个月的雨下到哪里去了?

有鸟群聚落在台风眼的孤树上

好心人就指着明灯笑我

我的蜡烛又被吹灭了

我还陪着笑

接着点吧,捧着它的九条命

在我孤独的肩头脚步轻盈

舌头温柔而锋利

不眠不休的日子会突然忘了起飞

或许夜雨就在此刻落脚

最后,总有个最后吧

我点燃的一盏会滚落成岩浆

滴到一个人的心口上

许春蕾

许春蕾,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张炜工作室学员。发表作品于《诗刊》《星星》《飞天》《扬子江诗刊》《山东文学》《红岩》《星火》等刊物。现为日照市某中学教师。

三月,遇见一条河流

三月,遇见一条河流

在一群沉静的山峦中

一棵高大的板栗树,呈现着简朴的褐色

几片枯黄的叶子,挂在枝头

在调试今天傍晚,关于风声的盛宴

条纹斑驳的蜜蜂,停滞在一株山茱萸上

去年留在枝头的深红色的种子,淡黄色的花穗

都因它的逗留而微微颤动

世界总是因为微小而发生改变

比如此刻,我转过身

看见黄昏从一枝迎春花上走过

黄色和绯红交杂在一起

人间因此而变得意义不明

少花米口袋

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

都值得拥有为之沉迷的光

比如——少花米口袋

在山坡上,你生来带有一种顽固的陡峭感

在不真实的春风中,你规避肥沃、人行道

以及羊粪的味道

你是深藏着两只绿色脚丫的

紫色精灵,这样称呼你

应该不至于言过其实,毕竟

有一小片绛紫色的天空,和你有关

因为沉湎于大地,你总是在风的软肋里

拥有着一种低到深处的沉静

这多么像,一个五岁女孩的沉睡肖像

一颗萝卜所热爱的事物

明亮的河流,在春天的澄澈里

一往无前地流淌,孩子的笑声

从冬天里突围出来,像草木一样茂盛

那条游走的小鱼,那朵在山坡上

开得钝钝的紫花地丁

阿婆扛着锄头去了屋后的菜地

埋在地里的萝卜,得以重新出世为人

一颗萝卜所热爱的事物,人类也必然热爱

这实在是无需言说的道理。在某种意义上

萝卜也是一个隐士,它深藏起根须

在大地深处遁世,也同时

避免了人间沉重的波澜

村庄路旁堆满了牛粪,荠菜的叶子丰满

屋顶上的流云,像是长了脚的兔子

一只黄色的蝴蝶,落在野外的忍冬花上

我熟知人们:再也没有比坐在草地上

更幸福的事情了

假如你还在这里,并且和众人一同向往:

可以坐在河岸的草地上,辨别鸟的叫声

假如这春天也属于你,那些

未被火焰吞噬的花朵,从此便有了意义

当概括化的判决消逝,大地

将重新复活每一个人

太阳东升或西沉,你们

会像清晨与傍晚一样永恒。 

朱春婷

朱春婷,90后诗人,生于上海,同济中文系MFA硕士,共同发起90后城市女性诗歌团体“城市漫游者”。曾于浦东图书馆举办个人诗歌朗诵会,获市民诗歌节新锐诗人称号。作品收录《中国新诗排行榜》《汉语地域诗歌年鉴》《上海诗人》《中国诗》等,被列为《河南诗人》封面人物。童话、童诗散见《中国校园文学》《中文自修》等。现为上海某小学教师。

血珀

血珀,懵懂的锈色房间,水滴型吊坠,摇曳

一只加里宁格勒州工蜂的荧光,一场无性婚姻

神奇的缔造者,没有第三者在场,引诱,以它

   自己的方式

不只蜜香,迷迭香,松节香,白垩纪的杉柏脂

   液流动

太阳在云层后发白,没有什么可以抵挡,一颗

   甜味气泡

炙烤中的魔力,而页岩上升,众物崩溃如石

   油,不似你

偶然,完整,带着幸运儿透明的结界,游动

跌落,游动,穿过时间的重重雪词,抵达生活

电灯光、球镜,穿透了你的真伪,在墙上投下

   一片海

你在这猩红的甜味游,游,游,被勾住上颚的

   鱼

回忆起飞行的本能。不能再被称量,以克、以

   盎司

被裸眼抖落,破绽,或分辨,胎中的雌雄,只

   是团团

赤金色的年轮,只是振动,自觉,投入地壳未

   知的涟漪

失心疯,瓷花瓶的细小裂纹

蛋壳忽然突破的开口

雏鸟即将出笼,湿嗒嗒、毛茸茸

惊声尖叫着莅临至此

一无所知,又全然完备

它行动,不得不囿于自己的形体

貌似坚硬的脆壳,布满毛孔

光透入,一小块薄膜外的空间

是氧室、育儿袋,与世界最后的间距

隔绝覆盖着它,敏感的卵心

透明流质——肌肉和羽毛的地基

不久,会变出红棕、鹅黄、孔雀绿

甚至一点点诡异的紫罗兰色

仿佛来自异域的神奇花卉

所有目力所及的光谱都能被找到

无须棱镜。它稀拉的脑门,薄翳般

清透的眼皮,此刻闭牢,探出锯齿状沿口

它的眼珠巨大,不加掺一丝杂色

O可以是任何事物,浑圆的嘴型

发出惊叹之声,混沌、圆睁的瞳孔

萌发出一个尖喙的光点,发抖

举着自己骨骼的盾牌,多米诺

倒下它序列的第一块

厨房,安静的日子在燃烧

剖开冰湿、柔韧的黏膜,淋浴蒸腾,无毛的禽

   鸟

起飞了,它的胸脯绯红,砰砰震颤着,滑行

冲开一道道扎实的寒流,像仍在运动的鱼,乌

   贼

从自身喷出的腥臊汁液里逃脱,而它的心肝

切片,在玄色的大理石砧板上躺平

叠花的桃心扑克,似折扇,清一色

煽风,或索性自沉海底,骨与骨节的缝隙

是一切光切入的机会,它本来即

它所寄居的阴影,一条仍在运动的鱼

为保持肌肉静止而发抖,躲避猎捕

呕吐内脏,哦,美味的心、肝、胰、肺

香煎、碳烤,这互相指认的机会,我暗暗摸索

它的身份,这腹腔深处,隐藏的凶猛乳牙

从东海西部迁徙而来,春汛洄游,结队成群

肉食、银亮,没有障眼法术

安乔子

安乔子,女,本名冯美珍,80后,广西北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诗发表在《诗刊》《扬子江诗刊》《星星》《青年作家》等。曾获诗探索·第十届红高粱诗歌奖、广西年度诗人。现为广西某中学教师。

蘑菇

亚热带,一场雨淋之后

我到了出嫁的年龄

我选择了低低地,湿湿的一朵

爱美的蘑菇,爱雨的蘑菇

却羞涩得像含羞草

天黑了,我就跟这一朵回家吧

在白净的陶瓷碗上,摆下两双碗筷

一夜就转化为了天长地久

没有人知道我们的爱情

可以长久地忍着疼痛,忍着悲伤

以及一切前因后果

蛰伏

我喜欢蛰伏这个词

我喜欢蛰伏在这个词的中间  

一边是冬天,一边是春天  

一边是雪,一边是雨

我蛰伏在一首诗里

祈祷小小的草房

赐予我轻盈的肉身

父母

父母睡得早,乡下九点钟

他们就入睡了

他们老了,经不起折腾

我们姐弟几个坐在院子里

围着火炉取暖,把夜聊得很晚

炭火暖暖地舔着我们

燃烧像一支不眠的小夜曲

我们都不约而同想到小时候

我们早早地入睡了

而我们的父母,还在外头忙着

深夜他们会过来看看我们

有没有出汗,有没有踢被子

有时他们坐在院子里

说话,商量着什么事

轻声细语如同月光

现在,他们在里头睡着了

像是我们熟睡的孩子

轻轻的鼾声像星辰在头上闪烁

我感到了人世的辽阔和安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牌纯文学诗歌杂志《星星》获千万投资
母爱闪耀光华【征文||诗歌9号作品】
【安徽诗歌●同题诗选】《安徽诗歌》2020年第二期同题诗《今宵》
2015中国90后诗歌年度大展①:母亲干瘪的乳房如空空的袋子
陈青俊‖散文:洁白的云朵
【我的朋友圈詩人特別專號】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